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加速,现如今却陷入传承发展的危机之中。本文分析了传统美术的文化特征,并将从其特征出发,分析现当代传统美术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并依据时代特征提出创新方案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艺术特征;封闭性;商业传播;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60-01
一、中国传统美术的艺术特征
(一)实用性和审美需求相结合。有关于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之间的关系,张道一先生说过,民间艺术同广大劳动人民关系最为密切,就主流而言,民间美术实用性强,既是本源的,又保留着本源文化特性,虽然其中一部分“纯艺术”特征明显,但是离实用性并不远。民间美术的创造者都是最普通的人民大众或是技术匠人,绝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创作的,作为一门手艺、副业发展。伴随传统民俗的需要,在各类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庙会祭祀等活动中,中国民间美术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地域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而且发展自不同地区的人民,也依据一方水土发展出各类美术作品。如,黄河流域的美术风格粗犷朴实、深厚浓烈,而南方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则更加温婉细腻、精巧细致。从更小的比例来看,即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又可以从内部细分为更多民族,加上沿海的海洋文化,云贵地区小而美的少数民族风情,即使是同一种艺术创作,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如晋南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佛山年画和湖北年画,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纹理结构、内容作用都有极大的民族地域性。
(三)色彩运用的装饰象征性。色彩,对于任何一门艺术而言,都是灵魂元素。中国民间的美术创作选色和搭配,都有着丰富的深层次文化和社会原因。民间美术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性和装饰性,因为传统用色作用不在于创造复杂、写真的艺术作品,而仅仅是用对比鲜明而浓烈的色彩,配以线条勾勒分明,创造鲜明的反差、对称、和谐之效果。我们常见的布艺、陶瓷、刺绣等,都是在一大块底色上创作,呈现不同于西方的冲击力和灵动活泼之感。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一)发展传承现状及其原因。首先,与相关艺术形式,如水彩、动漫、素描等相比较,民间艺术原本就是根植于民间的艺术,与人们原本的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将原始劳作、生产活动相结合,同时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性。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科技的发达,让任何信息的获取成本下降,这其中就包括了各类从西方传来的新艺术和新审美观念,外来文化反倒成了主流文化,而各种传统民俗所用之物,却在工业流水线上被廉价生产,出现大量的衍生品和替代品。其次,传统民间美术的发扬和传承往往采取师徒制,传播范围明显受限;产品工艺也采用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不高,这就使得真正的民间美术作品产量极低,加上价格偏低,与劳动力不匹配,导致大量技术匠人的流失。再次,传承手段遵循古制,以师徒制为主的小作坊式手艺,在新的工业经济形势下面临危机。师徒制需要多年的亲手传授,并且对外人闭口不谈,每次只有少数人能得到真传,很多徒弟不愿意继续学习,或是学艺不精。这种传承手段从内部阻碍了民间美术的对外扩张和创新发展。
(二)发展创新之法。目前我国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有三种:言传身教、书籍记录和商品化。如何让中国的传统美术得到更加广泛的继承发展,将民间美术的创作作品重新回归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加大宣传和文化输出,让艺术走出国门,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信心?全社会都有义务承担这个民族重任,同时,加大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让文化回归生活。
艺术的发展,是一场社会学的文化传播,从孩子们开始,加大文化自豪感的培养,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开发艺术性强的课程,如书法、国画、剪纸、粘土、木偶制作等,培养审美和艺术解读能力。
民间美术对于图画、色彩的运用,在全球看来,都可谓独树一帜。大量的艺术创作,可以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寻求灵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位“福娃”,就采用了传统中的五行概念,“贝贝”灵感来自于民间美术的鱼纹图样;“妮妮”则取材于风筝样式,福娃的代表性动物的选取,如“鱼”和“燕”都是民间美术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预示着吉祥幸运的动物。
三、结语
虽然在工业社会前进的大潮中,我们的民间美术日渐衰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民众素质的提升、国家极力保护宣传,社会上呼唤民间艺术回归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将艺术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也是真诚地希望,曾经精致辉煌的华夏艺术能够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上,因为这是真正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2003(3):63-65.
[2]陈秉龙.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73-174.
[3]方李莉.正在逝去的手艺——洛川县栖凤镇谷咀村考察[J].民族艺术,2003,(1):85-95.
作者简介:
姚丹丹(1991-),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现就读于江西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