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蓉
【摘要】“耍故事”是流传于晋北浑源一带的一种著名民间舞蹈,是晋北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瑰宝。它以粗犷的舞姿、铿锵的鼓乐、土色土香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成为浑源县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它属于秧歌类之一种,以在广场、街头、场院再现民间水浒历史故事而得名。表演时,演员淋漓尽致的表演以及表现梁山好汉特有的英雄气概和性格,形成既有古朴奇险、激昂劲健,又有清新妩媚、雅俗共赏的独特表演风格,从起源至今一直在山西浑源境内广泛流传。
【关键词】“耍故事”;表演形式;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浑源县地处雁门关外,恒山脚下,是塞外一座古老的县城,近千年来浑源城一直成为近邻城镇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耍故事”属秧歌类的一种,表演“耍故事”几乎遍及浑源各乡镇。
一、“耍故事”的表演形式
“耍故事”是以演员表演为主体的民间艺术,它是无限的生活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中的反映,是在生活基础上加以提炼、美化、虚拟、夸张了的节奏化动作,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演员共9对18人。
(一)表演形式
传统的“耍故事”有两种表演形式:走街、掏场子。
走街:表演的队伍是一支,由一个马子带路跑开场摊,它的表演方法是队伍由马子领头,依次排成二路纵队,俨然摆出威风凛凛、大队人马出征的阵势。其中主要角色是两对棒子,两队棒子须突出“彪悍勇猛、刚健有力、气宇轩昂”的杀气,主要以演员自己表演为主。
掏场子:每队表演者由自己的“会头”,也就是“马子”分别带一路,跑开场摊(天地牌),它的表演方法是“马子”扬鞭摧马,向前行进;“风功”左手平拉道袍,右手高举大扇随节奏左右手同时合、同时分开;“时迁鼓”左右手转动各自方向胡须,并不时挑逗戏谑“头队花子”,“头队花子”要配合“时迁鼓子”表演出羞涩和有意躲闪的样子;“武松鼓”随锣鼓点左右变换迎风展翅式;“两队棒子”根据节奏强弱击“扑风扫地满头花”或在身体左右两侧相击,“毛货郎”的形象扮成罗锅,左手货架牌上下晃动,右手拔郎鼓边走边摆,嘴两角各含一个细硬质塑料管。
(二)活动形式
“耍故事”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间通常是在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七和农历二月初二。民族舞蹈无限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民间舞的精髓。“耍故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逐渐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具体来说,“耍故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新颖的“耍故事”造型
造型即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即以化妆、服饰、头饰等形式体现人物性格、年龄及生理特点等外部特征。“耍故事”的造型,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用图案化、色彩化揭示人物的个性与特征,注重艺术上的夸张与美化,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蕴含着中国民间舞蹈朴素的美学原则。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造型方式。(1)宋江、林冲:都是头戴红风帽、面牌、黑三枝,黄马褂,足扎黑打靴,通过服装的颜色直接表现出领导人气宇轩昂的斗志。(2)孙二娘、顾大嫂:都是着黑头网鬓牙子、鬈髻、黑线帘、女盔头,左右鬓插娟花。扈三娘戴鬓牙子,上身着绿花战衣;张青头戴蓝大尾巴,身着枣红界衣,这四个形象表现了出拉花的花容月貌。(3)时迁:头戴黒兰毡帽,上身着黒打衣,黑打靴,表现出公子风流倜傥的人物造型。(4)李逵:头戴鬓帽、黑耳毛,身着黒打衣、黑打靴、白绦子;鲁智深:蓬头、金黄色金箍,身着秋色黑色大坎肩、深黄色道袍、黄大带、白色大袜子;武松:头戴黑罗帽、三角面牌、左鬓、插白色英雄球,身着黑上衣系绦子、白大带、黑打靴;这三个人物形象表现出棒子的彪悍凶猛,刚健有力的杀气。(5)安道全:着白辫子发髻、白毡帽白五喜,身着深棕色道袍、布包一个、白色大袜子、黑打靴,这两个人物形象主要表现了领导人的聪明才智。“耍故事”通过运用多种色彩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造型艺术,从而在造型的基本功能上占一席于艺苑,绽一花于艺圃,升华为中华民间艺术之一种。
(二)简单轻盈的舞蹈动作
所有表演者最基本的步法是行进步或十字步。
(1)拉马、扬鞭(马子):左手拉马,右手扬马鞭。通过不同的节奏变换左脚、左右臂同时向前推、拉,表现出马子骑马时的彪悍勇猛。(2)煽(煽地婆子):左兰花手放腰部,右手拿扇,上身略前倾,向身体左右侧煽动,或者左手拿扇,右手端扇柄,雙膝稍弯,扇子煽动时呈弧形状。(3)小健步(时迁):双膝稍弯,一步一拍。边表演边挑逗,戏谑头对花子。表现出了公子风流倜傥,不庄不重。(4)击锣(拉花):左手三指夹锣,右手三指持锣箭,锣箭击锣下滑至胸部上滑至头顶,通过动作表现出拉花婀娜多姿、花容月貌、楚楚动人的特点。(5)击棒(棒子、武松):双臂由两侧上划至头顶,棒上端击,双臂由两侧下划稍弯,击棒下端,棒子在身体左右两侧,棒上下两端往返碰击。这两对棒子要表现出“刚健有力、气宇轩昂”的杀气来。
(三)多样的队形阵势
上述表演按照一定的情节、气氛联结成一套可独立为“场”又可相对成“局”的表演阵势,所有表演者根据不同角色穿着固定的服饰,手拿特制道具,锣鼓点开始表演天地牌(开场摊子),其余路线图(摊子)可由马子决定表演顺序、表演次数。流传下来的表演路线图共有十个,按当地称呼有:“天地牌”“金钱眼子”“双荞麦楞”“万字”“大十字”“五葫芦”“六棱记”“四大四小”“城鈎月”“八卦”等。
路线一:天地牌(见右图)
步法是十字步或行进步,步法特点是穿插行进(蒜辫子形状),动作就是各自做自己的规定动作,先由天地牌开始表演,归下一个摊时,二马各领一路,除天地牌(开场摊子)其余表演路线由马子决定,不受音乐限制(也就是不规定某一曲表演某一图案,但必须是一个线路图表演结束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线路图的表演)。
路线二:金钱眼子(见右图)
二马到达中心表演时卧马“双膝稍弯”,风功、婆子各自绕马子一圈,继续向前行进,时迁鼓飞脚、二踢子上至卧马处打虎势弓箭步蹲;大拉花绕时迁鼓一圈向前行进,头对棒子、二对棒子、毛货郎、先生按路线图表演;武松鼓动作同时迁鼓;二拉花动作同大拉花。每队表演中间“格花”(即对称表演,相互转一圈)。二马“格花” 时两根马鞭呈交叉形,两对棒子“格花”时击“扑风扫地满头花”。
“耍故事”表演者在这些固定摊子中,随着锣鼓点的强弱节奏节拍进行单耍、对耍,整体配合表演,各自有其不同的线路、节奏与表情含义,大致依照“摆阵—交锋—破阵—凯旋”的套路,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淡浓相宜,力求发挥出每个角色的表演特色和化装以后梁山英雄逼真、自然的人物形象特征,因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千百年来,浑源“耍故事”就这样携着欢乐、祥和,走过了幽深的历史丛林,装点着浑源人民的精神生活。“耍故事”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因起源于民间,难免有一些原始的民间习俗,随着人民群众审美观的提高,一些陈腐的东西必将逐渐被历史淘汰,娱乐作用必然成为人们“耍故事”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彩凤.山西舞蹈史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