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

2018-05-14 11:47郭孔生许长青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内部治理民办高职院校供给侧

郭孔生 许长青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为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供给侧角度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供给不足、体制机制供给不足、治理权力供给不足、文化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思想供给上,要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顶层设计,推进内部治理变革;在体制机制供给上,要加强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的统筹与协调;在权力供给上,要围绕学术权力这个重心进行持续的改革与调适;在文化供给上,要按部就班地夯实高职院校的“根”与“魂”。

[关键词]供给侧 民办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作者简介]郭孔生(1975- ),男,广西岑溪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华南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广东 广州 510925)许长青(1968- ),男,湖南邵阳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士。(广东 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兼借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教训”(项目编号:2017GWZDXM004)和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广州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GZGJ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5-0083-08

自2015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的重大经济改革,不但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尽管“供给侧”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术语,但它独特的理念、丰富的内涵,绝对不应该只局限于经济改革领域。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神圣使命与时代重任。从整个经济社会领域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非常典型的供给侧。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新常态下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创新性与实效性研究,成为当前我国民办高职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研究语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2015年12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自此,“供给侧改革”这个经济术语,很快就成为从官方到学界都在讨论与关注的热词。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为了区别于以往“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改变原来刺激需求端的做法,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回归本源创新,强调制度供给,构建全新的发展体制。通过加强供给端的宏观调控,促进供给端的结构化改革,从供给端发力,补齐供给端短板,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作用,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全面破除当前经济增长所临的种种困境。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关于治理的研究从官方到学界都在持续升温,逐渐成为人民广泛关注的高频词。在“治理”这个理念出现之前,对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式经常使用的是“管理”这个概念。“管理”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强调的是管理者的中心地位与绝对权威,各种事务或问题的解决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管控实现的。“治理”则完全不同,用政治学理论的观点来考察,治理包含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效果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回答了谁来治理、怎么治理、治理效果怎样、治理目标是否实现等一系列涉及治理内涵的重要问题。治理作為当前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新范式,其价值诉求主要在于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沟通、协同创新、民主参与、通力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与善治的目标。即使纵向管控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存在,但治理理念所强调的,绝对不是命令与服从,更不是中心与威权,而是共商互容、多元互动、民主共治、善治共赢的和谐秩序与最佳状态。目前对于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而言,要实现“多元主体间平等沟通、协同创新、民主参与、通力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与善治的目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这不仅需要民办高职院校管理者深谙善治的方法,而且要构建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更要不断提高整个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笔者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界对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模式与结构的研究。尹滔通过对台湾私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将其分为“恢复继承期(1950—1974年)、规范成型期(1974—1987年)、改革调整期(1987—2003年)、逐步完善期(2003年至今)”四个历史演进阶段;任奉龙、钟宜兴通过对台湾私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研究,得出大陆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应该从“健全法律规章体系”“完善董事会(理事会)制度”“建立内部监督机构”三个方面着手的重要启示;靳晓光、巩丽霞明确指出“内部治理模式的构建需要抓住‘民办‘高教两个特质,依托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借鉴法人治理结构,以章程建设为途径,以合理设置内外部权力边界、多元共治为着眼点”。二是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谢锡美通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研究,指出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也应该从“外部制度建设”与“内部权力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建构;董圣足通过对上海建桥学院的个案进行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在法人治理制度建设上存在“法人财产权虚置”“缺少日常监督机构”“决策信息不对称”“决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刘根东则把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机制放在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的X低(效)率理论分析框架之下进行审视,并提出“明确法人产权制度,健全董事约束与筛选制度,完善校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立内外监督机构”等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周海涛、施文妹也深入分析了严重地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指出当前迫切需要“直面治理困境,突破法人属性、产权制度、举办者权益及政府监管等政策瓶颈,明确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完善外部制度建构,改进民办高校尤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民办高校在治理背景下转型问题的研究。靳晓光、巩丽霞指出“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换”是民办高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尤家香、龙卫洋则在我国民办高校转型方面提出“重塑价值体系”“合理利用资金、资源”“构筑平台,完善机制”等对策。

