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庭 蔡思远 李艳旭 卢星辰
[摘 要]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迅速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甚至開始向国外部分城市扩张。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型消费习惯的普及以及巨大的人口规模为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共享单车等各种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适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缺乏相应监管机制、后台管理系统不够优化、恶性竞争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应从积极探索共享单车新兴商业模式,鼓励市场创新、加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为共享单车市场设定行为规范及底线、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共享经济信用平台,加强用户行为规范意识等方面推动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共享经济; 互联网技术; 移动消费
[中图分类号] F572;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8)06-0070-09
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涵盖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其中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成为对居民生活影响极为重要的领域。共享单车更是凭借其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等特点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痛点问题,也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00年后,小汽车的普及使得自行车在原本的“自行车王国”逐渐衰落,共享单车的兴起引发了自行车在我国的强势回归。共享单车出现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由原来的5.5%提高到11.6%,而小汽车的出行次数较之前减少了55%①。共享单车在我国的爆发式发展与我国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阶段及我国倡导的“绿色”“共享”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共享单车最早起源于1965年的荷兰,1995年在丹麦才开始出现第一批“系统化”的公共自行车。2007年,法国巴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商业化共享单车公司。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较晚,2007年开始出现以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自行车,严格意义上的共享单车在2015年才开始出现,但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我国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我国的共享单车品牌也已经实现了在部分海外主要城市的投放工作。
我国各品牌共享单车自2016年下半年逐渐进入市场,用户规模呈现几何式的高速增长。2016年7月,月活跃用户数为54万人;到2017年1月,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000万,5月接近7000万,月复合增长率高达62.6%(见图1)。而共享单车的分布,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逐渐遍布全国二、三线城市。
自2007年公共自行车的引入,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见表1)。
(一) 第一阶段:试点城市引入城市公共自行车
2007年,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开始逐渐引入国内,主要模式为政府主导,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单车多数为有桩单车。在以政府为主导城市公共自行车投放初期,通常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部署、建设,政府投资建设车桩及电力供应系统,相关企业以招标等形式提供公共自行车的生产或运营维护,城市居民凭借身份证及押金(或无押金)到指定地点办理交通卡作为使用单车的凭证。在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以免费为主(或超时扣费),城市公共单车作为政府投入的公共产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我国率先开始投放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是北京,随后杭州、武汉等城市开始展开试点。
(二) 第二阶段:城市公共自行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2010年后,以永安行为代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供应商与政府合作,承包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与运营,公共单车基本为有桩单车。随着城市自行车的覆盖率的提高,以永安行为主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生产商与运营服务商开始出现,从公共自行车一系列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集成等各环节为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200座市(县)配备了当地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但单车车位的综合成本过高,实际投放规模模糊、部分城市单车使用量过低甚至成为摆设等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各界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质疑。
(三) 第三阶段:无桩共享单车高速崛起
2014年后,以ofo、摩拜等为首的共享单车企业高速发展,在智能手机保有量提高、移动网民数量增加以及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存取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开始逐渐替代有桩单车。从2015年起,以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为领先的共享单车品牌开始涌现,吸引大量社会资本的投资,且呈现融资轮次密集、资金规模加大的趋势。2017年6月和7月,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分别获得6亿美元和7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这两家企业的融资规模均超过17亿美元。在这个阶段,政府主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通过对城市单车投放总量、停车点设置、押金管理、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对共享单车的运营加强管理。
从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看出,投资主体的转变与投放城市的不断蔓延是最主要的发展脉络。
