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惠 吴翊 许婧
摘要:通过老年医疗监测设备与穿戴产品相结合,实现对老年疾病的实时监测,一些突发病症能够及时发现,得到救治。针对现在的医疗穿戴产品,以老年用户的疾病特征、行为习惯为前提,从体验的角度研究老年用户的需求,对可穿戴医疗设备进行创新性设计。
关键词:老年用户;医疗穿戴设备;用户研究;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2-0110-02
在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健康中国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与此同时政府持续致力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由此可见国家对可穿戴医疗设备支持力度加大。
可穿戴医疗设备经过科学的设计,能够协助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来纠正功能性病理状态,中断病理改变过程。合理的管理慢性疾病,部分疾病能够避免看急诊和住院治疗,进而减少就医次数。根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的统计,目前国内可监测身体状况的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已有148款,企业玩家有103家。但很多具有成熟技术的医疗穿戴设备保留在实验室,无法真正应用于市场服务于老年患者。
此背景下,本课题研究以老年慢性病为监控和管理对象的智能化诊疗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来进行交互方式与用户体验的创新,最后达到老年用户佩戴舒适,可用、易用的操作模式。
1 医疗穿戴产品研究
1.1 医疗穿戴设备概述
在国际上,可穿戴医疗设备尚未准确、完整的定义。一般认为,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可交互性、便携性、可持续性、安全稳定性、可移动性(可穿戴性)”等基本特点。
可穿戴医疗设备(Wearable Devices)是指把传感器、芯片技术、无线通信、智能交互等多媒体技术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测量用户的各项体征。现阶段,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健康指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可穿戴医疗设备分为穿戴式和植入式,由于现阶段技术的限制和有创性等因素,植入性设备大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主要以穿戴式为主。针对医疗保健领域设计的可穿戴设备根据功能可分为监测、医疗、教育三大类。根据具体的功用形式可细分为:监测、诊断、筛查、干预、治疗。
1.2 医疗穿戴设备使用现状
为了研究老年人使用醫疗穿戴设备的情况,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医院随机对100名使用过穿戴设备的老人进行调研,得到有效数据为93份。从可穿戴医疗设备种类来看,目前市面上最广泛的监测类设备,主要集中于血压血糖和心率的监测。通过调研发现只有26. 88%的用户对市面上医疗穿戴设备比较满意,由此可见现有的穿戴设备没有很好的带给老年患者很好的用户体验。
2 用户研究
2.1 用户研究概述
国际通常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验撷取和生活研究统称为“用户研究”(user research)。用户研究以人性的视角审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研究用户的生活方式、使用产品的经历和体验,寻找他们潜在的需求,建立用户需求从而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重定义,再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估。依据艾伦-库伯的观点,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将用户划分为新手一浏览者(Visitor)、中间用户一参与者(par[icipator)和专家一探索者(Explore)。这三种类型的用户对应于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的体验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水平(Visceral level);行为水平(Behavioral level)和反思水平(Reflective level)。
从宏观来看,任一产品都包含这三种层次的用户,这种划分一方面可以反映出用户对产品的掌握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这三个层次的用户比例可以反映出用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该产品的市场价值。三种层次用户对应产品三个维度,浏览者对产品的认知提留在本能水平,受产品的外观触发产生喜爱或讨厌的主观感受;参观者关注产品的使用过程,注重交互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探索者对产品的内涵和实现原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理解与用户自身的情感、意识、认识、理解、经历等因素相互影响。
2.2 老年用户研究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随着体验层次的递进,对产品外观的关注度逐渐减少,而对产品的内涵和交互体验的关注度逐渐增加。现在,针对老人在使用医疗穿戴设备过程中的体验度,如何能使老年患者不排斥智能产品、喜爱智能化操作进而享受其中。