可见,民办高校治理就是让民办高校内外各相关利益主体,都可以民主地参与到学校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中来,打破以往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做法,通过治理体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一系列治理制度的建设,使学校与国家、学校与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平等沟通、协同创新、民主参与、通力合作,从而实现共赢与善治的目标,达到“合作、互动、共识、共治”的和谐秩序。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治理包括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两个方面。民办高校外部治理主要是指民办高职院校、政府及职能部门、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平等沟通、协同创新、民主参与、通力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与善治的目标,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主要指学校内部党委、行政、教师、学生、学术、服务、管理、执行、监督等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平等沟通、协同创新、民主参与、通力合作等方式实现共赢与善治的目标,从而合理分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收益权等。当前,学界对于民办高校治理的研究,既有内部治理的研究,又有外部治理的研究,但无论是哪方面的研究,研究者都是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基于我国当前经济改革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对民办高校治理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成果,暂时还没有看到。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借鉴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与理论,透析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供给侧”思维创新性地提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治理的改进路径。

二、现实描述:以供给侧思维透析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供给不足

思想认识供给不足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没有认识到“治理”理念与“供给侧”改革的思维都是高校本身的内生性需求。有人认为“高校治理是借鉴企业的做法,引进企业的治理理念,是一种是外生行为”,这是当今学界很多人的一种误解。殊不知,治理是大学本身的一种内生性需求。因为最初的大学规模都很小,没有复杂的系科,管理岗位由教师兼任,校长也是由师生推荐的教师代表兼任,所以当时的大学就是“学生大学”和“教师大学”。由此可见,当时的校长只是师生中的一个代表,在大学这个高度自治的组织中,其大小事务都遵循共同协商、民主决定的原则,这其实就是一种师生共治模式,这种模式与特质在当今欧洲大学的“学院式管理”中仍然存在。并且,对知识人的管理只有采用协商共治的方式,才最有利于知识探索的开展。所以说,治理是大学内生性的一种迫切要求。

此外,有人认为“供给侧改革”只是中央破除当前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困境而采用的一种改革思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做法,也不是学校治理的内生行为。其实,这更是一种误解。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领军人物杰瑞·卡普兰经研究得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在未来的10~15年,人类将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失业潮,因为将有一半的工作岗位要被机器取代。”①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指出:“美国当前注册在案的702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一比例可能超过70%。”②当前人工智能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未来各行各业人才的供给方之一,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引领,全面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体制机制供给不足

一是决策机制供给不足。董事会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其组成人员中既没有行业企业专家代表,也没有社会公众代表,更没有学生代表。另外,对于董事会成员的学历条件、选举程序、组成人员、任期时间、任职资格、权力范围、法律責任、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近亲关系或关联关系的回避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董事会成员结构缺少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表,这是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供给不足的最典型体现。二是执行机制供给不足。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执行者的校长,主要是由董事会(很多时候是董事长)直接任命,没有明确的选拔程序与规范,缺乏广泛性与民主性。由董事长任命的校长往往只会对董事长负责,在各方利益出现冲突时,持有执行权的校长更容易表现出只对董事长负责的倾向。这样的校长负责制,不利于权力“在阳光下自主运行”。三是监督机制供给不足。虽然当前很多民办高职设置了纪检委员、监察委员、审计员、工会、教代会等党政系统的内部监督机构,但其作用不明显,更没有形成治理的合力。民办高职院校基本没有设置监事会这种专门的监督机构,大学章程的示范文本也没有设置监事会的相关条款。因此,董事或校长在履行职能时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权利受到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纪检委员或监察委员缺乏实权,形同虚设。

