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蓉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材是非常重点的一个部分,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深化学生教材改革,对学生教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影响着教学的进度,应用合适的学生教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教学的综合水平,如何促使学生教材朝向更加合理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学生教材中应用名著阅读进行了重点研究,并详细地分析了名著阅读在学生教材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学生教材工作提供帮助,架起学生教材和名著阅读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名著阅读;学生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学生教材的内容和模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了影响,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规定,通过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名著阅读,可以有效开阔自身的视野,不断提升自身品位,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情操,所以,将学生教材和名著阅读相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能力,有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国一直提倡名著阅读,经过很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名著阅读发挥作用,已经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学生教材中应用名著阅读有很多的优势,在学生教材和名著阅读之间搭建桥梁,使两者都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本文就对其中的实践意义进行研究。
一、将学生教材和名著阅读相结合的优点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困惑,有一些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是名人逸事不够了解,所以对于老师讲授的某些知识并不能真正地掌握,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通过名著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储备知识,培养语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扩宽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丰富的课外知识,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素材,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二)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的班级里,老师讲授知识,学生听讲,之间的沟通并不多,所以老师并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常常把重点放在了展示知识和技能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是一种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不会特别高。
但是采用名著阅读方法的班级,学生通过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掌握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同时老师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地去思考和吸收学生教材中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主体意识也在提高,使得学习的效果很明显。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和学习。如此一来,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三)名著阅读可有效增加学生知识量
在学习学生教材时,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十分重要,名著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进行名著阅读,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名人轶事,了解更多的历史史实。学生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考试过程中,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优势。例如,早在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就已经出现了考查《水浒传》的命题,之后年份的中高考也是经常出现有关名著的考题,如果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名著阅读,那么,在应对这类题目时,就可以更加地得心应手。当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遇到描写的情节或者场景时,可以借鉴名著阅读中的相关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
(四)名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中的社会意识
名著阅读中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状态,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对社会状态有一定的了解。目前有关名著的书籍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选择的內容非常的多,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课外名著进行阅读,不断拓宽自身视野,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阅读名著书籍时也可以了解很多历史史实以及社会现象,学生在接触社会事务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水平。
二、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目前,在编排教材时,有关名著的范围比较狭窄,还没有做到面面俱到,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存在碎片化的情况,无法使名著阅读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名著中,经常出现一些生僻的或者是拗口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望而却步。很多名著因为时代比较久远,外国名著还存在着很大的地理差异和文化差异,所以导致学生在阅读名著时经常产生问题,进而使得名著阅读变得索然无味。现在很多学生的课业都比较繁重,课余时间都在写作业,所以可以用来进行名著阅读的时间不是很充足。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老师们开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但是有一些教师比较在意自身的阅读体会,在传授学生时,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还有一些老师,只关注和考试相关的名著阅读,充满了功利性;再加上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学生和老师之间普遍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名著阅读的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
三、结合学生教材,构建系列专题,进行名著阅读
(一)以“篇”带“本”,搭建“单一人”专题
在架构专题的过程中,要以人物形象为重点,用“篇”来带“本”,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整本书。在教材中,规划出扩展性的阅读内容,将学生教材中单个篇幅或者一短章的内容和整体书本专题进行连接,融会贯通。结合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知识,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名著阅读,帮助学生更加地多元地理解人物形象,同时对文章也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通过单一文章,学生可能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并不到位,但是通过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多元化地理解人物形象,也会有更全面的把握。例如在部编教材中,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本源,通过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济南的环境,也可以感悟老舍的情怀。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老舍的其他文章,可以理解到更加丰富的老舍想要表达的内涵,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意义。
(二)搭建“群像体”专题,用“篇”带“篇”
搭建群像聚集的专题,使得“篇”与“篇”之间产生联动,帮助学生从读几篇文章,到读一本书,就像糖葫芦串一样,将文章串联起来。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学习同一作品中的不同个体,然后将所学串联起来,形成群像,不止了解一个人,而是了解一个时代的人或者是一群人,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进行了解。虽然阅读的是一篇一篇的文章,但是理解的内容会产生“1+1>2”的现象。同时,一篇篇的阅读,可以使旧知识和新知识联动起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材中的《纪念白求恩》,结合白求恩或者那个时代别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兴趣,使得阅读能力大大提高。第一个阶段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先讨论白求恩是什么样的人,然后通过阅读,对内容进行整理,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第二阶段,小组长说明选定的特性,并说明理由和有关的研究意义。第三阶段,各小组听取意见以后,进一步对白求恩这个人物的形象进行完善。
(三)以“本”带“本”,构建“类作品”专题
以“本”带“本”,学生在阅读一本教材的同时,可以另外阅读同作者的其他名著,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通过阅读来走近作者,进而走进作者的文章,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可以阅读鲁迅的其他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写作意图,使得学生真正地走进教材中有关鲁迅的作品中,提高学习的效果。通过阅读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對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解,感受不同作家的高尚情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生教材为中心,搭建可以将教材和名著阅读联系起来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搭建合适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莉.初中学生教材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饶满林.从教材视角看名著阅读考查——以江苏卷学生教材附加题为例[J].学生教材通讯·A刊,2016(4).
[3]邹云来.农村初中学生教材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8).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