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亮
摘 要:财政专项资金一般都会要求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设定一定的期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效果,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发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着手,发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
一、财政专项资金范畴
财政专项特指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之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在目前的预算管理体系下,财政拨款基本上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财政专项资金拨款。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一般只能满足机构正常运转的需要,而机构的发展则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项目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也可分为重大改革发展项目、专项业务费项目和其他项目,本文中讨论的主要为经常性项目及专项业务费。
二、财政专项申请分析
1.预算单位资金申请主观性较大
单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大多数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机构负责人往往仅知道工作业务发展缺乏资金,但资金缺口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项目周期多长等详细内容较为模糊。
因此,在上报项目资金需求时,主观上认为申请的资金越多越好,资金提前规划意识不强。即使部分机构列明了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预算名目,却也未考虑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往往会过高估计资金需求量,在项目批复资金下达后,因各种原因,业务未开展或开展较少,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留滞,存量较大,在财务上年终决算时,反映出来预算与决算差别大,资金管理较差。
2.资金分配不合理
在专项资金批复后,部分规模较大的机构存在将财政专项资金根据部门进行二次分配。在分配时,受“平衡”管理模式的影响,或平均或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未考虑各个部门的差别因素,特别对于经常性、延续性的项目,例如,财政在拨付专项的管理经费时,出于管理等原因,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拨付,未考虑项目实施单位历年度管理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而对经常性项目,历年成本应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3.项目评审不严格
财政部门在拨付专项资金时,项目评审不严格,特别对于经常性项目,依据往年管理经验,即使申报目标、工作任务不明确的项目也能评审通过,并且对于往年实际资金使用效率低,对历年来结余的存量资金,只是要求上缴,也并未核减下年资金计划,不影响下一年经常性项目预算,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于形式。
4.项目精细化管理欠缺
财政部门在评审上报的预算项目时,未注重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例如项目周期的刚性管理,财政部门下拨专项资金时,一般未考虑项目周期或未重视项目的周期管理。例如,对当年申报的项目,未进行分类管理,对一年内的、两年内等周期不同的项目也没有完整的统计口径。
三、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析
1.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缺乏标准和确切界定
在专项资金使用时,大多专项资金均有章可循,依据相关的支出范畴进行资金的使用,但是在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中,特别是下达的类似于专项管理经费的项目中,存在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相同的列支范畴,如办公费、差旅费、印刷费等。项目申请单位会通过专项资金来弥补公共经费的不足,支出随意性大,影响人员经费及公共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一般公共预算中,特别是公共经费制定的人均标准也失去意义。
2.资金预算不合理
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忽视年初项目预算与项目年终决算的比较分析。在良性的资金循环中,年终预算与年终决算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而年终决算时资金存量大,则说明在制定年初预算时,缺乏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或当年度业务单位推动较慢。部分行政单位存在重决算轻预算或重预算轻决算的管理,缺乏资金链的全过程管理,未把预算与决算的差异分析对比,未形成详细的差异分析计划,对此进行后续管理。
3.项目资金缺乏效益评价
项目资金效益评价不完整。在大多项目执行完毕后,财务上对报销单据进行合理、合规性的审查,受当前会计职能的限制,对项目产生的效益未进行分析,随着会计改革的趋势,财务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的过渡,势必进一步拓展会计职能权限,对项目结束后,产生的后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既包含项目事前预算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中效率评价,也包含项目执行完后的效果评价,从而真正实现项目资金对业务的推动。
4.资金使用缺乏事中跟踪评价
财政专项项目执行过程中未注重项目过程评价。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政专项项目结束后,往往结合当时的任务清单进行项目结束后的评价,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事中项目评价,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国库集中支付与项目衔接不紧密
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有效地解决了资金层层拨付及資金挪用的情况,实现了通过零余额账户资金的集中支付,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国库支付系统内支付指标与实际支付项目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某项目的国库支付系统指标,实际支付另外项目的资金,从而造成国库支付系统内资金与实际项目资金结转结余不一致的情况,使国库集中支付所应起到的监管作用大幅削弱。
四、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
1.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申请
在财政专项申请时,须有详细的执行期间及预算项目,可按照商品服务支出大类,列明项目资金支出的劳务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专用燃料费等与项目有关的费用,严格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已安排的项目,如办公费,差旅费等。并适度通过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科目调整预算额度,但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在科目确定之后,对发生费用应有详细的计划,该计划应与年度目标责任相结合,例如执行时间、执行效果等。另外,对预算金额应有详细的测算说明,项目的预算要符合合理和易执行原则。
2.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
在项目资金申请后,应建立专门的预算推进小组,切实负责专项资金的推进工作。专项资金的推进,实质上也是业务的推进。根据预算申请时的详细预算项目及执行期间,分析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各个项目的推动情况,对执行过程中执行慢、无法推动的情况及时做出处理,避免项目执行期到时处于被动的情况。
3.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
为了有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资金作用的有效发挥,应注重项目结果的分析,结合项目申请时所预期要求达到的目标与项目执行期结束后,实际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对该财政专项资金的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提高类似项目提供经验支持。确保专项资金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4.确保一级预算单位对二级预算单位的指导与监督审核
根据现有的预算体系及管理的需要,对二级预算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不能完全依靠财政的力量,一级预算单位应加强自身职责,强化对二级预算单位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分级管理得到落实。
5.财政专项项目资金的二次分配要强调按需分配,并强调资金使用考核
在财政专项下达后,特别是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资金下达后,根据需要进行资金的二次分配,在分配时既要考虑各个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情况,也要统筹考虑资金规模。资金下达后,要定期对该财政专项资金在二次分配后的使用情况进行督察和考核。
6.加强核算管理,在核算上注重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期管理
在会计核算时,专项项目一般按照项目名称分类,或建立辅助账,对项目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在核算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项目执行期间设置支出明细科目,例如,一年期项目,两年期项目,然后在此科目下设置项目名称。
五、结语
财政专项特指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之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为推动社会发展,政府会向行政事业单位安排资金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经济建设等,该资金一般都会要求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设定一定的期限。在經济发展过程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效果,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发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湖南省财政厅.整合规范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中国财政,2017(6).
2.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课题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防范.财政科学,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