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雯 何宏伟 彭海林
我们倡导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上离生最近的课。上离生最近的课,就是基于学情。
基于学情。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总是在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杜威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夸美纽斯认为: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是根据先教的知识。
基于学情。第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特点。在本质上,离生最近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特点。例如,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喜欢游戏、故事,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小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理解,认知,思维等方面,有时不够深入、细致、全面等等。
基于学情。第三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里,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有学习成绩后进的学生。学习成绩后进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认知,思维,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都是具体的学情。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教,实施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倡导三近的教学:离学生的学习起点最近。离学生的学习特点最近。离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与个性差异最近。近,就是贴近、靠近、一切从实际出发、融洽、匹配、协调、和谐等等。
离生三近的教学,其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现在的教育几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于是,更招致家长和教师的不满,又增加讲解和作业的量。因为,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只有加大辅导和练习的量,学生熟能生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于是,教学的课时越来越多,作业,考试铺天盖地,各种课外辅导班,校外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而且门庭若市,应接不暇。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的自我建构基础之上的。学生依靠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获得的自我建构的知识,才是内化的知识。教师过多的讲解和训练也许能提高学生一时的熟练程度,但过多的学习量会影响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和抵触。
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博士提出:真实的学习过程,应该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动手触摸,动眼观察,动脑思考,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长时间“悟”,然后有所发现,有所理解而彻底掌握。当前的教学现状是,学习过程单一,学生“悟”的过程太短。原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提出:真正本质的知识,是靠学生自己感悟得到的。否则,他们记住的只的一大堆名词与概念,很快会遗忘。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提出:你不能把知识直接地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诞生的过程。对人类来说,7+8=15当然不是新知识,但对于孩子来说,那可是一种真正的发现。如果剥夺了孩子经历体验探索计算方法的机会,你怎么可能保持孩子对于知识的天然的好奇心,怎么可能让他们养成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在这里,章建跃,史宁中所提出的“悟”,董洪亮提出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诞生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严必友提出的教学理论: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的自我建构基础之上的。学生依靠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认知获得的自我建构的知识,才是内化的知识。
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学,许多教材的编写,许多教学的设计,许多教学的意图,都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是以学生为本。简言之,都是为了离生最近。通俗地说:基于学情。无论的教师启发引导,还是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其宗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简言之,促进学生自我建构。
例1·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0-21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第2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識。
教学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作为学习起点,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对连加的已有认识,并突出相同数的连加,为认识乘法含义设置生长点。并通过以下几点组织离生最近的教学。
1·摆一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圆片,理解“几个几相加”。
2·试一试: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一步一步展开,语态亲切,和学生交流对话,让学生根据摆一摆的情况进一步去尝试列式。
3·说一说:让学生同桌间相互交流,为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机会。
4·比一比: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对加法、乘法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比加法、乘法,体会乘法的简便。
5·练一练:在书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针对性的处理,并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乘法交换律”。
教学效果:测一测:通过数学书后练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检测并且利用《补充习题》进行提高训练。查一查:习题完成后让学生同桌互相检查,并指出对方错误的情况。测试结果:正确率为95%以上。
教育思考:数学课堂教学,上离生最近的课,离学生的生活最近,离学生的认知特点最近,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因为,当教师的教学离生最近时,学生能够充分地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理解,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从教学的理论角度说,离生最近是自我建构知识的重要的条件,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是学生高质量学习的根本原因。
例2·分数概念的教学。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分数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分数大小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采用离生最近的自我建构教学发方法,分数概念的建立,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特别好。
想一想、学一学: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2)把2瓶饮料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个。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半个就是二分之一。
实践证明: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分蛋糕引入关于分数的概念,学生自我建构新知识十分自然,很易理解,并且不会忘记。
例3·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
在教分数大小比较时,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一个蛋糕平均分,参加分的人越多,每人分得的蛋糕越少,所以,分子为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教学的实践证明,由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研究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很容易理解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的道理。而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