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价值研究

2018-05-14 08:59白艳
北方音乐 2018年7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

【摘要】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财富,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殊品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民间音乐语言朴实清新,形象生动鲜明,具有承载历史,传播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重要价值。将民间音乐引入学前音乐教育体系当中,使之互相渗透,已成为学前音乐教育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陕西民间音乐;学前音乐教育;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实施,掀起了幼儿音乐教育的热潮。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各方学者的重视。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财富,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殊品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将民间音乐引入学前音乐教育体系当中,使之互相渗透,已成为学前音乐教育的一大趋势。将陕西民间音乐文化有效地运用到学前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文化,爱护家乡文化遗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陕西民间音文化资源的种类

陕西民间音乐文化主要流传于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包含有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等,其音乐曲调具有灵活、通俗的特点。

(一)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传唱的曲调凝聚着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智慧,直接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形态。古人称民间歌曲为“风”,历代统治者总是通过民间歌曲了解社会风向,调整自己的统治策略。

1.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在在劳作、放牧、过节、住手、喝酒、盖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创作而成,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曲风粗狂、豪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陕北地区是汉族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如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黄土高坡》等。

2.关中民歌

关中地区数量最多的是小调,分为一般小调与社火小调。一般小调分布最集中的是凤县,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秧歌等“社火小调”,社火小调分布最集中的是韓城,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关中的号子分为搬运号子、打夯号子、船工号子、锄地号子、箱夫子歌等,其中船工号子与打夯号子数量较大,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

3.陕南民歌

陕南民歌是陕西省秦岭以南,秦巴山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陕南民歌完美体现了陕西省汉族的民俗风情,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珊娜民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演唱形式一般分为独唱、对唱。从民歌的分类上看,有通山歌,也叫放牛歌、茅山歌、姐儿歌;还有小调、山歌、号子、仪式歌以及盘歌、儿歌和纯音乐(陕南曲)等。[1]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如《汉江船工号子》《放排号子》《搬运号子》《打油号子》《抬石号子》《采茶歌》《磨儿调》《栽秧歌》等;

(二)民间舞蹈音乐

陕西民间舞蹈音乐绚丽多姿。长期扎根于民间,世代流传,具有农耕文化特征,鲜明的民俗祭祀属性,加之原始舞蹈、百戏、军阵乐舞及宋元杂剧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陕北高原地带,民间舞蹈形式多以秧歌、腰鼓、水船、狮舞、霸王鞭、龙舞、踢场子、跑毛驴、龙灯等为主,动作粗犷,情绪奔放,具有质朴、憨厚、勇武的特点并深受黄土文化、草原文化的影响。关中民间舞蹈多以社火为主,包括芯子、高跷、狮子、旱船、地台社火等,阵容强大,气势磅礴,形式多样,具秦汉盛唐泱泱大国的气度和强悍风貌;陕南山区多以民间花鼓戏、四船扑莲、采莲船、小场子、地蹦子、对鼓以及板凳龙等小型歌舞为主。陕南毗邻四川、湖北,受两地巴蜀文化和楚文地化的熏陶及影响,形成了柔美抒情、轻快活泼的舞蹈特点。这些舞蹈艺术特色鲜明,它们不仅是对陕西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独特呈现,更是对这方土地所孕育的信仰观念的鲜活反映,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

(三)戏曲音乐

戏曲艺术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歌剧”,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位一休的综合艺术。陕西省是我国的剧种众多并各具特色的戏曲大省,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约有地方戏曲剧种近三十余种,风格不一样,群众爱欣赏。如同州梆子、秦腔、眉户、汉调桄桄、西府秦腔、富平阿宫腔、老腔、线腔、弦板腔、碗碗腔、汉调二黄、商洛花鼓戏、乾县弦板腔、大筒子戏、八岔戏、端公戏、道情戏(有关中道情、陕北道情、商洛道情、西府道情)、迷胡、西府曲子、秧歌戏(有关中秧歌戏、陕北秧歌戏、韩城秧歌戏、渭华秧歌戏)、陕北二人台、陕南八岔乡、平利弦子戏以及跳戏等。

(四)民间器乐

陕西的民间乐器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丰富,这些乐器按照其发音原理和不同的演奏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许多民间器乐作品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有以秦腔为母体的板胡、二胡作品,以迷糊、碗碗腔为素材的筝乐作品,从陕北高原的笛曲创作,到以西安鼓乐为基础的乐队作品的创作,无不渗透着三秦大地古老而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的风格体现。例如,板胡独奏《秦腔曲牌》《渭水遥》;二胡独奏《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笛子独奏《秦川抒怀曲》,民乐小合奏《秦韵》,琵琶独奏《渭水情》;筝齐奏《白花引》;以西安鼓乐作为创作素材的代表作品有《音诗—骊山吟》;古筝曲《黄陵随想》《香山射鼓》《音诗—雨霖铃》;筝与乐队《骊宫怨》;埙独奏《沉香泪》等。

二、陕西民间音乐文化的价值

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经变迁发展,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这种衍化过程,直到当代仍在继续发展变化。存世的音乐真正为广大人民所拥有,无论是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和风格,它们都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欣赏需求和欣赏习惯。

(一)文化价值

民间音乐并非纯艺术形态上的音乐,许多中外音乐学家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鲜明指出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不同地域中,受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经济生活、民族心理、民间风俗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间音乐的风格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由于地域民俗化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民间音乐风格同样具有差异性,因此,民间音乐丰富且多样。从音乐的外部特征来看, 音乐不是一种单独的艺术现象,而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现象。

从人类文化的视域下出发,我们会发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与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承有著千丝万缕的关联。这种关联反映出社会对音乐形态的影响,是音乐对社会内容的体现,对音乐影响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的行为方式,所以,人的因素对于音乐的发展、创作、传承以及存在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社会阶层中,音乐的表现特点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四种类型,即人文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载体,通过音乐的表演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民俗文化是由中下层民众在长期稳定的社会变迁中所创造出的一种可享用、传承的本土文化,既是人类高度概括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具体可感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信息,而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民间音乐的本体,音乐艺术的形式反映着民俗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二)教育价值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幼儿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给予良性的刺激,就会促进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而要实现爱祖国、爱家乡的音乐教育目标,就必须把祖国的、家乡的音乐教育资源充分引入到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去。

陕西民间音乐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广大人民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和审美观念,以及独特的生活情趣,丰富形象的民间音乐内容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高峰时期,例如扭秧歌、打腰鼓、舞龙、舞狮子等民间音乐活动,它们兼具体育技巧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幼儿参加这一类民间音乐活动时,既很好地体验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活动,又对增强幼儿体质、身体协调性起到了一定的锻炼效果。再如,在欣赏民间音乐时,就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将一些知识进行重组、创造,进而提高音乐能力、语言能力、发展智力、启迪智慧。将优秀的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让幼儿认识、学习、感受、体验、实践、创造,不仅有助于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幼儿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进而不断创新与传承。

加强陕西民间音乐教育和学前音乐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能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精神品质和积极的情感,增强个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幼儿整体审美情趣。在我省学前教育领域中推广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将陕西民间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在新时期学前音乐教育工作中将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苏军.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J].民族音乐,2010(05).

[2]谭博.论陕西民间舞蹈在高校中的传承[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10).

作者简介:白艳(197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
新文人画摄影——不仅仅是摄影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舞蹈教学中伴奏音乐的选取及价值研究
生命周期视角下高科技企业价值研究
探析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基于行政法案例的价值研究和范畴探讨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
蜀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