(三)治理权力供给不足

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基本上推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其实就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所有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情都必须由董事会商议决定。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校长不但要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的航向,还要处理学校各部门具有重要影响的决定性与发展性的全局工作。虽然下面设置有分管教学、学生、人事、财务、后勤等的若干副校长,但一些关乎全局的、相对重要的工作,还是由校长最终决定,这样的治理权力分配与供给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是学校董事会的治理权力供给不足。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设计,基本上都是校内高层领导的参与机制,极少有校友代表、社会代表、行业代表、企业代表、地区知名人士代表等参与到董事会中来,这是民办高职院校治理权力供给不足的最重要表现。其次是学校的行政治理权力供给不足。以校长为首席执行官的行政系统,其主要任务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但是,校长由谁提名,其任职资格由谁审查,董事会最终决定任命的校长其权力由谁监督,权力运行过程中谁拥有弹劾甚至罢免校长的权力等,这些问题都不清楚,这正是行政治理权力供给不足的突出表现。最后是学校的学术治理权力供给不足。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设置了学术委员会,这往往是以校长为委员会主席的学术系统,负责学术管理。校长既是行政权力的执掌人,也是学术权力的掌管者。如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会很容易出现独裁,并且这种“一权独大”的情况,监督机制将会很难执行与落实。

(四)文化供给不足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文化供给不足表现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短,基本上还处于文化认知阶段。从知到行是有一个过程的,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正在逐渐从感知文化的阶段过渡到探寻文化、找寻自我的阶段。这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有长有短,每所学校不尽相同。但是,探寻的方向基本上是内涵文化、外延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学校自身特色的文化因素。第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供给不足表现在民办高职院校的现代治理制度尚未建立,制度文化还没形成。治理的理念主要从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才真正开始走进研究者的视野,民办高职院校现代治理制度的研究则会更晚一些。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制度方向模糊,内容陈旧,政策单薄,执行落实不到位,制度文化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第三,民办高职院校文化供给不足表现在文化的塑造与制度的建设缺乏有机衔接和有效融合,即在落实各项制度以及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学校没有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因素”,有些学校虽然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但并未很好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融合到学术研究中,推广到社会服务中。文化治理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还不是很明显。第四,民办高职院校文化供给不足表现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权力的控制,突出制度的安排,忽视文化的凝练和提升。学校文化的作用和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育人”方面,还体现在以文化引领制度建设、以文化优化治理环境等方面,但后者往往在学校体现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很多院校管理成員的文化意识淡薄,导致学校的文化积淀不够、文化传承不够、文化建设投入不够等问题;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重“双师”素质的培养,而轻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对学生成才方面,重工具价值的培养,轻道德使命与人文关怀的渗透,最终导致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现代产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改进路径:从供给侧思维创新民办高职院校治理的举措

(一)在思想供给上,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顶层设计,推进内部治理变革

第一,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构建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治理体系。现代民办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及独特的发展规律,我们要尊重现代民办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把握我国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势,结合民办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实际,培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系统思维,构建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办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另外,因为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构成。在构建民办高职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拥有全局性的系统思维,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出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遵循民办高职院校各利益相关方协同治理、科学治理、共同治理、有效治理的原则,不断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供给与企业、行业、产业形成良性的人才需求互动。

第二,站在人才的供给侧,运用治理思维调整与布局学校的顶层设计。民办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就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既包括学校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也包括推进内部治理变革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因此,在治理思维的引领下,深入领会当前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做出的整体发展规划,重新调整与布局学校的顶层设计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工作。不但要持续不断地健全民办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而且要不断建构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当然,最重要的是全面优化学校内部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引导学校的各利益相关方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进而形成协同治理、科学治理、共同治理、有效治理的良好局面,让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站在治理理论的塔尖,积极推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变革。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治理,我们既不能采用传统封闭式的治理模式,也不能采用公办高校垂直式的管理模式。民办高职院校要实现真正的治理,就必须站在治理理论的塔尖,改变原来固有的封闭式、垂直式治理模式,大力吸引社会力量以及学校内部力量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把民办高职院校作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甚至“生命共同体”来构建。

