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菲
【摘要】器乐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拥有愉悦的身心,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在小学教学中开设器乐教学的意义进行说明,指出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器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器乐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开设器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教学涵盖了基本的乐理知识、普通音乐欣赏等一系列音乐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音乐功底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必修部分。器乐教学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聆听和谱写一些音乐歌谱,可以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协作,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同时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为他们从事专业的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开设器乐教学的现状很不乐观,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还是以分数为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深刻,只是强调在主干学科上让学生取得很好的分数。另一方面学生平时只是关注主干学科的学习,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缺乏认识,繁重的课业很难让学生抽身到器乐学习上来,导致了学生的艺术能力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还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的收放性较小,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是被中考,高考这样的指挥棒裹挟向前,失去了自我的判断能力,变得盲目从众起来。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器乐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意义,学生缺乏对器乐知识的认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和發展。
三、器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 对学生多声部听觉的培养
在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的音律,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出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知音乐中所涵盖的旋律、音调以及色彩和节奏,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明白音乐的魅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器乐课堂教学当中,达到教学目的。器乐教学对于学生多声部听觉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的听觉变得越发灵敏,能够分辨出一些作品的韵律和节奏,使学生学习器乐更加轻松容易。
(二)对学生把握作品能力的培养
器乐教学通过将一些大型的合奏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伟大音乐家的风范,从而让他们能够有分辨作品优劣的能力。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各个方面都是很成熟,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和感悟音乐的不同魅力,以便于学生在自己演奏的时候也能记住并把握住演奏的旋律和韵律。通过对学生的钢琴教学我有所体会。最初让学生把乐曲记住并背奏是比较困难的;在背奏中容易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但通过对乐曲的解释,如划分段落,找出前后有重复的地方,从而缩小了记忆内容,再进一步明确乐句的结构,对乐句进行对比,其准确性就明显提高了。把学生分为一至三年级三个层次,对低年级学生则要求“小步子”前进,“稳扎稳打”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刚开始时让学生对曲子进行视唱练习,然后唱与手打节奏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学生的节奏感。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允许自由超度学,久而久之,这些方法就会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要求对一些精彩曲目记忆要有持久性、精确性。
器乐教学对于学生把握音乐演奏的整体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感知不同器乐作品所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因为不同的器乐作品演奏方式不同,其韵律和节奏也各不相同,老师通过将不同的器乐作品展示到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器乐作品的魅力,让他们自身的审美和品评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也是为学生以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都各不相同,通过器乐教学,可以把这几十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学生来将不同的乐种结合起来,从而演奏出动人的旋律来。器乐合奏不同于独自演奏,这一合奏可以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个人适应整体的演奏节奏,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学习,互相交流心得与体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当学生们在演奏一些曲目的时候,他们需要表现出声音、动作和节奏的统一,相互之间更加融合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谱写一曲动人的旋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关系。
总之,器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这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这样就容易接触器乐,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