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茅台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都在赚大钱,价值与日俱增,投资者应该感到开心和满意,而不是盯着股价的短期下跌,认为企业出现了问题。
香港博文投资董事长王文的网名是“股道热肠也”,拥有众多粉丝,但他却尊巴菲特为“老师”,还把价值投资时刻融入到中国国情之中。对于自己熟悉的煤炭股,他认为当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投资价值,并指出“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要买就买垄断企业。”
市场正在跌出投资机会,可他还是用“垄断”二字来评判企业价值,他认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是经过市场证明的伟大公司——他也在今年市场波动中继续持有这两只股票。在这以外,他也尝试投资腾讯,以求和这个世界“强连接”。
和“老师”巴菲特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相比,古道热肠自称,对比美股市场“A股的投资人承受了很多痛苦和压力,这也是赚钱的必要成本。”
《红周刊》:简单谈谈您的投资理念吧。
股道热肠也:我不做同质化企业的投资,只关注垄断企业。垄断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资源和牌照型垄断,这是天然的优势,竞争对手抢也抢不走的,例如陕西煤业的矿产资源和中国平安的保险牌照。
另外一种,是在完全竞争的行业内,企业自己打造出来的品牌形成了垄断。例如王老吉和加多宝,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组内的两个产品之间几乎是同质化竞争,原材料是凉茶配方和可乐糖浆,但是加多宝和可口可乐依靠营销,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虽然都是垄断,但是竞争行业内比拼的是生产速度、管理能力等,在这其中挑选标的的难度要大得多。很多企业都是“烟花式”发展,快速成长一段时间后就陨落了。例如四川长虹,1995年我看到身边都用长虹电视,加上当时PE很低,就买了一些四川长虹的股票。长虹最高的时候股价上涨超过15倍,我也获得了10倍左右收益。但后来沿海的家电企业开始采用进口零配件,加上当地税收优惠政策,民营的家电企业遇到了很好的发展契机,长虹最终走向了衰落。所以,在竞争性行业中“打造”出来的垄断地位不如第一种牢靠,选择标的的难度也更大。
总结起来,我归纳了四句话:上游买资源,下游买品牌,都要有垄断,垄断有钱赚。
《红周刊》:投资垄断企业您最担心什么?
股道热肠也:垄断是会被打破的,一个企业的护城河可能因为环境变化而瓦解。
刚才提到的长虹,又如我们在2016年投资的茂业国际,主营百货商城。香港有一句俗语说:一铺养三代,可见,开商铺在早年是很赚钱的行业。后来电商的发展,分食了大部分商贸的利润。茂业国际的客流量也越来越少,我们调研发现茂业国际旗下很多商场的坪效不断降低,后来割肉出局。
王府井也一样,在电商出现之前,王府井繁荣了很多年,具备地理上的垄断优势。但现在,游客到北京一定会去故宫、天安门,很少会一定要去王府井,所以和故宫、天安门相比,王府井的垄断是可以被瓦解的。
再例如长安汽车,长安汽车拥有长安福特50%股权,同样,可以分享长安福特50%的利润,这在之前来看是垄断性的、巨大的利好,因为福特的业绩一直维持稳健的高增长。但从今年中报来看,福特企业表现未达预期,净利润下跌超过50%,也导致长安汽车净利润的大幅下滑。由此,垄断是会被打破的,需要不断跟踪企业经营情况做出调整。
《红周刊》:对于垄断优势被打破的情况,市场上对茅台的讨论就有很多,有观点认为年轻一代人不钟爱“白酒文化”,茅台的品牌垄断就被打破了。
股道热肠也:至少目前来看,茅台依然严重供给不足,如果哪天大家都不喝了,再卖也不迟。巴菲特不担心消费者不喝可乐,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年轻人不喝茅台呢?
《红周刊》:您看好阿里、腾讯、中国平安和茅台,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企业,先说平安,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保险是否已经变为中产的必然选择?
股道热肠也:买保险就是买国运,目前中国的各个行业都涌现出了全球最大的企业,例如金禾实业最早是一家做化肥的企业,现在是全球领先的甜味剂生产商;安琪酵母、海康威视、欧菲光、大族激光……各个行业都出了赶超世界水平的企业。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民对保险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在中国人的消费支出里,作为保障性的保险支出比例严重不足,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想用好药,保险就成为了刚需。
《红周刊》:平安其实是保险、银行以及投资等几大业务支撑的大金控平台,它的价值怎么来评判?
