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酒店业的影响及应对

2018-05-14 08:55刘克军
财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进项酒店业税负

刘克军

2016年5月l 日,我国酒店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对于酒店行业而言,营改增的实施影响尤其深远。本文将着重探讨营改增对酒店业经营、管理、税收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成本管理、采购、经营、收益等多层面分析,提出酒店业实施营改增的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酒店业尽快适应新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酒店业 营改增

税负筹划 应对策略

2016年5月,酒店行业开始了营改增的全面税收改革。在本课题研究中,将逐步从酒店成本构成、采购、经营、收益、规模等因素阐述营改增对酒店业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促使酒店业在营改增背景下能够顺利过渡、平稳发展,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

营改增对酒店业的影响分析

(l)成本构成对税负的影响

酒店经营管理中,主要成本构成有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消耗、一次性餐具采购等,在这些成本中,除劳动力成本外其他成本均可获得增值税发票,从而实现进项税抵扣,这也是实施营改增后酒店成本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动力成本支出则不在进项税抵扣之列。同时,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占比较高,酒店业实施营改增之后,劳动力成本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影响其税负价值的一项重要因素。

(2)采购途径对税负的影响

酒店业在日常经营中需要频繁采购餐饮原材料以及易耗品,不但种类繁多,而且采购频次较高,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不少酒店会选择小规模经营者获取更低价格的农产品以及海鲜水产等原材料,这些小型供货商多数不具备增值税开具资质。酒店业实施营改增后,酒店管理层需要结合自身采购情况对采购途径实施有序调整,实现采购成本和增值税抵扣的相应平衡。

(3)经营阶段对税负的影響

从2009年开始,国家决定在全国进行税制改革,从传统生产型税制向消费型逐渐过渡,企业在缴纳增值税后能够获得一定的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通常来说,酒店在建设、装修、经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安装各类设施,这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实施营改增之后,新建酒店能够在固定资产成本中获得相应的进项税抵扣,这一政策有利于企业减轻成本压力,控制整体成本支出。此外,对于经营当中的酒店,在重装、设备更新换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本支出可以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从而使酒店降低经营成本。

(4)收入构成对税负的影响

从酒店业业务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了客房和餐饮两大部分。相对而言,餐饮部的物料成本支出要大于客房部,实施营改增之后,餐饮部的进项税抵扣类目比客房部要多,这就需要酒店对业务比重进行科学调整,增加餐饮收入,从而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从酒店客户类型一看,一般分为单位客户和私人客户。私人客户往往是酒店消费流通的末端环节,但是单位客户却并非如此,其消费有可能转移到客户下游单位。这些客户的差旅接待、会议成本支出等都能够获得进项抵扣,在实施营改增之后,能够开具增值税票的酒店将更具竞争力。

(5)经营规模对税负的影响

酒店业税收和企业行业不同,营改增之前,国家税务部门规定,无论酒店属于何种身份纳税人,都会统一缴纳5%的营业税,而且酒店经营规模和税率没有直接关系。实施营改增之后,如果酒店规模不够一般纳税人,则可以申请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这就有利于酒店企业减轻纳税负担。对于一般纳税人型酒店,虽然营改增之后税率会有所增加,但是实际纳税额度并不单纯由税率决定,酒店的业务调整、布局变化也会影响其纳税额度。

“营改增”后酒店业的有效应对策略

(l)销售和采购环节的应对策略

酒店在合同洽谈洽谈和签订合作合同时,要注意合同金额中是否包括税金,以此避免酒店遭受额外的经济损失。如果属于兼营业务,则需要在合同签订中注意销售发票是否存在业务合并项,保证每一项业务都能够分开列示。在酒店采购环节管理中,如果属于一般纳税人,那么就需要关注供应商是否具备开具增值税票资质,结合供应商报价、票据类型、税率等进行综合考虑,核算最终税后成本,从而使酒店能够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有利于酒店整体经营成本的下降。

