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会枝
摘 要:随着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养殖的数量及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畜牧业养殖的好坏就成了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因素。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动物疾病是养殖户最为头疼的问题,本文从畜牧养殖动物的常见疾病类型和主要原因着手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控制疾病的对策,希望给养殖户提供帮助。
关键词:动物疾病;产生原因;预防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8-006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志码:A
1 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
1.1 寄生虫类疾病
寄生虫类疾病是目前畜牧业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动物的体内体外极容易产生寄生虫,蠕虫、螨虫、原虫、节肢动物是目前最常见的寄生虫。
1.2 传染病
传染病属于畜牧养殖业中最复杂也最难控制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病原体在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病原体分为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1.3 普通疾病
内、外科疾病及产科疾病都属于普通性的病症,这类疾病不具有传播的特性。内科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外科疾病主要是动物外伤所致的眼疾、蹄病。三者中最为重要的是产科疾病,容易发生于动物产前产后,若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动物的护理极易增加发病的概率。
1.4 中毒性疾病
饲料的好坏也影响着养殖的成败,饲料好能够使动物健康,若使用添加剂多、发霉病变的饲料则会导致动物腹泻,甚至严重会造成动物的食物中毒。
2 动物疾病的成因
2.1 养殖环境的影响
动物的生长环境与动物的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动物健康与否。当环境中出现不利影响因素的时候就会导致动物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营养失衡,进而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养殖场所的卫生环境、湿度、养殖密度对动物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人为养殖不专业
由于养殖户养殖的知识不够专业和规范,未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进出养殖场所时不进行消毒,无形中把病菌带入,造成养殖动物产生疾病;其次是动物出现疾病征兆时,未掌握药物的毒性和机理,盲目的给动物进行用药,未能对症下药,不仅效果不好,严重的会造成动物药物中毒和死亡。
2.3 动物本身
由于孕母体中带有病毒,幼崽从出生开始就感染上,这种疾病的控制只能是从母体的疾病病原出发,这样才能的从根源上杜绝幼崽出生伴随着这种疾病。
3 畜牧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饲养环境的改善
畜牧业养殖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养殖场所、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养殖场所的设施,动物的很多疾病都是通过空气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场所要选择水源好、通风好的地方,并且要完善养殖场所的取暖、排污设施,动物所排出的粪便要及时的排出,遏制细菌的滋生,保证养殖场所内的清洁,降低动物的发病率。
3.2 饲养人员的培训
饲养人员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他们饲养技能、用药、疫情防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让饲养人员在专业知识的帮助下更有效的饲养。
3.3 制定严苛的检疫制度
(1)对于新引入的种群,要进行严格消毒和疫病检查。对于刚购买的畜禽类要先进行观察隔离,再注射疫苗和驱虫,确保引进的物种健康,最后再放入饲养区混养;(2)重视消毒。对于出入养殖区的人员制定一套标准,只允许饲养的相关人员消毒之后进入该区域,并且进入的车辆也需要消毒;(3)定期的对所养殖的动物进行疫苗注射,增强动物的抗病毒能力;(4)重视疫情治理制度。发生疫情后在一定程度下会造成养殖户的恐慌,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养殖户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对养殖环境和动物不进行消毒处理,造成后续更严重的后果,损失严重[2]。疫情发生之后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快的找出患病的禽类,将其与正常的禽类进行隔离,对患病的禽类进行认真的记录病情,合理的用药,观察其后续的发病情况,若無好转,应及时的销毁;②对畜禽的用药情况和免疫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兽医的指导,及时的停药,避免药物在畜禽体内过量的残留,进而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结束语
通过对畜牧业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分析,探讨防治的对策。作为养殖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养殖能力,专业技巧,面对突发的情况积极的处理,减少损失,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国栋.洛本卓白族乡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274.
[2]黄森,李伟.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乡村科技,2017(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