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8-05-14 14:27金咏梅
课外语文·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行为规范学生心理语文课堂

金咏梅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启蒙阶段,是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尊重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心理;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氛围决定了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所说的“活”,意思是高效、踊跃。不能太过激烈吵闹,也不能太过安静“孤独”,要把握好“活”的度。有些小学生活泼爱玩、爱说爱闹、好奇心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而有些小学生则沉默寡言,仿佛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课堂与自己无关。这些现象制约着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一方面,活泼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需要不断强调纪律来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方面,“孤独”学生也不关注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他们沉默寡言,既不调皮捣蛋,也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关注不到他们,他们也感觉不到同学的需要,这种种现象使他们更沉默。如此循环往复,学生怎能学好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通过查阅文献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我总结如下几点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的办法。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师生共同制定课堂行为规范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课堂言语交往时间里,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交往所占比例为73.6%;在师生交往时间里,与学生小组交往的时间仅有0.2%;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中,“回答”类交往占93.8%,“提问”类行为占1.7%,“异议”类行为占2.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与全班同学交往和回答问题所占比例很大,如果没有课堂行为规范约束,那么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学生与全班同学交往和回答问题主要是指学生朗读课文、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等,有些学生就会趁此时私下随意讲话、与同学争执、嚷嚷起哄,玩文具或玩具、吃零食、私自离开或调换位置、打架,走神、思想开小差、四处张望、看课外书等情况更是经常出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行为规范,使学生清楚在课堂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某些行为在课堂上是不允许出现的,学生与老师共同制定课堂行为规范,能让学生对规范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更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能且有权利制定规范,很骄傲,这些规范禁止的错误习惯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纠正。

二、“因材施教”——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年龄尚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不可能40分钟一直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抓住孩子的心理,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刚开始上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时,可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当学生觉得枯燥没意思有些小溜号时,可以以声音或者动画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出这节课的中心;遇到用语言叙述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时,教师可采用动画片、小视频或者讲故事等形式,将与需要解释的道理呈现出来……上课的地点也可以随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以领学生在校内观察春天,感受一下东风,观察嫩嫩的小草是怎么“钻”出来的,绿绿的小草是怎么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迷藏的,看看学校里的树,找一找校园里的蜜蜂有没有嗡嗡地闹 着,有没有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三、“人文关怀”——善于表达对学生的关心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自制力比较弱,理解能力也不强,在集体中容易受到同伴言行的影响,不良习惯与思想很容易雷同。教师要与学生定期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这么简单,还需要使学生健康成长,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在课上,老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提问时,如果小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或者可以对学生说:“你是不是在想更好的答案呀?”用这样的方式,避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在课下,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用语言表达出对学生的爱,而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听话、学习、取得好成绩。这种枯燥单一的爱,小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

四、“修身”——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

想要教好学生,教师自身素养必须先提高。像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在课堂上接电话、行为表现随意,课前准备不充分,忽视学生的课堂问题等行为是一定不能出现的。一些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做出夸张动作或扰乱正常教学秩序,这种故意吸引老师注意力的行为,教师不能忽略,要引起重视,及时制止,对屡次提示仍不改正的,也不能放棄对其教育,要改变教育方式,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教师的教学内容枯燥、无趣,满堂灌的情况也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师的职业素养。博学有魅力的教师,是学生崇拜与学习的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使小学生爱上语文课,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五、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这一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仔细探究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需求,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及方法,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大舞台还给学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彩云,申继亮.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7(4).

[2]尹逊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宋丽娜.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7(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行为规范学生心理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用公平正义守护社会伦理秩序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浅析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