(2)财务管理环节的应对策略

1.在合法范围内延期纳税

营改增相关法规中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纳税人应税行为以获得销售凭据的当天为义务发生开端,针对这一规定,酒店需要对自身采购、销售等业务进行统一规划,尽可能的延迟确认时间,提前获得购物发票,从而控制当期缴税额度,实现延期纳税的目标。以酒店的销售业务为例,酒店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或者外部客户进行沟通后,将月底产生的销售业务确定时间推迟到下个月,票据时间则体现为下个月税收范畴。如果属于月底采购业务,财务人员则需要尽快在本月获取增值税票,以提高当月进项税抵扣额度,减少酒店本月纳税负担。

2.对兼营业务分别核算

营改增相关政策规定,如果纳税人属于兼营业务,则需要采取差异性税率进行税收征缴,通过分别核算税率确定最终缴费额度。如纳税人未进行分类核算,则统一执行“从高”原则。对于酒店行业来说,除餐饮和客房服务外,还有可能提供会场租赁、展馆服务等兼营业务,这些业务一定要分别核算,以此避免税率“从高”为酒店带来的纳税负担。

3.明确涉税职责,强化内部控制

酒店也涉税部门主要有财务、销售、采购等部门,在涉税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实施细化分工管理,将日常合理避税作为各部门常规管理的任务之一。同时,酒店还需要在合同会签、开具增值税票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有序衔接,形成酒店内部完善的涉税管理流程,从而使酒店涉税管理合理规范、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操作性。

(3)运营管理环节的应对策略

1.将相关服务外包

一般来说,酒店的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通常占酒店整体成本支出的30%-40%,而劳动力成本不能获得进项税抵扣。实施营改增之后,酒店可以对内部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划分核心业务和周边业务,将周边业务进行外包,以此降低酒店劳动力成本,进而建设上纳税负担。

2.协助相关供应商配合涉税管理

采购是构成酒店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高档酒店和规模较大的酒店,采购成本占综合成本的35-40%。同时,酒店物料采购较为频繁,供应商繁多而且资质差异很大。实施营改增之后,酒店在供应商合作中要进一步慎重选择,除保证供应质量外,还要尽可能多的与能开具增值税票的供应商建立业务关系,通过增值税抵扣有利于降低企业纳税成本,通过长期稳定的采购合作实现纳税优化,同时也有利于供应商协调配合,辅助酒店做好纳税筹划。

(4)市场开发环节的应对措施

实施营改增之后,酒店根据其经营规模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具备这一能力。这就需要酒店根据自己角色定位重新调整目标市场。

对于具备一般纳税人资质的酒店,要将市场开发重点放在企业客户领域,如一些会展公司、旅行社等。从这些合作客户的消费行为来说,都属于酒店的下游企业,营改增后酒店能够为这些单位提供增值税票,从而使对方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对于双方均有减轻税负的作用。这就需要一般纳税人酒店充分发掘能够提供增值税票的优势,以流通环节为切人点,更多的拓展下游客户,并与之建立和谐稳定的业务关系。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酒店来说,则需要以个人客户开发为主。由于营改增之后,企业客户在小规模纳税人酒店的消费无法获得增值税票,这些企业客户会逐渐放弃此类酒店。但是这些酒店由于具备了小规模纳税人资质,因此税率会由原来的5%下调为3%,这是此类酒店一项明显优势。积极拓展个人客户市场,是因为个人客户多数没有增值税票要求,通过价格和服务的双重优势,有利于酒店争取更多的个人客户。

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酒店行業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挑战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已经成为酒店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酒店管理层需要结合营改增政策特点及时调整自身业务形式,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降低酒店纳税负担,注重市场拓展和业务开发,积极顺应营改增大环境。促进酒店业健康稳定发展。

[l]李真,崔婧,浅谈酒店业“营改增”一一以M酒店为例[J].齐鲁珠坛.2015(06)

[2]陶宇,酒店业实行“营改增”的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6(ll)

[3]肖珩,王振宇,朱盈燕,“营改增”对酒店成本控制策略影响研究[J].商.2016(21)

[4]白星星,吃透营改增尽享政策红利营改增给酒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6(16)

[5]褚惠玲.“营改增”对酒店业收益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

猜你喜欢
进项酒店业税负
论我国酒店餐饮成本控制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国酒店一枝独秀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一般纳税人不动产进项税分期抵扣政策浅析
不同税收政策下企业存货进项税抵扣及分摊问题探讨
安倍内阁又爆新丑闻 前文科相收逾200万违法献金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浅议现代酒店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