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与基础体育教育的互动研究

2018-05-14 17:20张昌轩石皓月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教育互动

张昌轩 石皓月

摘 要:文章基于提升在校大学生培养质量、补充和优化基层体育教育体系的目的,通过文献法、对比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特征和技能发展需求以及基层体育教育对象的特征和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为:在校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检验、实践技能稳定、心理素质提升需要有实践平台的支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也需要实践平台支持。基于此,提出构建二者互动的平台,并详细阐述了实施二者互动平台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篮球专业 基础教育 体育教育 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085-02

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是指体育类专业限制下主修篮球项目的在读大学生;基础体育教育是指中小学体育教学、体育课程、大课间操、课外训练、各种竞赛等的总合,是指在大学之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严格来讲,基础体育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社会附件功能似乎也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基础体育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内涵建设基本成型和成熟,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拓展空间,必须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这就为在校大学生的进入提供了现实土壤。同时,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在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在各级组织的号召和规定下,还需要完成一系列技能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在提升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服务意识。很明显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基础体育教育领域是非常可行的路径。

在校大学生与基础体育教育的交流和互动是实践的需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理论上讲具有诸多重要价值,但其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文章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二者互动的重要价值;二是二者的各自特征和互动点;三是二者互动的策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1 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与基础体育教育互动的重要价值

1.1 有助于为基础体育教育事业融入新鲜血液,开创新局面

融入新鲜血液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增长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创新局面实现新成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导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各行各业努力创新为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了制度保障。基础体育教育是教育领域的基石與保证,多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指导和从业者的努力奋斗下,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体育的内涵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十九大召开以后的新形势下,随着“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世界大同的概念应运而生。对于社会阶层来说,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结构势在必行。将在校大学生的技能和智慧应用于基础体育教育事业,为基础体育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有助于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挖掘契机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高等教育的实效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还具有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按照这种思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一方面要参照国家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参照地方社会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基础体育教育事业需求是社会需求的重要代表,在校大学生与基础教育产生全面互动,一是为学校管理层相互间的信任和公开提供契机;二是为师资的交流和学习提供契机;三是为校园文化的多元丰富提供契机;四是为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提供契机。最重要的是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为基础教育的学生教育提供思路,从而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挖掘契机。

1.3 有助于为在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实践平台

体育专业在校学生的本质任务从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人才交流渠道的畅通,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篮球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水平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因此,构建在校大学生的技能实践平台是关键因素。

篮球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比较宽广,但其中一条主要路径即是中小学体育教育。并且作为实践学分的考核,其认知实习、假期顶岗、专业实习等都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历。互动平台一方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技能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对于宣传自己、宣传专业、宣传学校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应。

1.4 有助于培养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崇高思想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在校大学生由于校园的开放性、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自身成年人的本质属性,功利思想和利己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展蔓延,但身份的特征又解决了经济利益不是在校大学生应该过多考虑的问题,这就形成一个矛盾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从理论上让学生明事理,利用实践平台让学生感知和感受。

互动平台是完全公益性质,没有报酬,凭借的只是自己学习成长的需求、学校间委派的任务和新鲜事物的吸引。在过程中在校大学生体验自身专业知识为社会基层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收获学生与同行的评价和点评,获得志愿服务的快感与荣誉感。

2 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与基础体育教育对象的互动点

2.1 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分析

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其具有典型的特征,篮球专业限制了其服务的内容,大体来说,在校篮球专业大学生具有服务基层的需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理论体系的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体系的指导性。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大学生日常学习的理论体系是否正确、是否实用也只能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在校大学生需要有一些平台和措施进行社会实践。二是实践技能的不稳定性需要有实际从业经验进行优化。实践技能是每一个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学习的重点,大多数学生的技战术应用能力较强,但教学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训练竞赛能力则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培养,因此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稳定性需要有渠道进行培育。三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有实践机遇进行锻造。人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的环境和人为因素进行适应本身就需要有大量的相关经验,在校大学生的技战术、演讲、教学能力必须在心理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展现,因此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需要有实践平台。综上所述,篮球专业大学生展现出理论体系不成熟、实践技能不稳定、心理素质待提升的显著特征,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有长期稳定持久的实践平台,这就为与基层体育教育的互动提供了主观需求。

