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丑角”与民间大秧歌的融合形式

2018-05-14 08:59马琦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丑角秧歌领队

【摘要】丑角是民间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身体动作上,还包含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但丑角因其丑的属性、粗俗的表演特征,一直没有被官方意识所接受,并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丑角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出现在各种表演形式中,以打趣逗乐为主要任务。本文以秧歌中的丑角作为对象,分析其在秧歌中的结构形式、角色形象以及丑角的独特性。

【关键词】秧歌;丑角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华民族这片热土上养育着属于农家自己的舞蹈,它和着泥土味,带着火爆劲,将天地、信仰、狂欢与世俗统统揉进民间大秧歌中,如同一首属于人民自己的交响曲,唱出平日的压抑苦闷,舞出生命的情调扭出强烈的人间气氛。扭秧歌还需要加上“逗”与“浪”,这样的效果主要从丑角中来,俗话说:“看秧歌没有丑,不如掉头往家走。”在丑角插科打诨和眉来眼去的世俗情调中感受一把真实的生命体验。由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造成了地域的封闭性,因此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声,各村有自己的秧歌队和舞蹈特征都是司空见惯的。虽然在不同的秧歌中丑角的职责、表演特征等不完全相同,但仍然有其共性。下面我基于丑角的共性,对丑角与秧歌的融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秧歌中丑角的结构形式

丑角与秧歌队在形式方面的融合有两种:第一种是丑角作为秧歌队的领队,在整个队伍的前面。比如东北秧歌的“毛鞑子”、鼓子秧歌的“膏药客”等。还有一种是在队尾以耍笑、逗乐为主,同时维持队伍秩序的形式。目前秧歌中的丑角基本是第二种。我们先说第一种作为领队出现的丑角,他起着协调指挥、歌唱表演和组织秧歌活动的重要作用。担任领队的丑角比较少,目前收集到的只有东北秧歌中的“毛鞑子”和鼓子秧歌中的“膏药客”这两种。作为领队的丑角不仅要承担指挥的职责,还要制造逗乐的效果。对于这样的情况丑角会以领队为主逗乐为辅,将逗乐融入到领队中,所以处于领队的丑角对秧歌队来说非常重要,但会限制其作为丑角的逗乐作用。

丑角的第二种形式是处在秧歌队的队尾,虽然没有第一种结构形式的作用大,但这种结构可以给丑角更大的自由空间。队尾的丑角除了逗乐以外还要维持秩序,在节日的狂欢中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拥成一团,很容易影响到秧歌队的正常活动,此时在队尾的丑角就可以用一种滑稽的赶撵,或是撒娇的推搡保持秧歌队的正常秩序。他们可以随意走串,即便跑到领队的位置上也不会显的不合时宜,处于队尾的随意性使丑角如同撒欢的孩子一般可以到处逗乐撒娇,非常惹人喜爱。

二、秧歌中的丑角形象

在丑角行当中出镜率比较高的人物有;傻公子、老?、丑婆、丑女、蛮婆、蛮汉、毛鞑子。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都带有丑的属性。他们的出场都是带着极不协调的装扮,笨拙傻气的动作、挤眉弄眼的神情、互为调侃的说唱,还有近俗调情的内容。如河北一首民谣所述“听锣鼓,好心急,大门以外好热闹。手拉儿女出门去,大街上把秧歌瞧。打鼓的头戴高王帽,拉花媳妇把头包。和尚本是倒着走,撅着嘴唇把鼓锤敲。帅公子不高巧,一晃三步摇。打伞的不住拧,拉花噹噹把锣敲。卖药先生胡念叨,背箱就把串铃摇。”从这段歌谣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丑角的描述单看文字都掩饰不住其逗乐的表演。

三、秧歌中丑角的独特性

(一)个人意识的体现

从秧歌队的人物结构来看,丑角是最“活”的角色行当。如秧歌中的领队要将秧歌队的所有表演套路都熟记于心,要在一系列规定的程序中进行表演,所以他的表演是受限制的。集体表演中的旦角、生角的自由度更小,他们大多是集体表演,表演之前有统一的排练,个人表演要与整体表演相一致。很明显,作为外角的丑角自由度最大,他可以在“逗”这个大的限定词中自由发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表演,给了丑角充分的个人表演空间。丑角的表演不完全掌握在群体的权利和支配之下,他可以从社会关系的桎梏下爆发出人的真实性。

(二)观演的亲密关系

在丑角演出时会经常与观众打趣、逗乐,比如表演时顺势掠走观众手中一些不重要的小物件,若遇到冲到秧歌队里的孩子可以用鼻子去拱,还会与观众进行调侃。丑角与观众之间的接触是最容易引得观众好感的,在正式的演出中演员与观众是有距离的,而丑角与观众的接触会使观众真切地参与到演出中,切身体会演出带来的乐趣,使观众与演员的关系更富有人情味。

从秦汉时期就拉开了丑角表演的帷幕,即便名称不一样但是其幽默、逗乐的属性一直没有变,尽管没有找到关于丑角是如何进入秧歌的相关性资料,但可以明确的是丑角形象一直都被人们需求着,所以进入秧歌并不意外。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寻找生活的调剂品,一直在尋找精神的慰藉,而歌舞狂欢恰好符合人们的需求,因此经久不衰。丑角以逗乐为己任,以人们的欢笑作为成功的标志,千年的薪火相传足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冯王玺.河南地方戏中丑角文化的审美探究—以 七品芝麻官 中的唐成为例.名作赏析:文学研究旬刊,2014(09).

[2]陈志勇.论戏曲丑角舞台表演的文化意蕴.长白学刊,2006(02).

[3]张倩.中国戏曲丑角的美学探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 (06).

作者简介:马琦,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助教,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民间舞蹈艺术。

猜你喜欢
丑角秧歌领队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丑角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