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在2017年高一新生军训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学校突然通知我在军训之后给学生教授2天广播操。广播体操是学校大课间的主要项目,多年来学校一直做第一套广播体操,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由于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大多数新生之前学习的都不是第一套广播体操,所以每学年开学的前几周高一年级的课间操做得都比较混乱,以至于学生尴尬、班主任抱怨、体育教师难堪、校长不满。为确保开学后课间操的整齐统一,利用新生军训之际提前教会学生做第一套广播体操,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案例描述
时值酷暑,面对400多名来自不同学校且被一周军训“整”得精疲力尽的学生,要让他们在2天之内学会第一套广播体操,我确实感到有点担忧,但面对学校课间操的历史难题、校长的信任以及体育教师的职责,我无法退缩,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学生教好、教会,决不能让全校师生失望。怎样才能教好?学生是否能较好地配合我?我准备了1天。第2天早晨6点半,当清脆的几声哨音吹响,不到2min,学生们迅速地来到操场中央,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这让我始料未及,也有点小兴奋。我带上麦克风,站在主席台快速整理队伍,先安排班级点名,统一强调纪律与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后便开始教学。预备节和第一节伸展运动教授得比较顺利,但在教授第二节四肢运动时遇见了“拦路虎”。第二节四肢运动是一节以手臂动作为主、下肢动作为辅的运动,是整套广播体操中较为复杂的动作。刚开始我先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正面示范,又做了一次镜面示范,然后再分拍讲解(1~2拍左脚向左跨出半步,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之间,两臂侧平举……)。由于动作变化过多,尽管反复教学,还是有许多学生记不住动作的顺序,特别是上下肢无法较好地配合。2节操用了大约40min,可最终还是没有几名学生能学会,甚至有部分学生似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也有些失望、着急与无奈。
中途休息期间,我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心想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为什么学生就是学不会呢?在我苦无良策之时,突然想到大学教师教健美操的情景(两手叉腰,1、2、3—往前走,4—并步,5—左脚前点地,6—还原,7—左脚侧点地,8—还原)。这不正是第二节操的腿部动作吗?为什么不能把健美操动作教学方法融入到广播体操教学中呢?这让我一下子有了教学灵感,学生休息时间也差不多了,我重新整理好队伍,对全体学生说:“我们先学一节健美操,可以吗?”学生一听跳健美操,非常好奇与兴奋。我让学生两手叉腰,只做腿部动作:1—左脚前点地、右腿稍弯曲,2—左脚还原,3—左脚侧点地,4—左脚还原,5—右脚前点地,左腿稍弯曲,6—右脚还原,7—右脚侧点地,8—右脚还原。我做镜面示范,学生跟我做。1遍,2遍……反复做了几次后,学生已能熟练地做动作了,不到10min,整节操就做得非常整齐。在后面几节操的教学当中,我依旧使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就这样,通过2天的教学与练习,学生基本上都能跟上音乐做广播操了。
三、案例反思
1.广播体操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反复练习动作,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若在做广播体操的同时穿插一些其他内容,提高一下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加广播体操的学练,教学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2.在动作示范中,采用不同的示范面,如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等多方位的示范,能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看清动作路线。但教师的首次动作示范非常重要,因为会给学生较好的第一印象,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3.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分解教学及慢动作示范,这样能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路线及过程,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为学习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反复练习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让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过多的示范和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纠正与协作。
4.信心是关键,没有信心什么也难以完成,教师如此,学生亦然。加强对学生信心的培养,表扬和鼓励相结合,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附:吴杰老师的《获奖思“源”》
历时3个多月的翘首期盼,笔者的案例《广播体操教学感悟》最终获得了参评案例的一等奖,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再次突然间收到即将刊登的录用通知后,更是喜出望外、夜不能寐。曾经多少年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忽然间就要变成现实,思前想后、欣喜之余,更生感谢之意、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首先感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实现了我发表文章的梦想;感激《一线话题》栏目组承办的案例评选活动,给了我获得殊荣与实现多年梦想的机会;更要感恩引领我、指导我、鼓励我了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参与本次案例评比活动的《一线话题》栏目组的优秀联络员甘肃省天水市二中的郭麾老师。
1.源于引导
2016年10月,在天水市麦积区教体局举办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技能》培训中,我聆听了郭老师主讲的《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提升体育论文写作之道》,郭老师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介绍,特别是案例评比活动的宣传,对我们所有参训的教师触动较大。从那时起我就时常到学校教研组借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中的优秀获奖案例是我的最爱。这些案例都比较贴近一线教学,许多教法与学法及经验特别值得学习与借鉴,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久而久之,我觉得这本国家级杂志就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益友”和指导教学工作的“良师”,每一期的文章总能让我从中受益。后来,在这位“良师益友”的引导与启发下,我从只看不想,到边看边想,逐步萌发了想写自己教学过程中一点感想、体会的冲动,于是,我就动手开始将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中有趣、有效的事记下来。这些素材不仅帮助我经常总结、梳理教育教学思路,还锻炼了我动笔写作的能力,让我受益匪浅。这样慢慢地一边看着、想着,一边也开始写着、练着。
2.源于指导
2017年10月,又到一年一度的區级培训之时,仍是郭老师担任主讲,主题是他参加清华体育培训后的体会——清华与体育。在即将结束讲座之际,他还抓紧时间向全体参训教师对“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规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参赛事宜进行了说明与富有激情的动员,鼓励与邀请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在培训结束后,向郭老师了解案例评比活动的人非常多,最终想参赛的教师也不少。话说,谁不想获奖?谁不想自己的案例能在国家级专业权威刊物发表呢?这是多大的荣耀。在大家咨询结束后,我单独找到郭老师了解了一下案例评比活动的参赛事宜与写作之道,他都热情地一一做了解答,并给我留了他的电话号码。之后我俩通过多种方式就我准备参赛的这篇案例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从构思、选题、撰写到修改,他都进行了悉心指导,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与鼓励。
3.源于初心
我是西北边远山区的一名农村体育教师,从教以来,出于对体育的热爱,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和特长生辅导训练的工作岗位上。虽然,克服诸多困难,也取得过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时常也会困惑不已、力不从心,在我无助、烦恼之时,非常庆幸得到了郭老师指点迷津。与此同时,结缘《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让我有幸从全国许多优秀同仁的智慧中受到教育、鼓励、启发,坚定了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和努力做好农村中学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初心。特别是这次案例获奖、录用,让我倍感荣耀、受宠若惊。激动之余,直抒胸意,既是感谢,又是感恩,也是鞭策,更是现身说法。再次感谢《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一线体育教师所搭建的“平台”,让大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之道通过案例展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体育教师互相促进、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