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教育问题探究分析

2018-05-14 12:19赵硕赵晶晶
山西农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继续教育精准扶贫

赵硕 赵晶晶

摘 要:精准扶贫其关键在于扶贫精准定位,以乡村教育为扶贫对象一方面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乡村人口劳动生产率。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对乡村教育现状进行归纳阐述,并制定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解决乡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村教育;继续教育;资金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2-0024-01 中国图书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由此可见脱贫攻坚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任务。要想实现脱贫攻坚我么必须坚持精准扶貧这一战略,本文将以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为研究切入点。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对精准扶贫人群进行定位,并将乡村教育与精准扶贫这一时代背景相结合。以乡村教育为突破口为精准扶贫这一政策提出相关意见。

1 以精准扶贫与乡村教育关系为视角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1.1 精准扶贫关注领域问题

如何实现精准扶贫首先应该对精准扶贫人群进行定位。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是判断人口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我们通常认为居民收入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着较为富裕,相反居民收入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我们通常认为较为贫困。据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恩格尔系数中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 195元、11 422元。201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33。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比较而言,乡村居民较为贫困。

1.2 乡村教育与精准扶贫关系问题

现阶段,国家对乡村居民进行精准扶贫的方式多为资金资助。这种方式是经济学中再分配的一种常用分配方式。就此方式而言,未能从根本上为乡村居民进行收入再造,未能充分提高其劳动能力,相关资源利用能力、创新能力。从乡村教育的角度观察,尽管乡村教育这一理念出现时间较早,但未能充分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践。目前我国尚未出现较为适宜的乡村教育培训机构。精准扶贫的投资方向有待商榷。

1.3 乡村教育现状阐述

乡村人口受教育率较城市人口而言普遍较低,截止2016年全国56 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 258.7万人,仅5.8%,小学23 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 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纯农业为6.23年。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乡村人口受教育率较低,其现状与居民经济收入及教学资源分配密切相关。居民收入较低,致使乡村人口缺乏受教育机会,且受教育水平受到束缚,进而导致恶性发展。乡村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教学质量较未完善,进而致使乡村教学成绩普遍偏低。

2 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育问题探究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2.1 以乡村教育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

针对乡村居民较城镇居民相对贫困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精准扶贫其重点扶贫领域定位于乡村居民。就目前而言以资金直接资助的方式对乡村居民进行扶贫其成效甚微。纠其原因在于未能从根本上带动乡村人口劳动力及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将精准扶贫的重点领域定位于乡村教育上来。

2.2 以继续教育及职业教育为中心进行乡村教育

较城镇而言乡村同样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土地利用率、矿产开采率、农产品种植率、旅游开发率皆有待提高。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人口素质进行培养。其继续教育及职业教育具有成效快,资本投入较少等优点。因此,我们必须以继续教育及职业教育为中心对乡村人口进行教育。

2.3 建立新型乡村院校

针对乡村教学质量较差,缺乏相关院校,乡村人口资金缺乏这一现状,我建议建立新型乡村院校。由于乡村人口入城学习较为不便,我们不妨以乡镇为区域中心,以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为教学方式,以精准扶贫为资金带动进行乡村教育。一方面可以可充分发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为农村人口提供了较为方面的入学机会,提高乡村人口受教育比例,提高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并且间接有助于城镇化的普及及发展。即开创省,市,县,乡镇四级人口城镇化的新发展形式。有利于区域资金平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梓暄.乡村教育精准扶贫帮扶机制及实施路径研究——基于网络众筹方式的思考.教育观察.2017.9.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继续教育精准扶贫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