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云
【摘要】合唱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团体活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根据“送欢乐,下基层”两岸合唱节 和福州市中小学合唱比赛等活动的教学实践,提出合唱教学的三个教学策略。
【关键词】合唱教学;文化教育;人和声和;作品处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合唱作品的文化教育
对音乐作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高中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音乐文化的理解是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对于合唱来说,若只把歌曲唱对,充其量只是把骨架搭起来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唱出歌曲的情感,也就是有血有肉有灵魂。如果缺少情感的融入,只是注重演唱技巧的训练,忽视情感在演唱中的作用,作品将变得十分死板,这样演唱出来的作品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1]。让学生真正领会合唱的艺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和特征,体验歌曲的情感,体会歌曲的意境,用真情去感受歌曲,感受合唱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真正体验合唱之美,艺术之美,教育之美。
合唱作品《遥远的小渔村》歌词富有诗意 ,它是通过对南海边小渔村传奇性的描绘,来讴歌改革开放带给深圳特区的巨大变化,这是《遥远的小渔村》创作特点。福州长乐区是一个婀娜多姿的滨海城区,由《遥远的小渔村》合唱作品的具体学习,激发学生对小渔村的亲切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也是一个小渔村,以她独特的滨海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滨海新城,处处迸发着创业和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正成为家乡发展的新增长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爱家乡热情。作品《我家住在闽江边》更是充满浓浓的家乡情,这条穿过城市的江流——闽江,正像合唱中唱到:所我家住在那闽江边,千里江水润泽家园,看沧桑变迁梦在心田,深藏一腔眷恋在心间……
因此,在合唱教学中,不仅需要在精唱训练上下功夫,更需要深刻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背景,通过一些合唱作品的学习和表演,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爱国、爱家乡情怀。
二、和谐同一的人和声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于合唱之中再合适不过,“合唱之美,美在和谐。” 合唱是一个团体在合作,各成员必须要和谐,每个人就如同音符一样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组成了和谐的团队[2]。
在人和的基础上注重声和,合唱是声音的共性艺术,是通过多声部的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和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像独唱一样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去唱,合唱不是个人的表演舞台,是一个团体协作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唱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一是强调声音的共性,因学生个体差异性,在实践教学中,经常出现声音不统一、合声不和谐现象,需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声音统一的合唱观念。二是强调步调的一致性,合唱教学时,帮助学生树立合唱没有高低之分的意识,无论个人演唱技巧如何,应该互相体谅和配合,不表现自己或自信不足,发挥团队配合精神和牺牲精神。三是强调音色的协调性,合唱教学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色动听,不只顾自己的声部就急于表现,使个性声音‘冒出来。对此,教学时要让学生相互之间听声音,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构成的和声效果,感受合唱歌曲表现的和谐统一,强化协调意识,达到声音整齐统一的效果。
合唱作为一种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集体性演唱艺术,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强化合作意识、营造人和氛围的同时,还应通过多途径、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觉和视唱能力,达到合唱声音统一性效果。
三、立足实情的作品处理
中学合唱最难的可能是作品的选择,合唱作品很多,但多数是针对专业团队创作的,中学生唱起来显得难,再加上由于学生水平不同 、活动要求不同、排练时间不同等原因,改编和处理合唱作品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音色、力度 、速度的对比是合唱处理办法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连音 、非连音 、顿音三种方法和强 、弱 、快、慢等手段来处理。
在具体合唱实践教学案例中,作品《保卫黄河》在原曲基础上加轮唱的处理方法 ;作品《解放区的天》用到了快速唱、慢速拉开唱等速度上的处理办法。作品《遥远的小渔村》六个声部可以减为四个声部,通过减少声部减轻演唱难度的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对作品的理解是合唱的根本与灵魂;注重人和和声和,是合唱的表征和效果;改編作品的处理方法,是合唱的个性和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飞.合唱与独唱训练方法的异同[J].黄河之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