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8-05-14 17:20陈国思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慕课可行性体育教学

陈国思

摘 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和学习模式,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青睐。通过分析慕课相对于传统网络课程的优点,体育教学的特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和公共体育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特点。得出:慕课对于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学习再提高运动技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公共体育课上的学生不太合适。慕课在体育教学推广时应充分考虑体育课程以及学习者的特点,不可盲目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慕课 高校 体育教学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111-02

目前高等院校中体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目标参差不齐、教学时数不均衡,理论课比例偏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上课场地器材相对匮乏等等一系列问题[1]。对于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的学生来讲,体育作为自身的专业,体育课程学习不但满足公共体育课增加体质健康的需求,更要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满足将来从事体育工作的业务需求。同样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的体育教学过程的问题除上述之外最主要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

慕课,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从2008年国外首次提出,2013年被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几所著名高校引入国内。一时间,慕课作为新兴的“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课程备受关注,纷纷被引入教育界各个学科领域。同样面对现实中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中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试图从慕课这种新型的网络课程模式中探析其在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教学运用的可行性。

1 慕课简介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2]。从其概念中可以得出慕课的主要特点:大规模、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它的基本属性是“网络课程”。对于“网络课程”这个名词我们不陌生,比如,在2003年教育部为使各高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推行的“精品课程”[3],以及翻转课堂一种旨在打破传统的学生课上学习课下作业的模式,创造学生课下学习课上练习巩固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其运行结果就是课堂上集中讨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课下通过自己的设备自行学习[4]。网络课程对于教师备课、家长辅导孩子、学生课后复习、假期补课、缺课补课或是异地学习则会很大作用。但作为网络课程简单的把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照搬到网络上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显然缺乏合适的监管以及评价机制,很难保证学生有没有去学习。

慕课虽是以网络课程为基础,但与上述的网络课程相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知识点、短视频,慕课没有超过15min的,最多10min,保证学习者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随堂考试,满十分过关,针对课程中所讲到的知识点,随堂进行考试,犹如玩游戏闯关,增加课堂学习的兴趣,再者对于高校学生则可以通过慕课每节课的学习成绩最后换算并得到学分等[5]。所以慕课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的有效性与碎片化等特点,配合在线测试、分组讨论和在线沟通等形式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再者大规模成千上万的学生,也包括社会人员,免费公开地同时在线学习等一系列特点使其风靡全球,深受众多教育人士的推崇。

2 慕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

2.1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种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基础的学科。不管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只凭借视听觉乃至感觉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自身的参与、示范、练习,才能整体把握好体育教学的过程。运动技能形成要经过泛化、分化、固化、自动化4个阶段,所以作为学习者在课下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反省(领悟),且这种实践操作、反省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课堂上的知识理论灌输,其效果往往会很差。

高校体育教学大致分为两部分。一种为面向全校除体育院系学生外的公共体育课。对于公体的学生来讲,大学体育是一个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大学体育中养成的锻炼习惯,掌握专项技能是参加工作后坚持科学锻炼的基础[6]。所以,针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简单些,体育教学的内容则多以运动技术课为主少有理论课,换句话说就是参与公共体育课学习的学生只需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课堂学习一到两项运动技术,以此作为自己未来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同时公共体育课虽采用任意选报项目进行按专项授课的教学方式,但学生已有运动技术、运动经历、经验不尽相同,增加体育教学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运动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运动技术的三维立体感,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互动性、真实性要求更高,尤其是教师的动作示范。而简单的靠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则非常困难,特别是通过二维的视频画面难以理解三维的运动技术动作,无法建立运动技术表象,增加学习难度。

出于高校体育院系中学生,未来就业,从事体育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等,所以他们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要求相对较高,继而对于体育教学的另一角色——教师要求也高。目前高校教师招聘,非常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受其影响,体育作为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面对高校的招聘制度既要有一定水平的学历又要有很高的专项技能,学训本身二者存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矛盾,所以兼顾二者的大学名师少之又少。对于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本身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基础,在多数学校面临专项技术教师的缺乏,所以恰恰网络课程适合此类学生的学习。一来体育院系的学生出于未来就业的需求,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二来网络课程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推出,使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课程每个需要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和紧缺的问题。