首先,共享单车的投资主体从政府转向市场。作为共享经济商品的共享单车逐渐替代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自行车。资本与市场对共享单车的“青睐”预示着我国以共享出行为主体的共享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所有权”向“使用权”的消费观转变,引领着新的商业模式与消费经济。
其次,共享单车投放城市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渗透。从共享单车的地区空间分布发展历程来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居民质量是共享单车投放的主要考量因素。各共享单车的初始投放一般都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私人汽车出行以及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越大,从而面临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越发严重,城市居民对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也就更为急迫。城市的人口密度是直接影响共享单车单位车辆用户量及有效使用率的关键因素,高流量居民对于“互联网加共享经济模式”的尝鲜度较高,更易于尝试或接受共享单车带来的新型消费体验。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为ofo的投放战略,ofo以校园包围城市的发展路径,通过校园共享单车的投放,吸引大学生为初始用户,大学生作为对于新事物接受最快的群体,迅速建立起大量的用户规模。与此同时,校园范围的管理相对方便,用户素质普遍较高,保障了单车的安全及前期运营的顺利展开。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一、二线城市逐渐饱和,北京和上海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了城市的單车投放数量。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相关品牌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展开投放。但是我国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具有更为复杂的需求模型,人口规模、地形、气候及政府公共自行车等都影响着共享单车的需求量,这就对共享单车在激烈竞争中的理性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我国共享单车行业竞争现状
2016年,我国出现了30多个共享单车品牌,包括摩拜单车、永安行、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北京公共自行车、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ofo小黄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绿游共享单车GreenBike,以及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倒闭的悟空单车、3Vbike单车、町町单车、闪电单车、DDbike等。目前,我国共享单车市场呈现以摩拜单车与ofo单车为领先的第一梯队,以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和永安行组成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以小鸣单车、优拜单车为代表,截至2017年5月,各企业的用户规模如表2所示。
从共享单车行业整体来看,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7%,但不同App的用户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ofo单车、摩拜单车、小鸣单车的分布与行业基本持平,在一线城市比例上略高一些;酷骑单车、哈罗单车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二线城市,比例分别为70.5%、81.1%;小蓝单车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比例达85%;永安行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二、四线城市,比例达70%。从各品牌的分布来看,能够覆盖全国主要大型城市的单车品牌较少,行业集中度较高;各单车品牌中,摩拜单车和ofo单车城市覆盖最广。
(二)共享单车主要经营方式
各类共享单车通常的注册方式为“实名认证+手机绑定+押金”,其中摩拜单车、小鸣单车押金较高,分别为299元和199元,其他品牌均为99元,押金不能用作使用计费,使用费用需额外充值,价位维持在是0.5~1元/0.5小时(见表3)。各类单车中,摩拜单车采用自行设计及生产制造方式,整车科技感较强,无外部链条以及轮胎设计使得单车损坏率较低。
(三)我国共享单车成本—收入分析
共享单车与滴滴出行等出行方式的区别在于其采用的商业模式是B2C模式,通过多个用户共同享用一辆自行车来达到共享经济。我国共享单车成本—收入分析见表4。
1. 成本方面:主要包括单车的制造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和广告投入等
共享单车的制造成本存在一定差距。据公开资料显示,摩拜单车的生产成本约为3000元,而ofo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为300元左右,其他品牌,如小鸣、小蓝、小白等,成本普遍在1000元之内。车身、轮胎、链条、车锁的材质不同,单车的造价成本也就不同。嵌入式芯片、GPS模块、SIM 卡及太阳能板等智能硬件同样是共享单车成本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单车成本与使用中的损坏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车身材质高端及设备的科技含量高使得摩拜单车的损坏率远低于ofo小黄车。
共享单车在投放运营阶段需要运营人员实现对单车的投放、回收以及共享单车的维修和换代,这就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承担一定的人力成本以及折旧维护费用。以北京《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与上海的《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规定为例,共享单车的运营单位应按照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在折旧维修方面,根据企鹅智酷的调研,ofo 与摩拜单车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分别为 39.3% 和 26.2%。
除此之外,在共享单车发展前期,为提高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力,宣传品牌理念,培养用户使用习惯,需要大量广告宣传和市场调研的投入,如明星代言宣传、线上线下的广告投放等。
2. 收入方面:包括租赁收入、广告商投资的广告收入、押金收入、大数据营销等
共享单车的租金是用户租赁使用单车的费用,实际上是共享单车的租赁价格,是按分时租赁来定价的。在现有的经营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尚未进入盈利时期,尽管部分共享单车创始人宣称2018年年底将实现盈利,但为吸引用户扩大市场、增加客户使用黏性,大量的免费骑行、低价月卡等优惠手段,使得共享单车的租金收入有限。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扩大使用规模,稳定用户的消费需求及习惯后,通过租金实现前期投资带来盈利。
