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洛道情的传承与发展

2018-05-14 11:46张平
新丝路(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道情商洛剧种

张平

商洛道情起源于我国道教化缘时的诵经调,是陕西道情的始祖,自道教唐代以来就广为流传,现广泛流传于商洛各个城镇乡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双百”政策的指引下,商洛剧团多次组织人力,深入山区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几代人数十年来经过艰辛的努力,让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2011年商洛道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人自2000年进入商洛市剧团工作以来,先后在商洛道情《一文钱》、《农家媳妇》、《回娘家》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在2014年移植的大型商洛道情剧《梁祝》中担任主奏(司鼓),并有幸成为我市第五代传承人之一。十数年来,通过对商洛道情的不断深入了解,请教我团老一辈艺术家,查阅我团相关文字记录,对该剧种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在个人思想上的理解,不断加深。

一、丰厚的历史底蕴

商洛位于陕西东南部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带,以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处秦头楚尾, 山明水秀,人杰地灵,风土人情兼北方粗旷,融南方灵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

商洛道情起源于我国唐代道教道士说唱情理之曲调,自唐代以来即开始广为流传,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长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剧种。历史上广泛流行存在于商洛市辖七县(区),即商县(现称商州区),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等县城镇乡村。《陕西戏曲总志》记载,明崇祯年间,白米虫曾到商洛演唱道情,1956年陕西省皮影汇演,大会专家考证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商洛文史资料》)。清同治七年,洛南桑岭人张天泰办的皮影班,人经四代;清光绪八年(1882),丹凤竹林关人徐明启的成顺班,从父辈起传世五代。建国后,这个民间小戏种类,才真正焕发了新的生机,被专业剧团搬上了戏剧舞台。

商洛道情风格独特,表现力丰富,渲染力强烈,它不仅音乐丰富,旋律质朴,语言真切,个性鲜明,而且贴近百姓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千余年来的渊源历史,扎根民间,与广大劳动人民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一种主要娱乐形式,伴随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体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二、精彩的剧目创作

“商洛道情”最初以皮影戏的艺术形式进行演出,新中国成立后,被专业剧团搬上了戏剧舞台,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加工和提炼,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商洛的剧作家创作改编演出大小道情剧数十出,加上商洛花鼓的巨大影响,商洛被诸多专家学者誉为“文化绿洲”、“戏剧之乡”,商洛戏剧被誉为“商洛的一张名片”“一面地域文化的品牌,”商洛道情被誉为“最具潜力的艺术剧种”。50年代初,商洛道情《一文钱》破土而出,随后,《水泼大红袍》、《隔门贤》等搬上舞台,之后又相继移植、上演了《红湖赤卫队》、《梁山伯与祝英台》、《望春花》、《青山谣》、《红石匠》、《夜审》,现代剧《山花姑娘》、《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等剧。到60年代,商洛道情剧目繁多,最著名的商洛道情《一文钱》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拷贝发行至东南亚各国,使商洛道情这一独特艺术剧种不但搬上了银幕,而且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从而也成为商洛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89年,商洛剧团的《农家媳妇》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现代戏调演荣获表演、舞美等五项一等奖,音乐二等奖,《山花姑娘》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播,《望春花》、《青山谣》、《红石匠》、《夜审》等剧目分别参加陕西省各类艺术活动均获佳绩,并受到省市领导和戏剧专家的高度赞扬。一时间,商洛道情声名大震,享誉三秦大地。

三、独特的音乐结构

商洛道情音乐结构独特,商洛道情的风格色彩、类型流派,主要体现在其唱腔音乐方面。商洛道情戏唱腔音乐属板腔体音乐结构。旋律以四、五度大跳的音调与级进式音调灵活组合为旋法特点,加之以商州方言演唱,构成其质朴明朗细腻的艺术风格。唱词以齐言七字句、十字句为多,间有长短句散文句式。