(二)在体制机制供给上,加强和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的统筹与协调

第一,加强决策机制的供给,用治理思维引领决策制度的重构与规范。民办高职院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就是董事会,为了确保董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董事身份来源的多样化、董事任职资历的专业化,董事会成员应该包含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的代表,这些成员的任职资格、学历德行、权力范围、产生程序、任期时长、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应负的法律责任、近亲关系回避的规定、关联关系回避的规则等方面都应该有详细的规定,并在学校官方网站上把这些规定公之于众。

第二,加强执行机制的供给,确保校长的权力在“阳光”下自主运行。没有超一流的大学校长,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套好的现代大学制度,可能会涉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师发展、学生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从制定到执行,从执行到规范,从规范到全面推广,既离不开校长的命令与推动,也离不开校长人格魅力的影响。校长处于行政管理结构的顶端,他们下达命令、监控指挥,并负全部责任,一所学校只有校长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在院校内部治理过程中,校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长不但要对董事长、董事会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负责。民办高职院校的章程中应该明确规定校长不能只由董事长或董事会任命决定,并有详细的校长选拔程序与规范。这样的校长负责制,更利于权力在“阳光”下自主运行。

第三,加强监督机制的供给,让违规行为无处隐匿。设置监事会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这是民办高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制约机制。监事会的成员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举办者、学校股东(非董事、非校长股东)、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社会公益人士等各方利益主体的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学校的财务状况;检查学校教职员工的权益维护状况;检查学生的权利保护状况;适时提议召开学校董事会;监督董事、校长履行职责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监察董事、校长履行职责时违反学校章程的行为;指出并纠正董事或校长损害学校、师生权益的行为;国家法律规定以及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相关职能。当然,这些非常重要的规定还必须写进学校的章程,最终实现所有利益相关方形成监督治理的合力。

(三)在权力供给上,围绕学术权力这个重心进行持续的改革与调适

在权力供给方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主要涉及的内部治理权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力,就是从核心价值与国家治理的角度,确定民办高职院校的性质及管理权力,在我国主要体现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是行政权力,就是在董事长法人治理体制下,根据国家法律和学校章程的相关规定,为确保学校有序运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所行使的行政管理权力。三是学术权力,就是根据民办高职院校的自然属性,由学校章程所规定,以学术委员会为依托,教授们在学术专业领域所行使的自然权力。四是民主权力,就是根据现代公民的社会性诉求,由学校章程所赋予,以教代会、工会、学代会为依托,学校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对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的重要的公共性事务所拥有的权力。五是监督权力,就是根据政府、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形成以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举办者、学校股东、教职员工等利益相关方为主体的监事会所行使的决策咨询和监督权力。在这五大方面的权力供给上,我们可以创新性地借鉴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欧陆模式、混合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是以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元分析框架为基础的,如果要突破这种二元分析的权力架构,必须结合我国文化传统,凝练自身的办学特色,以二元分析的权力架构为基础进行批判性借鉴,创新性改造。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着力于以下三点:

第一,解放学术权力,赋予教授们在学术上的真正威权。学术权力是权力供给的重心,要彻底改变学术委员会有名无实的现状,让由教授组成的学术系统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平行设置,明晰职责分工,学术管理的事情由学术委员会负责,行政管理的工作由校长负责。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赋予教授们在学术上的真正威权,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成为太极的两仪,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成为现实,进而最大限度地唤起教授们在学术上的热情。

第二,解放民主权力,赋予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权。民主权力是权力供给的基础,所以,如何让学校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治理中来,在共同治理、科学治理、协同治理、有效治理的原则指导下,凝成民办高职院校的治理合力,是重点所在。民办高职院校应满足以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行业、企业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性诉求,使他们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并就学校未来的发展、自己的切身利益等事務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诉求。

第三,解放监督权力,提高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度。因为监督就是自下而上的制约,监督权力是权力供给的保障,政府、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方行使监督权时,实际是行使“民办高校牧羊人”的责任。所以,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应该在“阳光”下运行,民办高校的利益相关方对学校权力的运行主体和运行过程都可以进行广泛的监督,这样不但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而且有利于防止权力失衡和行为失范。作为民办高校的治理者,一定要高度意识到“权为民所控”和“权为民所罢”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依法办学治校,依法行使权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机构输出、人才输出、思想输出、知识与技术输出的根本宗旨。