押金管理被认为是共享单车企业隐形的也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共享单车的押金是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前需要支付的具有担保性质的金额,其目的是确保单车租赁使用者正当合理使用单车,并在出现自行车毁损的情况下优先“受偿”。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前,需要先支付一定金额的押金,才能获得使用共享单车的资格,每次使用时再支付相应的租金费用。押金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募集资金或无息融资的性质。不同共享单车的押金不等,且相互独立,ofo的押金为199元,而摩拜单车的押金为299元,以3000万以上的注册用户规模来看,两家企业的押金规模分别在6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作为一项巨额的免息资金,各共享单车平台对于押金的去向未给出具体的解释,仅提出设有专门的银行账户,由第三方进行托管。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仅银行利息已经能为共享单车平台提供不菲的收入,进一步的投资利益更是一笔数额不小的盈利。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的经济效应日益突出,共享单车通过物联网,通过巨大的体量链接大规模的用户,掌握了大量骑行数据,通过海量的数据的收集、管理,与政府、其他企业就此展开相应合作,同样为共享单车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共享单车App通过与广告商合作,在软件界面上投放相应广告和活动,广告收入也成为其收入之一。
(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型消费习惯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客观基础
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支付消费习惯的转型提供潜在客户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消费模式和经济业态的不断创新变化。远程自动开锁、车辆定位、数据通信、移动报警、电源管理、信息上报等功能技术的实现是共享单车实现便捷有效运行的基础。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共享单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从2011年起进入爆发式增长期,2016年智能手机保有量为10.6亿部。移动网民的增加为共享单车提供客户基础,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6.95亿人,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①。
移动消费习惯的形成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16年我国手机支付占比高达70%,手机支付成为中国居民重要的支付方式。在移动网民、智能手机、消费习惯转型共同支持下,无桩共享单车凭借其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等优势迅速打开市场,成功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出行的重要环节。
(二)人口规模为新型商业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互联网领域”存在着较大的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共享单车等互联网加传统产业的新模式一出现便实现高速的发展及普及,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规模,相应的新型消费模式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消费模式。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通过资源使用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相应的投放规模是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这就对前期的投资提出一定的门槛要求,许多后期出现的共享单车品牌就因为缺少投放规模,难以实现稳定的用户基础而最终退出市场。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新型商业模式的推出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而巨大人口数量带来的市场规模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基础。
(三)共享单车等新型商业模式适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我國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求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共享单车等各种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一方面,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需求,挖掘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通过供给端的优化及创新,能够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不断满足多层次的、不断升级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通过市场运作平台,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资源匹配;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市场资本在共享经济中的成功体现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资源生产效率,以创新为核心,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绿色、共享、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使用者行为无法规范,缺乏相应监控机制
共享单车问世时间不长,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使用者和竞争者行为准则均有所欠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两大问题:
一是由于单车投入面积广,使用范围大,无固定的停放点位,运营商无法实时监控单车质量,使用者的素质成为保障单车运营正常的关键。共享单车投放市场不久,暴力拆锁、上私锁、记住开锁密码和破坏单车的二维码等“单车私有化”现象,以及同行恶性竞争带来的恶意拆卸、丢弃单车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
二是公共道路资源有限、非机动车道资源较少、交通法规尚未具体明确,个别使用者忽视公共利益导致了单车停放乱占人行道现象和单车上路违反交通规则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妨碍市民正常的交通出行。
(二) 基本设备不够完善,后台管理系统有待优化
随着共享单车在市民中流行,其自身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一些共享单车已经普及的城市中,自行车道和自行车停放区域的建设未到位的情况依旧存在。
当前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激烈,各企业正处于大量投放大规模圈占市场阶段,盲目地投放单车使得某些城市的单车数量超过城市容量,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然而,在某些路段的单车租借高峰时段,经常出现由供求不平衡导致的借还车困难现象。使用者寻找空闲单车,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等待时间,耐心也会因此被消磨。
(三)市场竞争激烈,恶性竞争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目前,共享单车企业资金来源为融资和投资,主要收入源为单车租金以及隐形的押金池收入。为了抢占市场,共享单车品牌层出不穷,以大量单车的投放吸引消费者的注册,以此获得巨额的押金资产,城市合理的单车投放量被忽视,“僵尸单车”“单车坟场”现象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共享单车本身使用寿命短、人为破坏严重等缺陷也带来了高昂的车损折旧费用,这些问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共享经济的理念相悖。
