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它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决定着课程体系,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专业设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办学层次不健全、专业建设滞后、办学形态封闭等诸多困境,急需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确立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点;专业升级,打造与“中国制造2025”匹配的专业体系;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创办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性职业教育;明确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杜灿谊(1980- ),男,广东广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广东 广州 51063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8-0031-05
在全球化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重挑战。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建立“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着力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的实现,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制造方式和产业组织模式,以此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新发展模式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明显不匹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困境,对此,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主动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需要”。但是,当前高职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思维下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的制度设计还很宏观,高职教育发展还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在“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部署下,制造业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中国制造2025”引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影响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先进制造业发展服务。
1.引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中国制造2025”将在制造业中逐渐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不断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高度整合。这些新型技术要求操作人员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持续的自学能力和灵活的创新能力。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能支撑起“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五大工程”“十大重点发展领域”。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实践操作轻综合素质培养,总体以培养中低端人才为主,这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类高端紧缺人才”“三类核心人才队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差较远。“中国制造2025”将引导职业教育向这一人才培养方向改革,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2.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发达国家为应对“工业4.0”,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下,将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流通、营销等逐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所需技能逐渐向高精尖、融合型方向发展,整体发展将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这要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也要多元化、综合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来划分的,围绕某一技术技能进行,其覆盖面和广泛性相对狭窄。在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要构建“制造业+”的融合型课程体系,在传统人才培养课程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课程,将课程学习以融合化、模块化的形式延伸到制造业的产业链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
3.影响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制造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传统简单机械的劳动将被智能化生成系统取代,人将是智能生成系统的操作者和管理者,而不再是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二是批量规模化的生产流程将向个性化、小众化转变,最终工业产品与生产者紧密相连,每个生产者都具备设计和创造产品的能力,拥有跨学科知识将成为常态。三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界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需要技艺精湛、门类齐全、爱岗敬业、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专业为类别来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需求不相符。“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建立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发展前瞻性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4.制约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不是对某个产业或技术群的变革,而是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的变革,是对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3年修订)》《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为重要依据,有关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很少涉及新兴产业或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高端制造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从“中国制造2025”的生产模式变革及产业发展态势看,未来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重新组建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战略目标,但当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办学形态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具体体现为:培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办学层次不健全,难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新需求;专业建设滞后,难以跟上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要求;办学形态封闭,难以支撑制造业所需的劳动者升级服务。
1.培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十年中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制造业中的十大重点领域将面临人才短缺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职业教育生源急剧下降。一方面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适龄入学人口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教育序列末端,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正面临生源危机。二是专业对口率较低。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专业对口率。有研究显示,2015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符的比例为67%,专科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符的比重為57%,近年来制造业领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三是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难以改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职业教育属于“次等教育”,这种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在短期内很难转变,很多家长不愿让子女进入职业院校。四是民众不了解当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很多公众对现代制造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的认知层面,对现代制造业信息化、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了解。
2.办学层次不健全,难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需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结构序列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中的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不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致使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毕业后很难获得高级技工证书。二是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不均衡,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不到位,尚未出台满足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使其处于“尴尬”地位。我国职业教育在学历层次上尚未打通中高职、本科、研究生之间的通道;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很难实现相互转换,其界限分明,阻碍了学生的继续深造和资格证书升级。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我国行业人才的需求预测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规划,各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各自为政,专业建设层次不齐。四是生源层次走低。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面临生源与生存危机,越来越失去生源自主权和选择权。
3.专业建设滞后,难以跟上制造业结构转型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出,要准确判断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合理运用各类优势资源,努力做好战略产业和优势领域的相互衔接,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性发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与其保持一致。然而,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和十大重点发展领域的专业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能够满足十大重点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严重不足,再加上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储备缺乏,导致职业教育在人才层面上难以支撑起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其次,职业院校专业间界限分明、专业设置狭窄,不利于能够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还未形成符合区域制造产业的专业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追求“大而全”,能够支撑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与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缺乏,致使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人才真空”现象。最后,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着专业调整机制滞后、专业规划零散以及专业建设环境封闭、技术攻克和转化困难等问题,很难跟上制造业的调整步伐。
