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2018-05-14 09:37韩放
奋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矛盾供给

韩放

正确认识、深入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概括,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丰富执政智慧,对于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的简要回顾

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这个论断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我们党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但是后来这个提法没有坚持下来,错误地认定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八大提法做了新的提炼,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尽管做了某些微调,但基本表述一直延续下来,与党的八大所采用的概括表述大体相同,也基本符合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相吻合。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逐渐演变出许多新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与过去具有相似性和延续性,同时也不断展现全新的特点。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

党的十九大基于对中国国情及其变化的体察和把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概括表述是我们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新考验。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演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动力来源。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新概括、新表述,所呈现的不仅是主要矛盾表象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主要矛盾的内在结构变化,即矛盾双方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其背后深层的内涵是:由于生产力落后这个客观原因,导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生产与供给一方始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需求一方,即使是过去所概括的简单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只能由生产和供给的状况来决定。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生产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这是导致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更是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决定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生产和供给一方,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转为决定和主导方面。他们需求的质量和层次,已经成为生产和供给所追求的目标,对生产和供给起到引导和决定作用。社会及其经济运行从生产供给满足需求,转变为消费和需求决定生产供给,需求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和供给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手段,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其满足才是生产和供给的目的。

党的十九大把“物质文化需求”改写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内涵广泛深刻。随着全社会生产与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内容上呈现广泛性的特点,在层次上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在领域上呈现多样性的形式,在需求的主题方面呈现个性化的特色。人民群众对健康长寿的需求,对安全和谐的需求,对后代发展的需求,对享受舒适的需求,对良好生态的需求,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价值实现的需求,都是美好生活的合理内涵。同时还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对当家做主地位的自觉确认和意愿表达,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与伸张,对公共权力监督的参与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范围和层次,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和供给所能够满足和实现的。因此,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三、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相对性特征

不平衡不充分是永恒的、绝对的和客观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任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永远是有限的,国土自然资源和国家社会资源的存量永远是有限的,其分布永远不可能是均衡的,对其开发利用永远是有限的和有节制的。而人的占有心理和消费欲望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平衡与充分永远是相对的,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于不同阶段纵向比较的结果判断,是不同领域地区、与世界上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国家横向比较的结果判断,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判断。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先天的包括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差异,后天的包括生活环境变化对人的心理性格造成的影响,教育的层次水平的差异,交往范围和对象不同,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导致人的兴趣、爱好、追求等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导致人的“三观”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不同变化,进而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发生变化。必须正视这样的差别是客观的永恒的,而每个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只有相对平衡和相对充分才是可能和现实的,这是我们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所必须认真对待和长期关注的方面。

平衡与充分应是可持续的。一段时间内的平衡与充分,一代、两代人所实现的平衡与充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充分。一方面要考虑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任何平衡与充分都必须是理性的,有节制的,有限度的。要自觉维护子孙后代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权利,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供子孙后代对美好生活进行可持续构建。

不平衡不充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互吻合。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必须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特征和规律,又要体现在某个具体阶段上的矛盾特征。

四、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概括表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的“美好生活”,是对理想意义上生活状态的描述,是审美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如果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美好生活”进行理解和解读,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美好生活是理性的有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须立足于有限性的基本前提。这主要是因为支撑美好生活的自然资源和社會资源永远是有限资源。人们对美好生活资源占有的欲望永远是无限的,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以有限资源满足无限占有的欲望,其结果是所能够实现的永远是有限的美好。

其次,美好生活是现实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所理解和追求的美好,每个地方也都可以有自己对美好社会生存环境的设计和追求。但是美好必须立足于每个人和每个地方对于基本生存的客观体验,必须立足于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准,必须着眼于国家地区行业领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差别,必须着眼于不同阶层群体历史形成的,也包括改革开放近40年来历史形成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现实状况。

第三,美好生活是多元和多样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百姓个体的经济实力、消费水平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兴趣爱好是构建每个人美好生活的精神根基。在特定物质和精神基础上,追求和构建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怎样构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和理解,也可以有自己的构建途径和方式。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矛盾供给
矛盾的我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矛盾多发”可怕吗?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