2.2 基层体育教育对象的特征和需求分析

基层体育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其典型的年龄段特征、学习能力特征、时代背景特征与以往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学习的兴趣点以及刺激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兴事物的敏感性。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决定其大多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校园接受教育,平日里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甚至是教育的输出方也总是千篇一律的,如果一个新的教师带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基层体育教育需要有新鲜血液进行补充。虽然经过多年的整合与优化,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师资基本达到配齐或接近配齐的状态,但从专业结构来讲还是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客观上来说基层体育教育对外来师资力量仍存在着客观需求。

总体来说,基层体育教育师资力量配备、课程教育方案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基层体育教育需要有外来新鲜血液的注入,这也为二者的互动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和契机。

2.3 互动点分析

互动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是满足双方的需求而不单独是为了某一方而进行交往,通过前文的叙述,大致可以明白搭建互动平台对二者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综合起来看有以下几点:一是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体育文化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但高校体育文化尤其是体育院校的体育文化站位更高、专业性更强、更加系统化从而更有优势;二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互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某一群体即是培养基层体育教师,如果能更早明白基层体育教学到底需要什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日常教学计划的编撰、常规教训内容的设计等都会提供较好的反馈;三是体育人才的交流或互动,人才交流是当今社会引领的大趋势,优秀的人才需要人尽其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果,基层体育师资可以走进高校为在校大学生讲解如何上好体育课,在校大学生可以走进基层中小学为其带来最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总体来看,二者在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人才交流等层面具有互动的需求和价值,但具体执行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 篮球专业在校大学生与基础体育教育互动的策略

3.1 多方协调,构建互动平台政策支持体系

一个体系的构建需要多部门进行协调与商议,高等教育进入中小学本身就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因此需要两校之间、领导层之间进行多方切磋,在达成一致后要形成具体的实施政策作为支持。具体来讲,一是要出台文件以证明互动体系合理合法合规;二是要与单位内部的其余部门进行研讨,为了避免在执行过程中与其他工作形成冲突和相互影响;三是要在制定時充分考虑双方的价值和意义;四是要在制定时充分考虑双方实施对象的身份特征和时间空余,以免造成其他影响。

3.2 具体研讨,实施互动平台激励措施落实

在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当代社会,如何构建一些措施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不管是对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显得尤其重要。在互动的大平台下应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提升互动的实效:首先,在大学生层面应充分考虑将互动平台的参与次数、参与反馈、参与实效作为学生预教的组成部分,并进行学生的认定;其次,应将互动体系纳入学生专业实习范畴,并作为支教的形式存在,进行考核并计入学生实践档案;最后,要将其纳入学生社会实践板块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学分认定,并作为评优评先考核、奖助学金评定的重要参考指标,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另外,对中小学生来说,应让其明白互动平台不仅是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让他们提前知晓大学的内涵和形式,对学习态度的端正和刺激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3.3 定期反馈,严格执行实效考核机制

考核是对双方的促进和坚持,是对大家重视程度和实效性的总体考量。在实际平台中既然考虑了奖励就应该配套地设定惩处机制,这样才有利于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设定期限,在一个具体期限内进行研讨和反馈,对表现优秀的方面进行通报,对表现不够优异或值得改进的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二是要以一个具体周期为限对整体表现较为优异、双方都很认可的学生进行双向表彰,对表现不够积极不能获得认可的学生提出批评,并对其现实表现通报学工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最新.论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33(2):221-225.

[2] 孙长新,林松.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在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本科专修课上的实验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3] 赵益鑫.东北财经大学田径课程教学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体育教育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