由此可见,在经历抢占注册用户的高速增长之后,企业如何实现共享单车的科学合理供给,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促使资源优化的商品而不是招揽资本的手段,是行业达到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问题。
从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经历、现状及动力因素可以看出,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供给侧领域创新,是共享经济、“互联网+”模式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了经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在监管方面不断创新,促使共享单车行业包容有序、充满活力和健康发展。
(一)积极探索共享单车行业的新兴商业模式,鼓励市场创新
目前,政府大体对共享单车行业持支持的态度,因为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和环保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的。因此,为了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探索共享单车行业的新兴商业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研究共享单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树立创新监管理念,以包容的态度鼓励共享单车行业的合理创新,释放乐观信号,营造开放、积极的共享单车市场创新环境。
(二) 加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为共享单车市场设定行为规范及底线
共享单车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许多运营商急于获利和抢占市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出现单车质量隐患、用户信息安全无法保证、押金难退等负面问题。因此,应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切入,制定相应法律及行为规范,设定共享单车行业中供需双方的行为底线,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保护使用者的利益,这也是企业能更好发展的保障。针对部分共享单车押金难以退回、单车投放占据公共区域以及交通行驶等问题,都需要具体的行为规范对企业及用户加以约束。
(三)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共享经济信用平台,加强用户行为规范意识
许多由共享单车引发的问题都是由用户的不合理、不规范使用所致。单车的损坏、公共道路的违规占据,对企业及社会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只有用户真正把共享单车视为一种便利生活的工具时,单车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用户行为规范的树立,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用户素质,另一方面也要企业采取惩罚措施对用户进行硬约束。建立共享经济信用平台,借鉴芝麻信用的管理经验,把信用管理引入单车用户的管理之中,引导用户文明用车。要及时把每个用户纳入信用管理和评价平台,把不文明行为及时记录在用户信用数据库;建立与用户信用相关的免押金激励机制,将用户严重失信行为依法纳入公共信用服务平台并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6(6):15-20.
[2]冉湖,杨其光,鲁威元.共享单车:共享经济爆发的新风口[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3]郭建明.共享单车的经济学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7(6):73-73.
[4]欧国立,王睿哲.我国分享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經济纵横,2017(10):54-59.
[5]吴沐暄,程楠,李玲.从租金和押金看共享单车的公益性和经营性[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7(5):136-138.
[6]王佳,马阿佳.共享单车竞争发展对策研究的现状及建议[J]. 经营与管理, 2017(11):136-140.
[7]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J]. 经济学动态, 2016(4):116-125.
[8]李琨浩.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研究[J]. 城市, 2017(3):66-69.
[9]陈卓君.浅析共享单车的共享经济模式——以ofo共享单车为例[J]. 经济师, 2017(9):51-52.
[10]刘亚楠.共享单车发展研究分析[J]. 时代金融, 2017(8):251-254.
[11]谭袁.共享单车“底线竞争”问题探究及防治[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7(3):36-40.
[12]朱富强.共享经济的现代发展及其潜在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的分析[J]. 南方经济, 2017, 36(7):37-50.
[责任编辑:陈展图]
Abstract: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the sharing bicycle has shown an explosive growth in China, which has rapidly swept the national market and even began to expand to some foreign cities. The progres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new consumption habit and large-scale population provide momentum for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sharing bikes. The emergence of sharing economy, such as sharing bikes and new business models reflect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adapts to the demand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mechanism, not optimized backsta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caused by vicious compet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host of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ke sharing industry. Thes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exploring new business model of sharing bikes, encouraging market innovation, picking up pace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building credit system and credit platform for sharing economy, setting the baseline for the conduct of using bikes, and cultivating user's awareness.
Key words: Sharing Bikes; Sharing Economy; Internet Technology; Mobile Consu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