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曾锦(1969- ),女,四川绵阳人,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174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8-0053-04
作为国家的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指明了方向。当然,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以培养技术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必要性包括: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符合“工业4.0”对全球制造业提出的新要求。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深度影响下,多领域、全方位的跨界融合大大加速与深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绕不开的重大议题。围绕这一背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一个以新能源、先进材料、数字技术和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呼之欲出。面对世界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则也是适时拉开了向“工业4.0”进军的序幕。另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行动指南。早在前几年,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制造业水平却与庞大规模不相适应,表现得相对滞后。加之,与人口红利消失相伴而来的成本上涨,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有鉴于此,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在机械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电力装备、技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从而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具体来说,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四种能力:首先,扎实的理论知识。这里所指的理论知识不仅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的掌握程度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更具关键作用。其次,全面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工作中。因此,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而言,学生能将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全面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再次,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当今时代发展变化得十分迅速,社会需求也是变幻莫测。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新创业者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最后,過硬的心理素质。创新创业本来就面临各种困难,与常规就业的“顺风顺水”相比,创业意味着“惊涛骇浪”。创新创业者要想走好创业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培养高素质制造业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但是高职院校目前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向存在误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最基本的方面囊括了常规就业与创新创业两个层面,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或受限于传统教育思维,或受限于就业考核指标,表现得目光相对短浅、功利意识较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而让学生就业”的目标和理念,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础教育。即便个别高职院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其定位也是为了补充学生常规就业的不足而设定的,而不是站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未纳入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的教育导向造成对所有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都采取“千人一面”的机械式、传统式就业指导与咨询,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具有创业想法的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既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校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2.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很多高职院校,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包含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以选修课、论坛、沙龙和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推广,并不具备与必修课同等的强制性。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导致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理想的学生只能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获取相应知识和信息。其二,虽然个别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学科定位十分模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教学大纲和评价体系,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其三,创新创业课程相对孤立,并未与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相连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技能之间“各自为战”,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十分不利。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水平有待提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很多高职院校都注重了师资方面的投入,但在引进教师方面仍坚持“唯职称论”“唯学历论”的思路,同时很多院校还引入了由公司负责人、创业企业家和成功校友组成的社会导师团队,这样的教师团队看似“阵容强大”,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是因为这些“双肩挑”的兼职导师虽然名气、实力俱佳,但他们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本职工作上,对于在高职院校的兼职工作往往有心无力,这就极大地削弱了教学成效,远远达不到学校引进兼职教师的目的。究其本质而言,笔者认为很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硬伤”,主要体现在人员构成不合理、授课效果不理想等方面。
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孵化能力不强。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阶段,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所采用的方式以短期培训、讲座、沙龙和创新创业大赛为主,而缺少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仿真实训室以及创业基地等,这就造成实践效果大打折扣,主要体现在创新项目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与专业知识的关联性不强、简单易复制等方面。而且,很多创业项目都停留在最原始的小商品批发售卖阶段,所涉及的参与方也相对较少,辐射范围较窄,以学生所在院校的教职工为主,缺乏市场竞争的真实环境,时间久了就会挫伤学生的实践热情。此外,校园内的创业基地孵化能力不强,缺乏企业的实战体验,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基础的创业平台,全凭学生自己的创业思路进行项目运作。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导向存在误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水平有待提升,以及創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孵化能力不强的现状,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要因地制宜地革新模式、提升效果。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关键性指标。“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片面地追求学生毕业之后短时期的就业率,而未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进行系统规划,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对于已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的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引导也容易淡化。长此以往,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得不到强化,不利于长远职业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素质要求得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只满足于一般的组装、拼接等基础技能,那么未来可能会因为缺乏工作所要求的新技能而丢掉饭碗。因此,学校应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常规就业与创新创业“两条腿走路”的就业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综合教育体系中,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2.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体制与管理体制。在原有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所应当地由就业指导中心来进行管理。而将现有体制进行变革之后,创新创业教育不再作为常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是与之“平起平坐”,这样一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部门相应地转变为教务处。
其次,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考核机制。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延伸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项目和内容,从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出发选择、设定创业项目,增强学生创业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成功率。具体来说,将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教育内容。例如,在大一以必修课的形式在课堂上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校内实训、社会实践等提升大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到了大三、大四,就要鼓励学生根据专业实际自主形成创业项目,通过校内孵化的形式使项目落地、发展,并最终促成项目取得实效。
最后,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发精品课程资源,或是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自学网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3.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坚持独立自主、校企结合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所谓“独立自主”,意味着学校在选择创业导师时,应首先面向校内,本着“任人唯贤”的基本原则,选择一部分年富力强、具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的青年教师搭建起一支优秀的专职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再面向社会选拔公司负责人、创业企业家和成功校友组成社会导师团队。这样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构建起一支相对完善的创业导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彼此之间定期沟通,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如此既可以避免校内专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弊病,也可以避免“双肩挑”兼职教师因时间精力不足而无暇顾及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创业导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要定期与企业联系。或者采取专职教师定期赴企业学习、交流的措施,或者在企业中选择合适的兼职教师,以使创业导师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与创业相关事项。
4.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创新创业项目的最终落地离不开创业平台、孵化器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校,不仅仅是创新创业的“教育者”,更应该发挥好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者”的作用,提高学生创业项目的质量,加强创业项目与专业的相关度,强化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可考虑引入实际企业,让企业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设立规模适中的分部或分支机构,交由学生运作,配备创业导师做实战指导,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有基础的创业平台。此外,结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分散的现实状况,可考虑将创业基地和孵化中心进行集中化管理,形成校内较固定和集中的创业园地。
[参考文献]
[1]陶红,梁婕.“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职业教育路径选择[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2).
[2]马雁,刘恩专.中国制造2025视野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3).
[3]席东梅,任占营,徐刚.支撑国家战略:做强“中国制造”的职教担当——职业教育支撑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座谈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
[4]刘小勇.“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7(27).
[5]桂黄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2).
[6]夏帆.服装设计专业硕士“智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2(12).
[7]董静,周玉东.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7).
[8]蒋建强,杜刚.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2).
[9]景宏磊,聂菁.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