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层次的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调研,提出以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探讨建立学科竞赛机制,发挥学科竞赛对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培养
一、多层次的学科竞赛体制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作用
多层次的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参加科技竞赛前期,首先要深入地分析科技竞赛的比赛规则、得分要点、比赛对手以及比赛内容等,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与优势的竞赛方案。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要时刻关注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不断推测和判断对手的比赛综合情况,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和方法,以便能使自己的比赛更顺利,能获得相应的名次。同时,在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做法和思路或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局,这就要求学生对竞赛常规做法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创新。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能带给学生的。
二、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调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国家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促进就业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当前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原动力,更好地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方向,近期笔者走访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和部分在宁高校毕业生,就创新创业情况开展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以在宁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宁已创业或者筹备创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内的往届毕业生为对象。调查中,从性别看,男女比例相当,男性占52%,女性占48%。从学历看,七成创业者是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占比67%;专科占比30%。从创业行业领域看,目前比较热门的电子商务(包括微商等社交电商)占比较高,占28%;其次是开店或者连锁加盟领域(餐饮业、家政、校园小超市、数码速印店等),工业建筑业和智力服务领域(包括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分别占比25%、15%和13%;此外,高科技领域(包括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和自媒体领域也正在慢慢崛起,分别占比7%和4%。从创业初始资金投入的规模看,创业资金少于10万元的“小微”创业者占85%,其中2万―5万元、5万―10万元和2万元以下的分别占比40%、25%和20%;10万元以上的仅占15%。调查中,54%的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竞赛类创业教育和指导,而且受益颇多。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技能的培训、辅导(61.1%)、经济管理类等相关课程(37.0%)、创业比赛(33.3%)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16.7%)。这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接受创业教育和指导对当前的创业有帮助,不过由于高校培训指导和后期创业领域的不同,认为“非常有帮助”的占53.3%,其余47.7%均表示 “有一定的帮助”。在被问及“希望得到哪些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时,受访大学生们期盼加强“四指点”,即营销管理(63%)、财政税收(56%)、法律政策(45%)和沟通交流(27%),也希望学科竞赛教育指导成为指引创业新方向,撬起创业新路径的支点。
三、政策和建议
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更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经济提供增长动力。
(一)个人层面
创新创业不能只靠激情、兴趣、冒险精神,更需要成熟的心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素质。大学生应客观认识自身所欠缺的要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客观理性地做出决策,不仓促创业。一旦决定创业,大学生要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并订立努力的目标方向。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和沃土。当前各高校已逐步开展创业相关的课程、活动和项目引导,但往往还是蜻蜓点水,应从课程设置、相关辅助条件和资金上着手,促进大学生创业。科技竞赛为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正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社会层面
全社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媒体应积极宣传正面舆论导向,同时借助政府或者公益平台,邀请专家进行经验指导与培训。企业和行业团体积极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研究如何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扶持等。讓大学生通过科技竞赛对对以上各类平台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创新创业也建立起深入的认知。
(四)政府层面
政府在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度和细化程度上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政府可以建立从启动金的资助到经营税费的优惠等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帮助大学生创业启动,培养创业者,完善创业政策,强化创业激励,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树立大学生的“感恩、助人、诚信”品格。
四、总结
学科竞赛能促使大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激发其对创新创业的兴趣,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活动的参与,使大学生们初步领会科学做事的方法论,提高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伟,张伟,孙国梓.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1):64~65
[2]聂群华.职业技能竞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促进研究.科技信息.2013(03):6,19
作者简介:熊东旭(1980.11—),男,汉族,江西兴国人,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