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新型课堂

2018-05-14 08:59黄莎莎刘咏莲
北方音乐 2018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能力

黄莎莎 刘咏莲

【摘要】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随着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更加明确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本研究提出了现阶段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就如何让核心素养走进音乐学科课堂并真正落实,提出音乐教育教学实施创新策略,从而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新型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并且各专家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应以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将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目前,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學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若因循守旧,则很难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核心素养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议》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学校教育而言,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仅要包含现阶段还要使学生终生受益。学校的知识容易被遗忘,当我们遗忘掉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时,拿什么应对社会?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社会生活情境时,能够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品质。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能够处理复杂问题的素养。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音乐的之后所形成的、具有音乐学科特点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包括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同时,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三方面内涵: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通过音乐听觉体验、感受和亲身参与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审美感知力与艺术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增长文化理解力,培养艺术情趣,丰富其人文素养,最终形成高中学生音乐修养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课堂现状

(一)音乐学科缺乏重视性

目前,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音乐课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情况中,音乐课并没有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尽管国家严格规定了小学一周开设两节音乐课,中学一周开设一节音乐课,但往往存在教学时间被其他课程占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音乐课表的课程设置基本形同虚设。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延续着应试教育模式,并且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不属于高考的考试科目,除去一些学校招收特长生以外,音乐课对高考的分数毫无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都是冲着分数以及升学等实际问题去的,往往忽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对于音乐课一直停留在“副科”“杂课”的认识上。

(二)音乐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

当前,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乏味,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缺乏特色,经常出现“唯教材而教材”的现象,导致了封闭、狭隘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学生而言,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太过深奥,且很少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音乐课中虽然欣赏的都是优秀作品,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更愿意去听课外的流行音乐。曾经有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三)音乐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现阶段,许多音乐教师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在教授音乐课时仍然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音乐知识的教授,依然采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在教授歌曲时,一直采用“老师先范唱,学生再跟唱,最后单独唱,直到学生学会歌曲”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音乐课的感性被纯粹的理论堆砌而淹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对于音乐失去了兴趣,往往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失去原有的活力。

三、构建新型的音乐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高度关注学生状态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将教学的目的从“教书”转变为“育人”。主动将自己的身份从“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其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实施。比如,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否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是否与老师之间有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状态与反应,教学时照顾到学生的多样性与个别差异,并且还要关注学生除课堂以外的生活世界,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音乐为主线,综合多学科内容

新型的音乐课堂中,教学内容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走向学科综合,让学生在艺术的综合地带进行知识的探索。对于音乐课教授的内容,不仅仅是唱歌,而是要将音乐文史、美术、语文等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课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音乐文化,并综合运用演、唱、舞、诵等艺术形式,表现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与掌握知识。此外,音乐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此特点,教师应该强调身体参与,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的需要。

(三)以多元教法为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开展音乐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在保持教师示范演唱与演奏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对视频予以播放,让学生在感知方面更为形象与直观。其次,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立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例如,在进行《打字机》教学时,老师与学生将自己想象为打字员,并将忙碌的办公室的工作情境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把握歌曲的节奏与速度,感受作曲家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四)以兴趣为出发点,丰富课外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不应局限于教室,学习活动的对象不仅限于教科书,音乐教育活动也不应只有音乐课这一种。实际上,丰富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展问题的眼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于这一特点,学校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例如,将健康的流行音乐与影视作品音乐引入校园文化,同时开展音乐社团与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钻研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开展其他形式艺术活动,举办阳光体育节、武术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课堂不仅需要深度,还需要一定的广度。音乐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增强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高其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完善人格为发展目标,构建适应时代背景的、充满善意与人性的新型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彭双印.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J].当代音乐,2018(01).

[3]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04).

作者简介:黄莎莎(1993—),女,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刘咏莲,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