4.办学形态封闭,难以支撑制造业所需的劳动者升级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做到力争在2025年、2035年、2049年三个阶段达到不同战略目标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拥有具备先进技术技能的人才,这需要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作保障。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很难跟上制造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其办学形态还处于封闭状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产教融合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实践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诉求、主体地位及作用不同,对产教结合价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企业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所需的技术人才,而职业院校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双方在合作中缺乏责任意识,再加上政策约束、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校企合作不力。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职业院校相对缺乏与制造类企业行业的对接与融合,导致职业教育办学自成体系,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把握不到位,人才培养跟踪力薄弱。另一方面,因政策激励和内生动力缺乏,企业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和参与力度不足。
三、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动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为应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和创新,需要不断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确立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点,打造与“中国制造2025”相匹配的专业体系,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明确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1.扩大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虽然我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的带动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为了从规模上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应合力采取相应举措,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型工人的待遇水平与社会地位,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首先,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国家、社会及职业院校要不断利用电视台、互联网、自媒体等进行大力宣传,让民众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制造业的价值,让他们了解先进制造业对国家和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改变对传统职业教育的认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其次,政府应加大对紧缺专业的财政补贴。要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对重点发展领域的相关专业进行改造升级,重新设置新专业。教育部、财政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重点、紧缺专业设立专项财政补贴,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再次,加大中高职衔接规模。扩大中职院校招生规模,做好中高职衔接问题,引导大量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进一步深化自身各项职业技能。最后,加大行业培训项目。国家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立职工培训项目,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培训、建立在线免费教育培训平台,不断提升职工的智能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2.提升办学层次,确立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点。构建符合先进制造业要求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将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推向中高端,是“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指向。具体来说:一是建立一批办学特色鲜明、应用特征较强的本科层次院校,大力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根据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科特征向应用型转型,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二是推广本科职业教育,促使一些中高职专科院校向本科升级。虽然目前我国有一些专科院校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本科专业,提高了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层次,但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一些满足升本条件的专科院校可以相应地承担一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以此发挥自身在本科职业教育中的优势和经验,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三是加强职业院校與本科院校的联合,在联合办校的过程中发挥各自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通过互通优势、共享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职业院校在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本科院校在知识理论、师资队伍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两者联合办校,有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战略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3.专业升级,打造与“中国制造2025”相匹配的专业体系。随着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技能型向高级复合型转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从单一技能培训向高级技术技能型转变。这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相应地进行转型升级,依据产业发展设置专业,使其专业设置符合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首先,突出职业院校的专业应用性。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以服务制造业为根本宗旨,联系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制造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诉求,以创建办学特色和提升办学质量为出发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突出专业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其次,充分发挥地方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和职业院校自身的潜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用特色专业来对接特色产业,错位发展专业建设,抓好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建设,围绕制造业转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自动化、高智能制造类专业的比例。最后,大力开设绿色专业,全面推进绿色制造。职业教育要渗入绿色理念,开设制造业所需的绿色技能专业,建立绿色专业教学标准、健全考核体系,加强绿色技能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绿色思维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创办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性职业教育。促进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打造高科技含量的高端装置设备,推动制造业的大力发展,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制造业劳动者。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打通办学形态,创办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性职业教育。首先,纵向上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发展通道。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做强中职教育,使中职学校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做优高职教育,使高职学校成为高级技师型人才培养基地;转型普通本科高校,使应用技术型高校成为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基地;并将其建成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创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打破从中职到高职、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的专业培养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成长路径。其次,横向上打破界限,构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职业教育的属性之一是跨界性,这要求职业教育切实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要不断改善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践环境,横向融通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不断推进学研、产教结合。最后,打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渠道。要有机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创建“学习—就业—再回炉”的培训路径,不断开展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
5.明确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也在逐渐转型。职业院校为了能够积极回应“中国制造2025”及其对相应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应拥有灵活开放的办学思维,明确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制造类企业与职业院校关系的加深,先进科技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而这种新型技术性的制造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新型教育观。劳动者既要具備驾驭现代技术的能力与复杂的管理能力,还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工作与学习观,以此来平衡学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树立“工作—生活”的新型教育观,并将其充分融入变革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宏伟.工匠精神的“理性”基础及其职业教育实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1).
[2]沈小碚,习凌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3]蔡泽寰,肖兆武,蔡保.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J].中国高教研究,2017(2).
[4]黄晓芬.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实然与应然[J].教育与职业,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