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静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教学,文化内涵着重是指使用英语的国家人文历史、地理特征、文化风俗、人情风土、文学、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以及生活方式等。”素养则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过自主的实践、学习与修养。要在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的渲染下,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品德、境界、知识、内涵等,使其升华到一定标准。通过我校对10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现代高中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普遍都很低,这主要与应试教育有关,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太大,凡高考考的便极其重视,而高考不会直接考的文化素养方面则无人问津。
“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陶洁认为:“英语的学习主要有四种基础技能,分别为听、说、读、写,其中阅读又是重中之重。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应当对大量的简写英文名著与读物进行大量的阅读,增强语感,进一步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势在必行。本课题组主要采用阅读法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其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下:
1. 选材方面体现原汁原味,难易适中
本课题组选择通过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样做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每个国家的文学名著都是该国家文学精华所在,积累了最为精华的传统文化。因此,文学名著能够成为掌握使用英语国家民族文化最为生动精彩的素材。其二,文学名著作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每部文学作品都从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文明礼仪、宗教信仰、核心价值观等。因此,阅读简易英语读物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三,简易读物系列丛书遵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词汇量不大,学生易于读懂。只有读懂了,学生才愿意继续读下去,才会激发起兴趣,才会树立学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语言,吸收了知识,了解了文化,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这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首先给学生布置阅读文章,尽量先选一些故事性强的,再选一些哲学性强的;先选一些历史背景少的,再选一些背景多较难理解的。并在读前教师用PowerPoint展示该部文学作品的题目和封面画及插图。因为文学名著题目往往凝聚了整本书的精华与内容总结,抑或为整本书基调的潜在表现。英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摩名著题目与插图能够帮助其对该文学名著的主题进行预测,引导学生对其内容和基调进行预测。等到学生自己读该部文学名著的时候,就将不自觉地将内容与之前的预测加以对比,进而激发其阅读的主动性。其次,学生在掌握思考政治思想方面的、历史人文方面以及与作者生平息息相关的文化背景的时候,教师应予以适当帮助,使其对该文学名著以及该时期的文学名著有一定的认知,促进其对使用英语国家的价值理念、历史进程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认知,进而达到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
3. 鼓励学生阅读大量文学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读英文名著一是数量要多,至少要读完课题所选系列丛书,二是多次重复阅读,精选十本名著,每本阅读在三次以上,每次阅读发现的新问题,都加以分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使用英语构建的“虚拟文学世界”。在文学名著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描述了人类心理变化与人类关系展示,人类和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调和。阅读一本英文著作,事实上就是“生活”在“英文世界”里面。另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建立“relationship tree(关系树)”,即梳理著作中的人物关系。。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出精美句子,并进行反复诵读,让“语感”从音调里体会出来。
4. 布置读后任务,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学生读完文学作品后,基本能知道文学著作的大体含义,并以此为基础升华自身对于该著作的认知。此时,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下面教学活动能够应用在此阶段:
4.1 对著作中的人物给适当评价
在所有的文学著作中,人物都是关键。正常情况下,著作中的内容发展都是以其中的人物思想与举止行动为基础。所以,分析研究人物的思想品质与自身价值都有助于学生对事件发展加深理解。同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准确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
4.2 再创作
此项活动的核心是写作。学生以阅读理解文学著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创作新的文学内容。“再创作”的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教师能够使用下面两种活动实现该目的:
①展开“我是作品人物”的创作。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著作人物,以其感兴趣的人物原型为核心创造源于著作高于著作内容的文学创作。比如,对于著作中的人物命运进行重新设计,进而使得作品中的人物获得另外一种结局。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必须将自身对于生活的感悟与体验真正融入到著作中和作者在精神層面进行沟通,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 ②英文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将文学著作中的一些情节编制成小品或者话剧表演。在设计场景、人物对话、表演的过程中,使其切身感受著作中人物的思想活动,理解文学作品所揭示的主题,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总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文学作品有了透彻理解,才会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并培养英语文化素养;同时,采用阅读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对英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敏感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张健鹏, 胡足青.美国语文[M]. 北京: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8.
[3] Collie, J. and Slater, S. Literatur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