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梅
[摘 要] 围绕《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章节,介绍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抓住要点、关键点和本质,进行深层次系统思考以及锻炼学生的图式思考能力。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知识整理;机械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26-01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该门课程的知识点零散,学生在学习时,对课堂上出现的较多概念、名词、术语等,用传统的课堂笔记的方式记录,学生觉得枯燥繁瑣,加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采用了PPT将知识点进行整理、罗列,如何将其转化成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知识点,笔者尝试使用了思维导图的模式。
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
理清思路是学习知识的重要一环,无论是讲话、写文章、思考、汇报工作等,都需要思路清晰,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体现成效。
思维导图是个很不错的图式工具,它的分支及层次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思路的梳理。帮助学生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可以将教材“由厚变薄”。
例如,在教学机械传动部分,我将其按照工作原理分解成摩擦类传动和啮合类传动,然后再进行细分。在摩擦类传动中,有摩擦轮传动、带传动(同步带传动除外);在啮合类传动中,有同步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在分类之后再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进一步细化。
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抓住要点、关键和本质
思维导图是用关键词来做笔记的,为了抓住关键词,我们会不断总结、归纳、思考,最终把关键点提取出来。这是思维导图这个学习工具很棒的一个关键。
在每一章的学习过程中,关键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可以将每一部分的重点单列出来,再进行细化。如在教学齿轮传动中,笔者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类比学习,将这部分知识点分解为齿轮传动的特点、正确啮合的条件和齿轮受力分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以直齿圆柱齿轮的学习为重点,对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蜗轮传动,我们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收效非常明显。
三、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发散思考
思维导图的结构是发散的,所以思维导图可以迫使我们、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思考。别小看思维导图的这个功能,人都是懒惰的,有了一种方法就不想再去思考其他方法,但往往其他方法更加有效果,所以,有个可以引导我们进行发散思考的工具就很有必要了,思维导图正是这样的工具。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在教学齿轮的受力分析时,就可以以直齿圆柱齿轮为基础,分析径向力始终是由啮合点指向轮心,主动轮所受的圆周力与转动方向相反。对于轴向力,斜齿圆柱齿轮和蜗杆蜗轮传动中,主动轮所受的轴向力均可以应用左手或右手法则,而直齿圆锥齿轮的轴向力始终是由小端指向大端。通过这样的类比分析,学生更加容易把握。
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深层次系统思考
思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面对复杂事情的时候,因为思考和记忆是一起的,你要一边思考一边记忆,所以很多人为了提高思考效率,往往把思考下来的重点标在纸上,这样就能帮助你思考下去了。思维导图是个非常好的图式笔记,所以,边思考边用导图记下来,可以大大提高思考效率。
如四杆机构中,类型的判别是较为基本的知识点,在记忆时,可以画出基本的图形,然后通过改变机架的位置进行说明;再比如,在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中,也是应用图式讲解,效果明显。
五、思维导图可以锻炼我们进行图式思考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张图,同时思维导图也鼓励我们尽量用图像、图标、图形、符号等做笔记。使用这些图可以启动右脑,锻炼我们的图像思维能力。
如在链传动中,我们尝试让学生画出链传动的简图,指出其组成: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解链条的结构,再采用示意图的方法进行画图、分解,通过图式记忆,效果更加显著。
思维导图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广泛使用,相信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一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京华.机械基础[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
[2]卜煜婷.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