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新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很多人恨不得使上十八般武艺,可还是陷入各种琐事中,无法突围。但有一些班主任似乎有四两拨千斤之法,总能在繁杂琐碎的事务中理出头绪,看见蓝天,觅得风景。这样的“功力”从何而来?从阅读中来,从思考中来,从坚持中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记录着班级管理的万能之法,如果想通过阅读某一本书掌握治班秘诀,那绝不可能。要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既需要博览,又需要精读。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精读经典,都需要足够的定力。在浮躁的当下,能静下心来坚持阅读方能谈得上专业成长力,只有拥有专业成长力,班主任才可能拥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力。
对于坚持阅读的人而言,书籍就像食物,阅读就像进餐,无须人提醒,更无须人督促。早起晨诵,享一顿丰盛的精神早餐;睡前夜读,用书香来慰藉疲劳的身心。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如果我们能像宋代陆游“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那样爱书,长期在书海中浸泡,自然心生万法。
一位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爱好各异;几十个学生背后是几十个家庭,每个家庭各有各的幸福或者不幸。如果我们用心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琢磨他们的性格成因,将其在班级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制作成长档案,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把每个孩子都当作课题研究,每周写三五个故事,如此坚持一年,一定大有收获;如果能长期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写,收獲该有多大!2003年,我曾和几个班主任朋友相约写班上的教育故事,并互相分享。我坚持了一年,居然写了将近一百万字!如此坚持十几年,定可让我脱胎换骨。
何谓积累?逐渐聚集的意思。既然是“逐渐”,便需“日积”且“月累”。有心之人,处处都是德育素材:某件新闻事件、某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某首令人怦然心动的歌、某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某段颇有创意的广告、某个商店的招牌……用心观察,勤于动手,将之搜集,并归类整理,等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这些积累的东西会忽然从脑海中跳出来,经过“揉碎”“整合”,为己所用。
有人说“万事开头难”,其实我觉得开头一点都不难。有多少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情时,微信、微博、空间齐上阵,隆重地记录,轰轰烈烈地开始,美其名曰“要有仪式感”。三分钟热度一过,便了无痕迹。坚持不易,但坚持下来的人,一定会看到与众不同的风景。
一位朋友来信说,自己怎样都做不好班主任工作。我好奇她到底是如何做的,便电话与之交流,发现她几乎每一项措施都是轰轰烈烈地开始,然后又无声无息地结束。“怎样做”——暗含着一个又一个日子的重复,暗含着困难挫折袭来之时的坚持。
其实,大道至简,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坚持”二字。尝试许自己一个“365天”(一年)或者“730天”(两年),甚至更多更多的日子……你会发现,最好的自己潜藏在每一个坚持的日子里。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