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18-05-14 11:47李洪荣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摘要]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职业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工匠精神。文章认为,工匠精神与实践共同体二者的交汇点体现在参与性、情境性、身份认同等方面,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推进实施,有利于“互联网+”有效融合,有利于消费需求升级提质。在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可以通过构建师徒关系、搭建情境化实训场地等,有针对性地培育职业院校工匠精神。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 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作者简介]李洪荣(1977- ),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硕士。(江苏南京 2111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SJB88016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1-0100-04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工匠精神逐渐成为高频词。新时期具备全新内涵的工匠精神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当前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人才需求相一致。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与输出的主力军,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成为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实践共同体这一视角,阐述工匠精神与实践共同体深度融合的方式,为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探索路径。

一、工匠精神与实践共同体的交汇点

工匠精神在新时期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和内涵,但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尊师重道的师德精神、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仍是其核心内涵。

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源自“共同体”,“共同体”的说法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后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系统论述为“基于自然意志而形成的社会有机体”。无论是培育工匠精神,还是构建实践共同体,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都发生了由边缘性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因情境变化、参与程度变化,发生了身份转换,需要对新身份产生认同,最后达到目标。二者的交汇点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参与性。这一点强调成员在刚加入到共同体中时,并非被动的观察者,而是在文化、身份以及意识方面都以边缘性参与为主,在与熟练参与者的长期共同实践过程中逐渐实现充分参与。具体到工匠精神也是如此,从业者在一开始作为新人都是从边缘性参与介入,从不了解细节到熟知整个流程,从按部就班地操作到推陈出新地创造,在自身技艺稳步提升的同时,对于所从事的行业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在技术创新、职业态度等方面都与实践共同体一样实现了融合,此时也就完成了向充分参与的过渡与转型。

第二,情境性。这一点强调实践活动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使共同体参与者能够有意无意地规范个人行为,从内向外地模仿熟手,自身的技能因此得以提升。培育工匠精神同样离不开真实情境,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应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使学生由衷地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感到热爱,并在职业态度和工艺技能提升方面下功夫。

第三,身份认同。这一点强调,伴随着共同体中实践者水平的提升,其自身角色也由学习者转变为工作者、参与者,这一过程既是实践共同体文化观念向每个参与者的逐渐渗透,同时也是参与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学校学习向企业就业转变与过渡的阶段,其中离不开参与者对企业文化、自身身份、就业环境等的认同,这些潜在的因素对于参与者主动适应企业要求、全身心投入实践工作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当前,我国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源头上改变了原有的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转而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依靠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以及科技进步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升级而言,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合适的“催化剂”。因此,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不断向纵深发展,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推进实施。为了紧跟国际制造业发展浪潮,也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起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二者的顺利实施都需要国内企业在工艺、技术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尤为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技能型人才,即工匠。从这一层面分析,看似微观的工匠精神对于很多宏观层面的战略,尤其是国家“顶层设计”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第三,有利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人工智能已在很多行业涌现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多人认为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必将被取代。诚然,“互联网+”是当前产业融合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也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互联网+”的浪潮如何猛烈、波及范围如何广泛,其最终效果的释放都需要借助相关从业者来完成,而负责具体实施的参与者就是本文所论述的工匠,热衷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工匠都具备全面而突出的职业操守,即工匠精神。

第四,有利于消费需求的升级提质。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我国当前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很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但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却在出境游時频频“扫货”。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内制造业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在日渐提升的国内需求和相对落后的制造业水平的双重压力下,借助臻于至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品质,重塑制造业品牌,对于国内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也会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基于上述对工匠精神与实践共同体的内涵分析以及二者交汇点的阐述,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基于实践共同体视角培育工匠精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构建亦师亦友的师徒关系、搭建情境化实训场地、强化非技能性学习、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及联通校企文化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通过构建师徒关系增加群体参与度

不管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技能,学习者要想熟练掌握都需要经历从“菜鸟”转变为“老手”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离不开优秀的模仿对象和引路人。职业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职业院校应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一对多的教学关系。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吸收师徒制精髓,按照一对一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一对一原则具备单项性,即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别指导),构建现代师徒制度。教师向学生教授外显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以自身的职业态度、道德情操等各项内隐要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而这些恰恰是构成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