股道热肠也:虽然平安拥有7张金融牌照,但其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保险,特别是寿险。保险卖的是“合约单”,简单理解就是一张纸,属于无形资产,这类资产比拼的是市场认可度,现在中国平安是最大的保险公司毫无疑问,认可度也毫无疑问了。
《紅周刊》:有些机构希望效仿巴菲特那样,保险+投资双轮驱动,您认为未来保险业的比拼真的在保险业务之外吗?
股道热肠也:肯定不会,保险就是保险,保险的核心是能不能以便宜的价格拿到资金。保险公司的投资最好是指数化投资,指数化投资被证明是大资金管理的最好方法,比如巴菲特建议妻子在他去世后将95%的资金买指数,另外5%买基金或者债券。
《红周刊》:今年上半年人保启动了回归流程,人保在财险业务上一直领先,近7年来一直死守30%底线,中国平安一路追赶,也在2017年达到20.5%,您怎么看中国平安和人保的竞争?
股道热肠也:我认为人保根本无法和中国平安竞争,当年中国只有一家保险公司的时候,就是中国人保,那个时候受益于时代的发展浪潮,人保快速增长,但是当潮水停下来,人保的发展怎么样了?不太好!带有典型的国企通病。
而中国平安以民企背景,成功拿到牌照,并成为最大的保险公司,就证明平安的实力不凡。对中国保险企业的划分只能是:平安和其他。这没有商量。已经不需要再追问为什么平安能成为老大,这就像赛马一样,这匹马就是跑出来了,格局已经确定了。
《红周刊》:和投资平安相比,您投资腾讯是因为它的哪些特点?
股道热肠也:其实我对腾讯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我的仓位中有90%是茅台、平安、陕煤等熟悉的企业,另外10%投资的是阿里、腾讯等新兴经济企业。世界总是变化的,投资不知道的东西能让我和世界发生强烈的连接。做投资,要在能力圈里赚钱,在能力圈外学习。
另外,投资企业要先看管理层,腾讯的马化腾、张小龙不仅仅能做出变革性的产品,还奠基了不错的管理文化。企业管理者是最懂企业的,只要他们看好腾讯,我就敢于投资腾讯。
《红周刊》:对比中国和美国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年,出现了3次50%~60%的超级暴跌,出现了5次40%~50%的大暴跌,但美国市场200年中一共只出现过4次超过40%的暴跌,所以很多观点认为价值投资不适用于A股,您怎么看?
股道热肠也:肯定适合。但A股市场是一个“非典型”化的市场。自古以来因为我们的民族天性爱折腾,导致历史上多灾多难、大起大落,这也是我们股市巨幅波动的基因。投资人如果想把巴菲特理念应用于中国,就要做好经历比美国价值投资者更长的痛苦,而且短时间内要经历很多次痛苦。
《红周刊》:那您会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融入波段操作吗?
股道热肠也:我很想对个股做波段,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做的并不好,很多时候不是卖早了,就是跑晚了,甚至做反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我也想做波段,但我做不到啊。
例如我最初买入伊泰煤炭的时候,我买进去的时候PE是8倍,一直到我卖出,收获了40倍收益,但是2008年出现了一次80%的回调,我没有卖,因为伊泰煤炭业绩稳定、分红又高,我怎么舍得卖出这么好的一家企业?后来我清仓卖出,是因为它的成长已经完成了,而且煤炭行业不断转好,越来越多r的资金涌入,收益率也就随之下降了。
《红周刊》:所以您是长期持有?
股道热肠也:像巴菲特那样一直拿着,或者如果投资者认为有实在的利空,出来躲一躲也是可以的。我也卖出过茅台、卖出过平安。2015年限制三公消费的时候卖出茅台,因为当时看到需求减少,民间消费还没有爆发,后来民间消费成为主力后,我又买入了茅台。
卖出平安是和当时平安的基本面有关系,中国平安的基本面实际从2014年开始,推出高价保单之后才好转的,当时管理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一家企业如果两年股价都不涨,基本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红周刊》:比如现在,您拿着茅台有煎熬吗?
股道热肠也:股价跌了肯定不爽,但是我可以接受,我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只会慢慢变好。这些负面情绪就是你做这一行应该付出的成本,不然凭什么你能赚到钱呢。
实际上,茅台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都在赚大钱,价值与日俱增,投资者应该感到开心和满意,而不是盯着股价的短期下跌,认为企业出现了问题。
(声明:王文先生持有中國平安、贵州茅台、陕西煤业、中国神华。文中涉及股票,只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