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彦
摘 要:北方地区冬季猪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频发,单纯西医诊治疗效差、病程长、死亡率高。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治疗时间,有效地控制了死亡率。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猪呼吸道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4-0053-02
1 病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环境应激和猪的抵抗力下降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不稳定,有时气温骤降,或者猪舍大多采用塑料暖棚保暖,平时不注重猪舍的通风换气,导致猪舍内氨气密度高,加之昼夜温差大,猪只出现应激反应,抗病能力降低,潜在致病因子大量繁殖,或者此时感染细菌、病毒等,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使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食欲减退,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虽然总体死亡率不高,但可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混合感染的病原体较前几年有所变化,病原体以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2型圆环病毒等感染为主,再结合其他细菌的继发或混合感染。二是发病时间有所改变,表现为断奶后各个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即从断奶后2周开始,一直到育肥期都可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2 诊断
猪场发生本病时,应仔细查找原因,根据最近的天气变化、猪舍内通风情况、有无引进猪以及饲养管理突然变化等应激因素着手考虑。笔者在临床上通过了解流行病学特点,询问饲养员,查阅养殖档案,观察猪舍和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诊断。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进行X光拍片,送样实验室确诊,提醒大家要与肺丝虫、猪肺疫鉴别诊断。
3 症状
本病发病较缓,前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眵多,流泪,猪群中有少数轻微咳嗽,如不及时防治则引起群发。群发后,大多数猪只体温在40 ℃~ 41 ℃,呼吸35次/min左右,心率85次/min左右。精神沉郁、蜷腹吊腰、低头呆立,被毛逢乱无光泽,采食量减少,结膜潮红甚至充血,咳嗽气喘,严重的出现腹式呼吸,鼻镜干燥、鼻孔有水样液体流出,不愿走动,喜横卧,病猪大多挤堆伏卧,咳嗽声接连不断,咳嗽时以吻突撑地、弓腰,大多数病猪经过治疗很快恢复健康,如护理不当,或并发支气管肺炎、猪肺疫,可引起死亡。
4 治法治则
4.1 西医,抗菌消炎,止咳平喘;中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4.1.1 西药处方
(1)头孢噻呋钠5 mg/kg,地噻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05 mL/kg,柴胡注射液0.1 mL/kg,混合肌注,每日2次。重症的可加倍剂量分三次,分点肌肉注射。
(2)肺腧穴土霉素磷酸盐(卡那霉素)注射法,每公斤体重1万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溶解,0.2 mL/kg用量,两侧肺腧穴注射。一般一次可止咳,复发者再次注射。
4.1.2 中药处方
以清肺散为基础方加减。笔者以100 kg左右猪用量自拟方如下:
黄连20 g、黄芩30 g、柴胡15 g、花粉20 g、冬花20 g、苏籽15 g、葶苈籽20 g、陈皮20 g、半夏15 g、二花45 g、连翘30 g、生姜15 g、桔梗18 g、浙贝母12 g、板蓝根45 g、甘草10 g。
加减方法:有脱水现象时加生地、白果及山楂;耳鼻俱凉体温低时去黄连、黄芩、冬花,加附子、干姜、砂仁,心动过速加车前子、柏子仁、黄芪、党参、山药、寄生。
5 典型案例
2016年12月27日,静宁县新店乡王某的猪场邀余出诊。主诉:他家的一栏30多头猪全部咳嗽不停,自己打了针,但效果不明显。笔者进入猪舍即有一股明显的刺鼻味,而且使人流泪。猪群咳嗽声不断,有些猪弓背站立,有的扎堆伏卧。经诊断,猪眼角都有眼眵,鼻流清水,有些呼吸困难,体温平均40.5 ℃,心跳85次/min,呼吸36次/min。笔者诊为由于通风不良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采取上方进行中西结合治疗,3 d后29头猪症状减轻,1头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他猪连续用药5 d后痊愈。
6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猪场卫生防疫制度,在冬季来临前做好猪群免疫工作(如口蹄疫、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病等)。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
(2)根據猪的不同发育阶段适当调整猪群密度,均衡营养水平,冬季必须做好暖棚内的通风,缩小昼夜温差。
参考文献:(6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