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帅 唐璇
摘 要: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塑造的是舞者综合的表演能力和素质。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者表演意识的培养对增强舞蹈动作的感染力、灵动性以及意境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舞者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还要培养舞者的舞台习惯意识、作品表现意识、形象美感意识以及舞台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在注重对舞者舞蹈基本功和技术要领培养的同时,努力培养舞者的舞蹈表演意识,从而实现舞者表演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舞蹈教学;表演意识;培养;训练
所谓表演意识,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活动时对其表演范畴意会和认识的能动程度。它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既展示着表演者对其舞蹈表演范畴的认识水准,又作用于表演者对客观表演范畴的再认识。舞蹈教学中对舞者表演意识的培养,会使得舞蹈表演更具灵动性和感染力,并增加其表演的意境美,可见表演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舞蹈教学作用。因此,对本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通过研究,分析表演意识对舞蹈的作用,探讨舞蹈教学中培养表演意识的对策,明确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训练要点,这对舞者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大有帮助的。
一、表演意识对舞蹈的作用
(一)表演意识使得舞蹈更加具有感染力
舞蹈主要是通过表演者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将内心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形成一种无言的艺术,舞蹈表演者为了能够促进自己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只能利用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表情,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舞者在表演过程中,为了使舞蹈更加具有感染力,一是要学会用自己的服饰来引起观众的注意,二是要运用乐观的态度来调动观众的观看热情。优秀的舞蹈表演技术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将舞蹈表演的内涵体现到极致。因此,舞蹈演员要通过肢体来抒发感情、并表达出演员的情感。舞蹈演员还要学会通过舞蹈动作与观众进行交流,只能通过表演,将肢体动作和人物面部表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抒发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将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达给观众。由此可见,好的表演能将舞蹈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对观众的情感进行带动,加以渲染,从而实现舞蹈演员与观众情感的共鸣,使得舞蹈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表演意识使得舞蹈更加具有灵动性
表演意识使得舞蹈具有灵性,在舞蹈中加入优美的表演,能使舞蹈活灵活现,让人充满无尽的想象,回味无穷。我们常常形容一个舞蹈表演者演绎的像只精灵一样,这样的赞美会使表演者获得成就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赞美,主要是因为好的舞蹈表演者能够将舞蹈的灵性美体现出来,让人们畅游在无限的想象当中。在我国,很多优秀的舞蹈演员,就是通过表演意识使得舞蹈更加具有灵动性。比如杨丽萍,她在舞台上跳的孔雀舞就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每当回味起来还是活灵活现。杨丽萍在孔雀舞蹈表演中,通过编舞人员丰富的想象力,将舞者修长的手臂那种柔美通过一定的形式,转换成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崇拜、向往与崇高的敬意。当人们看到一双双柔美、修长的手臂交织在一起,优美地舞动的时候,就会想起那神秘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群骄傲而美丽的孔雀,他们在那儿悠闲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在那儿争妍斗丽,这群美丽的孔雀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清新美丽的大自然,享受着自然带给他们的福祉。孔雀们身上的那份怡然自得、超脱凡俗,往往能使舞蹈本身充满灵气,将舞蹈诠释得活灵活现。
(三)表演意识使得舞蹈更加具有意境美
每一个舞蹈的编排都是有着创作背景的,同时每一个舞蹈都体现著一种意境。表演者之所以要将舞蹈的意境体现出来,主要是为了增强观众的想象力。优秀的舞蹈会让观众的思想渗透到整个舞蹈当中,加上自己的想象,然后在观众的大脑中构建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引起人们的想象。比如,在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中,舞蹈演员身穿傣族服装,以优美轻盈的舞步和丰富的脸部表情表演将这部舞蹈所表现的意境展现得一览无余。事实上,好的表演融入到舞蹈当中,就会让观众浮想联翩,在脑海中勾勒出美丽的意境:竹楼外痴情的阿哥,吹着爱慕的葫芦丝,在静谧的夜晚愈加缠绵,彼此倾诉着心中的爱恋。这些良好的表演意识增强观众的想象力,使得舞蹈更加具有意境美。
二、舞蹈教学中培养表演意识的对策
(一)通过强化训练,促进舞蹈表演意识的提高
首先,要通过对舞者实践演出的训练强化,促进舞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舞者的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舞蹈表演经验的积累以及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舞蹈表现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对舞者舞蹈演出的锻炼培养,为舞者创造一定的舞蹈演出机会,让舞者通过舞蹈展现与表演,对表演形式以及舞蹈动作、表情展示等进行积累、总结,从而在舞蹈表演与学习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创新,促进舞者表演意识与能力提升。其次,在舞蹈教学中,要积极组织舞者进行舞蹈节目设计排练,在学校或专业院系进行表演实践等活动。在舞蹈设计与排练中,要注意引导舞者通过舞蹈内容场景的想象,对舞蹈表演中的动作进行更加形象或具体的展现,从而在舞蹈动作设计与排练中加以应用,促进舞蹈表演意识的提高。
(二)通过启发思维,提高舞者对舞蹈作品的感悟理解