商洛道情的唱板有慢板、紧板(又名撩子代板)、二八板(即“二六板”)、辘子、尖板、滚白、嘛韵(亦称“嘛簧”即后台伴唱帮腔)。分欢音韵、苦音韵、回头韵、花花韵四种)。各唱板又有欢音、苦音之分。唯”滚白“只有苦音。嘛韵是道情剧种独特风格之一。在传统唱腔中多为两句一嘛韵,亦有多句嘛韵的“串句”形式,也有多句不定数定韵的。弦乐曲牌有[鲜花开](又名“游花园”)、[开板]、[八板]、[雪花飘]、[分点子]、[梳妆台]、[双放牛]、[游板](即“游弦”)等;唢呐曲牌:[流水空场](又名“摆场”)、[地留]、[娃娃]、[石榴花]、[大开门]、[毛毛点]、[点将]、[紧慢因缘]、[三眼腔]等;板头有大起板、小安板、尖板(艺人称“安头”)等。

商洛道情的唱腔规律:慢板,过门后静板,开口于强拍;二八板,过门完后开口于后半拍;紧板,过门完紧接着开口;尖板,紧打慢唱,开口较自由。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形式,唱词平易通俗,唱腔清新幽雅。旋律婉转、开朗、节奏自由明快。搬上戏曲舞台后,吸收一些民间音乐素材,对原“静板”唱腔,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提高。嘛簧也作了改革,分别采用男帮男、女帮女、二部或三部合唱形式。唱腔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的历史难题,适度提高音域,采用移调、转调等伴奏法,使其风格更为丰富。

商洛道情的伴奏乐器,文乐有:二股弦、低音板胡、二胡、曲笛、反调板胡;武场有渔鼓、简板、鼓板、大锣、大钹、皮梆子、水水等。领乐为渔鼓、板胡。

四、传承中的不断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诸多新艺术文化娱乐的崛起,加之近年来一些商洛道情的艺人相继辞世,一部分著名商洛道情的作词作曲工作者先后退休,演唱商洛道情的专业团体越来越少,目前仅剩商洛剧团一家,由于后继乏人,加上经济制约,商洛道情这一植根于商洛深山的独特艺术剧种已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多少人在思考,多少双眼睛拭目以待,希望对商洛道情这一独特艺术剧种进行挖掘、整理、传承。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以及宣传文化部门也十分关心这一独特艺术剧种的发展,组织调研、制定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计划,设立商洛道情研究机构,寻访商洛道情民间艺人,成功申请该剧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并发展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5人。现仅从民间整理、挖掘、搜集上来的传统剧目就有46部,商洛市剧团于2014年改编演出的大型商洛道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演后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7年又创作演出了商洛道情戏《回娘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更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商洛道情《一文钱》和商洛花鼓《夫妻观灯》、《许婚》于2017年9月2日至12日,代表商洛市赴乌克兰文化交流演出,让这一剧种再次走出国门,唱响世界。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农村的文化滞后,显然已难以满足农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再一方面,是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使城镇和乡村都有越来越多的老年观众,他们对传统戏曲情有独钟。而编排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剧目,更需要专业得导演、演员、音、服、道、画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我们应深入基层,定时到农村演出,让农村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也能欣赏到,有较高艺术水準的演出,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掘我市地方剧种,打好“商洛道情”这张王牌,在保护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点、风格和个性,使我们商洛地方戏剧事业不断发展向前。

今天“秦岭最美是商洛”美妙的旋律唱响全国,我市经济、文化、旅游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经济强市、文化旅游兴市战略思路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繁荣,如何顺应形势与时俱进?这是摆在我们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随着国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一些民族艺术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随着各项保护计划的实施,商洛道情这一独具纯正秦韵的艺术奇葩,定能香满神洲,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道情商洛剧种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义乌道情:唱出生活好滋味
作品赏析6
义乌道情:道不尽情长
上高道情说唱艺术初探
我的故乡是商洛
我的是故乡商洛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
文化商洛生存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