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问题学生设计一个明天

2018-05-14 09:05
新班主任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转化小亮解决方案

赵 坡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小亮(化名)是一位七年级男生。开学一个月以来,小亮经常出现迟到、课间打闹、不交英语作业、自习课捣乱等问题。当然,小亮也是有优点的,比如,性格开朗、胸怀宽广、人缘好等。

然而,小亮在决定是否担任合作小组组长时的表现,让我对小亮了解更深入。

根据我班合作小组组长初选条例,全班学生每人投3票,选出他们认为最适合担任合作小组组长的学生。在这次选拔中,小亮的票数位居第8,在初选范围之内。我把进入初选的学生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决定是否担任合作小组组长,一天后给我明确答复。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和父母、同学、朋友沟通,自己做出最后的决定。

一天后,我召开了初选学生的会议。我要求每一名初选学生表态,明确自己是否愿意担任合作小组组长。轮到小亮的时候,他说还没有完全想好,能否再给他一点时间思考。

下午放学前,小亮才找到我,说他愿意担任合作小组组长。通过小亮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让我对他有了3点新认识:一是他的人缘比较好;二是在关键事情上,他是慎重的;三是他的内心还是向往优秀的。

此外,在平时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小亮之所以不交英语作业,是因为小亮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没有能力完成作业,而他又比较懒散,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补课。

基于此,我认为小亮的主要问题有懒散、自控力差、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三方面。明确的追求目标是核心,因为人一旦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就会变得勤奋、自律。鉴于此,帮助小亮找到明确的追求目标,成了我教育转化小亮的首要工作。

那么,我该如何帮助小亮找寻明确追求目标呢?

首先,在长期愿景及短期目标的制订中有意关注小亮的表现。

我班开展了时光宝盒活动——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一个九年级的自己(包括成人、成才、成事三个方面),同时把纸条折叠成小船(从此岸到彼岸之意)、飞机(飞向梦想之意)或爱心(心想事成之意)等有良好寓意的形状,然后将所有学生的纸条共同保存在一个铁盒子里密封起来,在3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打开。

活动开始之前,我找到小亮,问他是否能想象出自己3年后的样子,他说想不出来。我提醒他可以从成为什么样的人、打算强化哪些兴趣爱好、考取什么类型的高中等几方面思考。在活动进行的时候,我提醒他要严肃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件特别神圣的事情。

时光宝盒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梳理个人成长的长期愿景。为了提升长期成长愿景实现的可能性,我班还开展了制订月度学习目标的活动,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月考制度,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小亮没有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张贴在学习目标墙上。我问他为什么不张贴出来,他说他不能确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所以还没有制订出学习目标。于是,我给他提了3个建议:霸气点,比如总成绩进入班级前三;中庸些,比如总成绩进入班级前百分之五十;如果确实制订不出目标,也还是要勤奋学习,看自己真实的起点到底在哪里。

上述两项目标制订活动都是班级集体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有意关注小亮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目标制订活动后,我还及时将对小亮的帮助穿插在班集体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小亮进行个性化教育。

其次,利用合作小组组长角色,帮助小亮拟订组长标准。

合作小组组长不仅要有管理,还要有示范。既然是示范,就要有一定标准。为此,我要求小亮做3个工作:一是对自己进行“全身体检”,检查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必要时做全面整改;二是密切注意其他3位成员的表现,在看得见的地方,不能做得比他们差;三是做人做事要有底线,不能突破底线。

事实上,对于小亮来说,合作小組组长的角色,既是一种自我成长期望,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约束;既是同学、老师、家长对他的期望,也是同学、老师、家长对他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需要持续鼓励小亮担任好这个职务,不能让小亮把这个角色“演”砸了。即便迫不得已要用到合作小组组长自然淘汰制度,也要有另外类似的角色来替代这个角色,不能把小亮推到破罐子破摔的难堪境地。

对于多数问题学生来说,班主任需要给这些学生设计一些合适的角色,给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设置一个达成教育目标的载体。否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转化极有可能变成空对空的形式主义。

最后,根据小亮的实际情况,引导小亮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人都会用心做事。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变的成长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起始阶段。此刻,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更加敏感,开始思索“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比较成熟的思考。如果青少年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性,就有可能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通过实践来看,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青少年确立自我同一性。在生涯规划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基于此,我在与小亮的日常交流中注重和小亮谈“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爱好”“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长”“你觉得自己适合做什么”“你觉得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你觉得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打算怎样去做”等话题,引导小亮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

我为什么按照这种方式来教育转化小亮呢?

我将设计思维用在了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上。所谓设计思维,是一种为提升事物品质而拟订实用且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设计思维以解决方案为导向,以事物品质的持续提升为目标,以开展创意设计与实践为手段,既能积极改变个体的信念系统,又能触发个体的创意。

此外,设计思维不是单纯地从某个问题入手,而是从目标或要达成的成果着眼,通过对当前和未来的关注,探索问题中的各项参数变量及解决方案,使通往目标的路径得到优化,从而理性地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教育转化小亮的过程中,我就是运用了设计思维,具体内容如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采用设计思维教育转化小亮的时候,我并没有纠缠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是根据问题确定了教育目标,然后将重点放在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上,把消极的问题解决变为积极的目标达成,改变了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传统路径。

设计思维需要思考问题及问题的解决,但对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思考是以达成更高层次的目标为基础的,要跳出原有问题解决的模式,进入更高层次的目标实现方案的设计中。

由此可见,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设计思维可以帮助班主任摆脱学生问题本身的束缚,让班主任进入更积极主动的目标实现中,根除了传统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消极被动的弊病。

比如,某学生屡屡迟到,传统做法可能是,了解学生迟到原因,帮助学生找到避免迟到的方法,同时辅以必要的惩戒。而设计思维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对人生有目标,对学习感兴趣,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对交往有渴望等,然后再根据这些更高层次的目标设计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应用设计思维来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呢?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设计思维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首先,明晰学生的现状。在这一步中,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不要因为某些严重问题而看不到学生的优点,也不要因为某些恶劣后果而不客观评价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错综复杂的,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明晰。

其次,拟订教育目标。明晰学生的现状后,我们就知道学生“缺什么”了。学生“缺什么”,就“补什么”,“补”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当然,在“补”之前,必须先“補足良好的师生关系”。

再次,确定核心目标。每一名问题学生背后都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在确定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标后,我们要拨云见日,找到那个深层次的原因,并根据这个原因确定核心教育目标,以便解决根源性问题,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根源性问题不解决,所有工作都是隔靴搔痒。

最后,设计解决方案。确定核心目标后,我们就要从核心目标的达成出发来设计解决方案了。解决方案必须是基于帮助学生成长的愿景而设计,具有“准”“远”“系”三个特点。准,就是准确找到根源性问题;远,就是要尽可能往前看学生的经历,尽可能往后看学生的未来;系,就是解决方案不是单一的,而是持续的系统方案。

设计思维是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在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应用设计思维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时,最好先从典型案例出发,以便充分体会设计思维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方面的精妙之处。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教育转化小亮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小亮归来
送猪肉
浅议高职“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也谈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
给小亮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