2.2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网络课程

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公共体育课与体育學专业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在内的高校体育课程一共有722门在线课程。其授课内容多为视频(授课录像、讲座录像)或以文档、幻灯片文件形式呈现的教学大纲、背景知识、教学课件、教案、例题习题以及参考资料等。整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数量多,专业设置齐全;师资队伍职称普遍较高;有丰富的以视频为主,涵盖文本、图片、幻灯片等形式的课程资源;学习平台开放性良好,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响应快捷[7]。

但同样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课程的时间安排,尤其是关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更不适合长时间的教学,更适合小时间段多次观看配合练习进行。其次就是课程存在重复建设、重训练轻理论的现象;即关于同一个项目,所有网络课程都是关于技战术的讲解,出现重复,对于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技战术的情况下,更多的是要了解每一个技术动作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对技战术的学习“从怎么打,到为什么这么打”的一个过渡。再者,高校体育院系的学生对于网络课程有潜再的就业学习需求,但长时间枯燥的网络课程,缺乏必要的评价、考核方式,致使学生对于虚拟化的网络课程兴趣也不大,出现人数偏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将可能制约体育在线课程的发展。

2.3 慕课的优势

慕课课程广泛的应用于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但最近也逐渐尝试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2]。

如果我们仅把慕课当作网络课堂,或者只是一种录像看待,那就大错特错了。而真正的慕课制作需要包括摄影师、教学、IT设计师、专家与讲台专家等在内的专业人士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工作[9]。而慕课之所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这些学科,如中国最大的“慕课网——国内最大的IT技能学习平台”,其不简单是一些名师讲授理论知识,尤其是像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这些学科不但有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三维模型动画辅助,可视化、真实的感性认识配合理论去理解。所以在慕课制作中,后期的专业人士辅助名师讲课的三维动画则是慕课最大的创新,保障学员在学习抽象理论的同时配合三维动画模型,则事半功倍。这点优势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恰恰适合,尤其某个关键技术动作的学习,可通过虚拟三维动画多个角度展示,让学员从整体上把握这项技术动作。

再者,慕课的视频课程人为分割成了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课程里充斥着许多必须回答的小问题,同时后期学员还可以和讲课人之间互动进行问题解答,在整个学习过程犹如环环相扣的游戏闯关过程,只有回答正确才能过关继续听课。通过每次回答问题的积分最终形成学习成绩,不但作为一种考核方式,同样“游戏闯关”式的学习过程增加了学习的乐趣,避免网络在线学习的枯燥无味。

3 结语

慕课被许多专家成为“颠覆教育模式”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大规模、免费、公开性、短视频教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与奖励机制,被国内外众多高校所推崇。但慕课适应所有学科、所有阶段的、所有学习对象吗?实则不然,从上述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与学习的特点以及慕课相对于其他网络课程的新特色。发现慕课对于当下高校中体育院系中具有相应运动技战术基础,且有学习动机和欲望的学生非常适合,通過慕课全方位学习、提高技战术,同时还有助于了解技战术背后的科学规律。再者利用慕课,合理利用稀缺的体育教学(名师)资源,一举两得。但慕课对于公共体育课的学生,由于学生运动技术基础、运动经验的差异,以及学习运动技术初期关于运动技术三维表象的认知,慕课这种网络课程还是有其虚拟化的缺点,则不太适合。此时的体育教学,更应突出教师的现场示范,以及指导学生模仿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所以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学习模式。广泛应用在体育学科中,还是有其先天的弊端,比如对于运动技能初学者就不适用。如果把慕课作为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则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新,李莉.慕课”热”之”冷”思考——也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之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3):72-74.

[2] 慕课.[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629886.htm.

[3]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EB/OL].http://baike.sogou.com/v70132913.htm?fromTitle.

[4] 佚名.微课&翻转课堂[EB/OL].http://www.ict.edu.cn/html/fzketang/.

[5] 佚名.慕课,一场你输不起的革命[EB/OL].http://www.bjzjmy.com/download/study/2014-09-22/76.html.

[6] 李芳,尹龙,沈焯领.挑战与机遇:慕课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科研,2015,36(5):99-103.

[7] 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109-113.

[8] 郭英剑.“慕课”与中国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8(5):30-32.

猜你喜欢
慕课可行性体育教学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