(四)在文化供给上,按部就班地夯实民办高职院校的“根”与“魂”

一是提高管理层的文化意识,以文化治理的理念引领顶层设计的调适。民办高职院校之前的顶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需求,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提高管理层的文化意识为前提,通过文化治理的理念,引领学校顶层设计与时俱进地进行调适。民办高职院校的治理不能离开教师与学生这两大发展的主体,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隐性的观念、文化的引导都远比显性的制度、刚性的控制有效得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内部治理改革过程中,从管理层的文化意识,到顶层设计的深刻内涵,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充满文化韵味。

二是以文化引领制度建设,构建文化与制度互补的“太极”模型。现代民办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文化引领,就不可能实现“文化场”的构建,也不可能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更不可能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学精神。从本质来说,高校,包括民办高职院校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其主要职能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来教育人、塑造人,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以文化引领制度建设,主要是把文化非正式性和隐含性的特点与制度正式性与外显性的特点形成一个互补的“太极”模型。制度替代不了文化,同样,文化也替代不了制度。两者只有形成互补的“太极”模型,才能更好地解决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各种难题。因此,要获取破解民办高职院校治理困境的“密钥”,就必须重视文化的引领,从文化的本源出发,突出文化在治理中的作用。

三是注重学校的文化积淀,用文化去优化治理环境。很多具有上百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尚且存在“忽视文化的凝练和提升”的问题,而起步比较晚的民办高职院校,文化积淀不够的问题就更为突出。所以,在民办高职院校,文化供给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注重学校文化的积淀,并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全体师生可以在这个充满文化的环境与氛围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感悟人生哲理,追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日久天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使师生的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自我得到完善,最终形成共同的风尚与独特的气质。一个学生,如果在大学里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二三十年,当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都忘掉后,还能回想起来的一定是他当年在大学里所获得的文化熏陶,这种熏陶不但包括自己在大学里不一样的见识,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中形成的深厚情谊,教师认真治教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方法,而且还包括大学里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等。

四是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把文化的基因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中。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经过巧妙布局的景物,都可以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目的就是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项制度都会表演,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从而营造鲜明突出、浓郁高雅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要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学校的各项重要决策中,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融入教研科研的活跃氛围中,融入社会服务的创新引领中,确保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落到实处,并形成独具活力的文化氛围,进而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面旗帜。

[注释]

①②唐林伟.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技能?[J].职教论坛,2017(17):1,1.

[参考文献]

[1]佚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其实施路径[J].中国总会计师,2015(11).

[2]徐勇,吕楠.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1).

[3]尹滔.台湾私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OL].宁波:宁波大学,2014[2018-03-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501&filename=1014086406.nh&v=Mjc4NzkxRnJDVVJMS2ZZZVJ0Rnlqa1ViM1BWRjI2R3JPd0dOWE1xW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 .

[4]任奉龙,钟宜兴.台湾地区私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特色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

[5]靳晓光,巩丽霞.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4).

[6]谢锡美.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渊源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4).

[7]董圣足.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与思考——基于上海建桥学院的个案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8]刘根东,吴寒飞. X低(效)率理论下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9]周海涛,施文妹.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难题与策略[J].江苏高教,2015(4).

[10]尤家香,龙卫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在治理背景下的转型[J].教育现代化, 2016(21).

[11]王洪才.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模式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9).

[12]缪榕楠,谢安邦.教授权威的历史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13](英)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4]刘颂.中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转型困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15]马成荣.职业学校文化:蕴涵、构建与表达——基于江苏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16]王洪才.大学治理:理想·现实·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2016(9).

[17]王洪才.“双一流”的建设重心在學科[J].重庆高等教育,2016(1).

猜你喜欢
内部治理民办高职院校供给侧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内部治理研究
河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