在加强舞蹈表演的基础训练上,提高舞者对舞蹈作品的感悟理解,实现表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基础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关键。舞蹈表演中要想通过自然流畅的形体语言进行舞蹈展示,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只有在达到一定数量或质量的训练基础上,才能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从而在欣赏舞蹈节目时,能够更好领悟舞蹈动作以及其中的情感思想,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从而运用到自身的舞蹈表演中。只有通过较好的表演意识和表现能力,才能将舞蹈效果展示出来。以舞蹈《荞麦花开》为例,该舞蹈展现的是一位彝族少女的成长经历,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少女不同成长时期的舞蹈动作与情绪传达都各具特点,只有熟悉了舞蹈表演并且掌握了相应的表演基础,才能够更好展现少女在童年时期的无忧无虑、少女时期的害羞等特点,展现舞者对舞蹈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三)通过舞蹈实践,培养舞者的创新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应该鼓励舞者大胆创新,使舞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即兴舞蹈练习,指导舞者通过想象和对生活的感悟,独立完成舞蹈的编排和表演。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锻炼舞者肢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舞者快速创作和临场反应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舞者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意识。这种练习使舞者生活中的积累在一瞬间爆发,创造出最符合实际生活特色的舞蹈动作,再经过自己反思练习就能创造出新鲜的符合时代脉搏的舞蹈。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空间,如“过桥”,让舞者想象教室中有条湍急的小河,上面有几个木桩搭成的小桥。让舞者真实的表现如何惊险、艰难的过河,并启发舞者如何做好表演过程中出现的跳跃、失衡等形体动作并予以舞蹈化;也可以用各种学过的舞蹈动作加以变形运用,以符合设定的过桥情景。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加强舞者对心理活动的体验和体现,使肢体表情和面部表情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同时使舞者理解表演的心理过程,积累内心意象,开发表演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训练要点
(一)训练中要注意表演情感的培养
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从培养舞者对舞蹈的感觉入手,循序渐进,全面发展,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表演意识和表演素质。舞蹈表演其实是一种心理活动,舞蹈动作不仅是一种传达和再现,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舞蹈表演艺术也是感觉的艺术,这种感觉来自内心的想象,也是内心意象的积累。想象是舞蹈艺术魅力的源泉,舞蹈艺术的形成、升华和完善几乎每一个过程中都打着想象的烙印。事实上,舞蹈之所以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除了优美的旋律与节奏外,还有舞台上舞蹈演员给人留下的优美形象。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舞者在学习舞蹈时,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的舞姿富有节奏感,美感。比如,在舞蹈《小河淌水》中,讲述的是月亮出来以后,在悠悠的深山中,流淌着轻吟的溪水,在清风拂面之时,男女主人公开始互相思念,并开始了欢快的情歌对唱。舞蹈演员除了用服饰来传达给观众这个舞蹈是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同时,也通过舞蹈演员的精湛表演,将柔美的动作和洋溢在脸上的欢快愉悦的表情,来体现出这部舞蹈中男女主人公的甜美爱情,告诉观众这个舞蹈所要表达的意愿,从而将这种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传达给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产生出同样的情感。
表演情感的培养和训练,其实就是一个引导舞者从感知美到理解美再到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这一训练,不仅要使舞者明白什么是美,还要养成并强化表现美的意识及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对舞蹈表演表层技术的 琢磨,还是对其文化底蕴的深层探索,都必须独具匠心。
(二)训练中注意展现舞者的形象美
首先,在练习各种基本的手位、脚位、步伐、身韵时,教师就应当启发舞者认真揣摩每个动作造型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用心体会其意境,并努力地通过表演将其体现出来。只有心中怀着意念,表演的感觉才对路。比如,在学练 “横拧穿胸”动作时,可以启发舞者感觉是身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举目四望,天地无垠,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正跃入眼帘……。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既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舞者感觉美,表现美的意识。
其次,要培养和训练舞者敏锐精准的节奏感,既包括动作本身的节奏感,也包括乐感。一方面,要求舞者身形的动静、起伏、开合、张弛之间的过渡要舒缓流畅,速度快慢、强弱的转换要柔和协调;另一方面,动作的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必须吻合,要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得非常默契,这样,表演起来的感觉才能舒展自然错落有致,才能展现舞者的形象美。
第三,要注意加强对舞者舞蹈表演中的乐感以及节奏感的锻炼培养。良好的乐感与节奏感是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动作的动静、起伏之间,还应注意加强舒缓流畅的过渡变化的教育培养,从而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不同节奏与音乐变化下自然流畅的动作转换,达到动作节奏与音乐、舞蹈表演相统一,从而实现较好的表演效果。在对舞者乐感与节奏感培养锻炼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节奏感比较强烈的舞蹈节目,作为教材样本进行教学展示与训练,从而逐渐提升舞者舞蹈表演中的乐感与节奏感,实现表演意识的培养。
总之,舞蹈是通过表演者动态的形体造型来表现美和塑造美的艺术。对于优秀的舞蹈演员来说,所谓良好的表演素质,不仅指娴熟高超的表演技能,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表演意识。所以,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舞者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还应当进行表演意识培养和训练。舞蹈能够感染很多人,在于它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能够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加上优美的音乐,同时舞蹈表演者自身形象都会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在舞者练习舞蹈的过程中,作为大学舞蹈教师,必须将自身的美展现给舞者,要让舞者深刻体会到舞蹈和自身美相结合的美感,只有教师的美感提升了,舞者就会受到感染,这样舞者在练习舞蹈动作时,就会经常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和美观,也使舞者更加了解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的重要性,明白具有表演意识是一个优秀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春学.舞蹈表演意识的多元化训练[J].音乐生活,2013.(08)
[2]谢恒.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者艺术表演力的综合方法探析[J].魅力中国,2014(6).
[3]徐芬芬.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學习兴趣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6).
[4]徐宇武.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舞者情感表现力的方法[J].大众文艺,2016(19).
[5]赵涛.大学舞蹈教育现状与改革对策[J].艺术评鉴,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