从研究的样本来看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病,能接受并且愿意穿戴医疗设备监测自己病情。老年患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因此研究排除了性别差异因素。从年龄分布来看,使用医疗设备的老年用户主要集中在55岁至60岁这个层次的老年人分布比例较高达到69.3%,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虽然感知觉的器官老化,视觉、听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衰弱,但是并没有很完全丧失,热衷于参加各类娱乐如散步、跳舞,晨练等。在心理方面保持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仍然具备学习的能力。一般老年人所面临的任务操作方法与既往的经验大相径庭的时候,他们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适应;如果与既往经验有某些共同之处,他们则会较快地掌握新方法如果老年人能在良好的条件下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其学习基本的操作,并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进行自我理解、整理,这样一来老人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记忆。人在信息获取、思维能力和操作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导致其对深度交互方式较为陌生,对信息录入形式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因此,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可以简化操作步骤,并对错误操作进行限制。与普通的智能设备相比,可穿戴设备在视觉、听觉、触觉等传统交互的基础上支持更新颖的交互技术,如手势交互、眼动交互,为多维度交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3 给与老人主动权
医疗穿戴设备操作系统应该具备灵活的、可调整的自我表达界面,可以了解老年用户的已有经验和认知习惯,从而调节显示和控制,让使用者可以逐步学习掌握。医疗穿戴设备在初始化阶段可以先做一个听觉和视觉的测试,依据测试结果调节显示界面的字体大小和明暗度。穿戴设备将智能化技术同化到人体的感官中,使得存在生理缺陷的老年用户自然、轻松的使用产品。同一用户的需求呈现动态变化,针对这一特性医疗设备可以让老人自行的的调整学习的进度,在学习过程中给与老人主动权。比如初期引导老人查看自己的身体数据和近期病情是否稳定。随着老人操作熟练度提升,引导老人按照自己疾病的特征调节作息习惯、饮食方式、锻炼方式等。
3.4 提供持续的感知,不引起反感
目前老人使用的医疗穿戴设备多为监测类设备,这类设备采集数据的方式多为不间断采集,这就意味着老人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医疗穿戴设备必须经由一种持续的、不具侵犯性的、有效的方法来采集老年患者的身体数据监测老人的身体健康。现有的医疗穿戴设备或是因为太小被老人忘记佩戴或是因为长期佩戴不适引起老人的厌烦。这样的设计条件略显苛刻,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新型导体和半导体材料,例如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碳基纳米材料等。这些材料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机械特性,其制作成的导电织物具有柔软、轻薄、易拉伸变形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可穿戴医疗设备。
3 适于老年用户的医疗穿戴设备研究
3.1 适当的反馈
反馈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与智能设备的交互和对反馈信号的理解,合理适当的反馈可以使交互过程轻松、愉快,因此人与机器之间的反馈尤为重要。每一件设备都会通过声音或者灯光将自身运行的状态反馈给用户,由于老人与我们有认知的差异,医疗穿戴设备在提供信号信息时,需要避免过量的信号信息会增加老人理解的负担。老年用户没有丰富的接触智能产品的经验.认知习惯与我们不同,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选用多通道并且与日常生活接近的信号。比如,当设备异常提醒的时候可以同时语音播放异常通知和红色快速频闪,这样可以快速引起老人的注意。此外,针对老人的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反馈,如提示信息、出错信息等。
3.2 自然的交互
智能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进行和互相支持,然而,现有的医疗穿戴设备大多是单向的监测老人的身体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一般由老人的子女接收。面对智能设备,老年用户普遍怀有两种心态:一类是不愿意去接触,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觉得不会使用;另一类是不敢去碰,害怕损坏设备。老年
4总结
老人由于身体、心理、性格取向、物理和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无法轻易的融入高科技的时代、应用高科技产品。希望能够通过用户体验设计使这类问题得到改善,进而改变老人对智能产品的态度。体验设计在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赋予了老人更多的情景和情感化的体验,增强了产品与用户的交互性,使得设计更加人性化。体验设计下的医疗穿戴设備不仅会为老年慢性患者提供很多便利,还能在使用智能化产品过程中为老人带来成就感,具有启发性,且能够激发创造性,令人满足愉快,引入入胜,这将成为医疗智能穿戴设备现在及未来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封顺天,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D].电信技术,2016(05)32-34
[2]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中信出版社,2016
[3]门书洋,针对老年群体的交互设计策略研究[M].2007:江南大学
[4]郭旭阳,巩淼森,and束鸿鸣.面向老年惺病人群的移动健康APP设计策略[J].学研探究/交互,2017
[5]王玲,战鹏弘,刘文勇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可穿戴医疗设备[J].科技导报,2017(0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