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细致地阅读高博、刘冰2名教师的《观组合之利弊,悟方法之有效》案例,知道此案例是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教材“三个一”要求中的“组合”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投掷类、球类教学组合实例的利弊和效果,寻求教学实践中有效组合的形式并加以归类梳理,提出组合与教学目标、情感体验、实战运用、项目特征緊密相关的观点;通过课后思辨与提炼升华,进一步构建了组合的类型及误区,为一线教师拓宽了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
第一,案例一般是按照一个案例的“案例背景”“案例叙述”“案例反思”等3个方面进行表述和构建体例。但是,2名教师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实例进行叙述分析,而是以浙江省九城区教学研讨活动中所看到的教学实例组合为基础构建成了本文的框架,再进行细细梳理和分析比较,道出了教学中组合练习之优势,同时指出不能为了完成组合而开展组合练习,不合理的组合甚至会导致学生技能掌握欠佳和练习密度较小的现象。
第二,2名教师通过简洁、规范的文字列举的“组合”实例,每个实例都有现场感觉,提出了个人想法,并归纳成技术与技术组合、技术与体能组合、技术与战术组合等3个方面进行描述,凸显出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学科理论素养。6个案例围绕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技术教学中,掌握技能、发展体能。
第三,如何提高运动技术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练的能力,是每位一线体育教师都会遇到的教学热点与难点问题。2名教师不仅能观其利弊,还能悟其实效,给一线教师以极大的启发与思考空间,值得学习。
该案例笔者觉得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商榷之处。如,案例的设计不仅要与课堂技术教学紧密相关,还应该反映出技术项目的特征;案例描述情节过于简单,动作过程不够具体;这类案例用夹叙夹议的表述形式,容易写成评课稿;第3部分的内容,作者如能从这些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将会给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
钟秉枢教授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8年第3期的卷首语中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所构建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教学实施建议,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因此,笔者建议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尽可能消除单一的技术教学倾向,大量采用安全、有趣、有效的组合练习,还要针对运动项目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特征,开展完整和系统的大单元教学,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承担起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