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翙
摘 要: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头戏,如何提升其实效性成为当前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当前的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并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目标分析入手,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谈谈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效性的几个关键因素,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效因素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事业单位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及业务开展水平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肩负着履行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而言,如何有效落实内部控制的各项管理措施、如何切实提升管理实效性就成为我们讨论的重点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多年以来,为事业单位的管理秩序规范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和国家以及社会对事业单位工作推进的新期望,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强化与实效性落实已经刻不容缓。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开展情况分析
事业单位肩负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职责,部门及所涉及业务众多,业务开展要求也较高,为了实现内部统一协调及管理有序,内部控制的约束与监管必不可少。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发挥着单位内部运作支持及协调的重要作用,而内部控制从制度制定到最终落实也都必须符合单位的实际发展及工作开展需要。近年来,内部控制无论是制度建设质量还是执行力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随着社会职能的转型升级以及服务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大幅度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面临着更多方面的改进与强化。就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开展情况而言,在取得管理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与改进的方面。
首先,内控环境应进一步营造和谐氛围。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目前内部控制的规范化与严谨性已经得到有效加强,但是内部控制的内控环境建设也应当更多的体现和谐这一主题。而和谐的内控环境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它同样能够在提升内控质量上面发挥巨大功效。
其次,监督约束应更具目标性和更契合事业单位实际管理需求。绩效考核与监督约束是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辅助手段,但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本身在过去及现在的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未能与单位内部控制进一步紧密联系,因此,无论是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还是后续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都仍然需要进一步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信息管理应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在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管理工作及业务开展之中,事业单位的业务拓展和服务水平提升也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从而实现了工作效能的翻倍提升。但是作为发挥根本协调与管理作用的内部控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大多数时候也仍然还停留在办公无纸化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简单数据和进行资料存储的初级化阶段。这不仅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真正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中的推进与支持作用。
最后,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不仅仅在于要建立更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执行与问题整改,让内部控制不只是一个发现问题的工具,同时也要成为一个帮助单位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职能履行效率持续提升的长效管理机制。而这一方面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执行力仍然较弱,不仅在内控工作开展期间对各项制度的监管落实力度较弱,在后续审计及整改意见的执行方面也存在力度不足的典型问题,从而大大削弱了内部控制的真实效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外部业务开展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塑造。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目标
前文我们系统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入手,才能找準工作改进的具体方向,有的放矢的进行工作推进。
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服务性机构,业务开展和自身管理及建设都要充分体现服务性、合法合规性、公开透明性,并积极塑造单位的廉政良好形象。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性与职能履行的具体要求,其内部控制在管理目标上应当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要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充分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开展及经济活动都合法合规,严查违法违纪现象及问题。其次,为确保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及内部管理秩序稳定,必须加强财务信息严格管控与真实性保障,此外,还必须通过监督约束等手段有效防范徇私舞弊和腐败滋生,积极维护事业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最后,内部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还必须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各项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帮助单位更好地履行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三、事业单位提升内部控制实效的关键因素分析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制度,无论是在制度建设阶段还是执行阶段,实效性都是必须重点落实的基本要求。从前文我们所提及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几大目标出发,在有效体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上,应当包括切实的管理环境建设、过程监督及风控落实、信息管理技术升级以及执行力强化。只有从这四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及改革,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充分发挥其实效性。
1.着力内控管理环境建设
环境的优劣对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有序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综合性且涉及单位各层面管理事务的复杂体系,环境和氛围对其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前文我们提到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氛围和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改进和强化空间。
和谐氛围营造主要依靠三方面,首先,加强内部控制对单位各项工作推进重要性的充分引导与宣传教育,积极扭转对内部控制的现有认识。其次,加强领导层与管理层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内部控制保驾护航。最后,加强内部控制与单位内部文化建设的积极结合,以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普及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引导单位职工在本职岗位上有效实现对内部控制各项制度的积极配合。此外,和谐团结的内控环境建设与氛围营造同时还需要加强专门化内控管理机构建设工作,内控管理机构应直接隶属于最高管理层,接替财务部门成为内部控制的直接管理机构,同时内控管理部门还应该充当协调领导层与基层人员、提升和谐及团结性的中间桥梁,确保各项制度有效传达并收集监管及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帮助领导层进一步调整具体管理方向,让内部控制更加趋于合理与规范,真正落实内控的实效性。
2.过程监督及风控落实
内部控制不是一项简单的管理工作,它的实效性发挥也不仅局限于阶段性成绩,而必须真正成为持续推进单位建设与业务开展质量提升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因此,过程监督与风控落实至关重要。过去的监督工作往往只侧重于工作开展前的分析研究以及阶段性工作结束之后的成绩与教训总结。对于过程的监督与约束力度较弱,不能及时发现微小问题,而让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让单位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应对与解决。
所以,在实效性落实问题上,必须重视过程监督及风控落实。严格确立内部审计过程监督机制,跟踪记录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良现象苗头,并通过定期的问题研讨会议予以及时研究与应对措施制定,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风控落实则是根据单位内部各个业务开展的情况及后勤管理情况,在诸如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及资金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及时的数据收集整理,对往来数据进行安全等级及时判断,有效甄别风险数据及违规操作,将风险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3.信息技术管理升级
计算机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开展及经济活动之中,但是在内部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和有待提升的方面。首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存在偏差,许多单位领导层仍然将信息技术简单等同于无纸化办公或利用计算机录入数据和储存以减轻工作人员的繁复工作量,而在软件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了解度还不够。以至于出现软件应用与实际管理需求不符,无法充分落实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所以,首先应当正视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内控工作的积极作用,同时与单位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加强以具体管理功能实现为目的的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其次,要加强工作人员管理软件应用的操作能力,避免因为操作不當或软件熟悉度不足而造成的管理疏失及管理漏洞。最后,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层级提升,强化访问权限设置、木马病毒查杀软件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及时更新以防止风险漏洞,以及加强数据备份与物理环境维护等保护工作的到位落实。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及时也最准确的相关数据,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效性。
4.落实执行与问责
执行是内控管理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想要实现内控制度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就必须有效落实执行,而执行落实的关键不仅在于过程监督和约束,重点也在于责任能否有效落实。以部门负责人为主体的问责制落实能够激发管理层人员的监管自觉性和工作自律性,对于关键环节如专项资金内控等还可推行终身问责,确保管理的严密性。问责制同时应与内控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挂钩,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全面强化企业管理的财务、内部流程、员工成长及社会影响力四方面的综合建设。
参考文献
1.苑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6(4).
2.李岩峰.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探究.财经界,2016(8).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