第二,充分发挥双选机制在构建现代师徒关系中的作用。具体来说,职业院校应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又前后贯通的阶段,如自我定位时期、基础夯实时期、深化应用时期以及操作实践时期等,并根据学生每一个时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研究重点、擅长方向进行整合,让教师和学生在每一阶段都可以进行一次双选,在该学习阶段建立师徒关系,保证每位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一位导师,使学生可以充分吸收导师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创新点,进而使一些独特而又宝贵的技术和知识传承下去。在整个学习阶段,一位学生有多位导师,且每位导师都要选取自身最擅长的领域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学生可以博采众长,在向多位导师的学习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

第三,职业院校应注重保持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职业院校构建现代师徒关系不仅应引入和培养理论知识全面的专职教师,还应该引入和培养一大批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从业者,采取专、兼职师资队伍综合带队的方式,保持专职教师与兼职导师数量平衡,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发展,培育学生更为完善的工匠精神。

(二)搭建情境化实训场所,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注重实践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而言,只有在真实或高度仿真的实训情境中开展学习,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具体工作对各项技能、非技能要素掌握程度的要求。作为实踐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实训场所的情境化程度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

第一,应着力提升情境化实训场所的真实度。职业院校在创设实训场所时,应主动与企业对接,构建高度真实的情境化实训场所,避免出现“准情境”,甚至“伪情境”实训场所,以便使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假设案例能够在高度真实的情境化条件下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培育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

第二,应充实与提升实训场所的内部要素。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视角分析,职业院校应强化实训场所的文化氛围、社会关系以及工作环境等各项要素的积极作用,使各要素有效融合,以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产生最大化影响。

第三,应充分借力“互联网+”浪潮。职业院校在构建情境化实训场所时,可充分借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项便利,突破固定时间、场所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弥补学生无法到达现场的不足,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实践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重点章节反复观摩,增强对重点、难点的记忆与理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点强化学生对非技能性要素的学习

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包括我们固有认识中的基本要素——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包括一些形而上的非技能性要素,如行为模式、态度以及文化等,这些主要通过内隐性学习才能习得的要素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被忽略了。因此,学生非技能性要素学习应该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职业院校应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基础上,探索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融入实践共同体的各项要素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和理念。具体来说,应改变“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不能只包含实践共同体的元素(如将职场环境、群体性、情境、任务等摆在看起来相对重要的位置,但教学初衷和实际操作仍基于技能、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思路),而应强化意义协商、身份以及参与等在情境学习中十分关键的要素,这对于在工匠精神培育中融入实践共同体的各项要素十分重要。

第二,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以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以及敬业奉献为理念的各项非技能性要素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娴熟地将这些要素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进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职业院校应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改变以往因德育已囊括非技能性因素就无须进行专门性学习的错误认识,在培训工匠精神的共同体实践中融入技能性学习和非技能性学习,并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强化被企业看重、真正代表职业教育内涵的非技能性学习,使工匠精神培育名副其实。

(四)构建愿景一致的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

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一做法将不仅在地域范围内产生集中效应,更代表了职业院校精神层面、内在信念的一致。

第一,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组织新教师团队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给这些“新手”提供与专业技能过硬的专家“过招儿”的机会,使其获得日常难得的专业指导,进而不断提升自身授课、讲解、操作水平,促使院校专业技能传承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职业院校可以在年轻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为其提供展示教学及实际应用的平台,调动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新技术、新理念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实践共同体资料库,增强教师实践工作的及时性,如职业教育中所要求的情境化教学对教师在实践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众多的实践案例和突发情况,资料库可以确保发挥实践共同体教学理念的应有作用,并为后续教学保存宝贵的最新案例分析资料。在资料库的构建过程中,职业院校既要重视打造具有普适作用的精神感召力,如先进教师的事迹等,也要注重梳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程、专家讲座。此外,每位共同体成员都要将自身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感悟、收获等记录到个人成长档案中,使这些成为评价教师、见证专业发展的依据,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做好师资方面的各种储备。

(五)联通校企文化,达成身份认同

文化认同是工匠精神最内敛、最核心的特质,因为从业者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的身份和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主动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提升技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到每一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从学习者向从业者的角色转变,也要经历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他们对文化氛围适应、熟悉的程度和速率自然会影响身份转变的快慢。为此,一方面,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开展全方位融合。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使学习者能够充分感受未来就业环境及其文化,以便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认同企业文化,并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侧重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这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无疑会产生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探究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7).

[2]李慧.基于“政校合作”的区域旅游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政校合作”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27).

[3]张丽,单学英.培育在线实践共同体,构建学习型高职教师团队[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4]袁倩,唐锡海.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实践共同体的建设对策——基于治理理论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

[5]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

[6]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

[7]谭冬平.基于“芙蓉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7).

[8]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