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志
【摘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能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从课内、课外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水平入手,简述找准学生学习起点的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习起点;课前调查;课内调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线的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的新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尝试,除了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外,还必须分析学生,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经验或已有知识的再现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往往是学生构筑新知识的平台,忽略或者省略这一环节,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便很难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水平上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乘着“翅膀”轻松学习新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寻找学生学习的起点。
一、课前调查,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很多教师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 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学生真实水平也无法准确估计。因此,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可以通过课前调查这种有效的途径来进行。课前调查分为口头调查(师生谈话)和书面调查。
(1)口头调查是指通过师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课前,通过与学生谈话:①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②你们能从生活中提供一些有关小数的材料吗?③能说说你提供材料中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了解到学生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小数,也能提供一些有关小数的材料,少数学生也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但不知道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这样,就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起点,适度调整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与程序,使学生处于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书面调查法一般由教师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单,在课前让全班学生进行填写,由教师进行收集与整理,根据所得到的信息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再制定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利息的计算》,设计以下问题进行调查:①你们到银行存过钱吗?②你们知道储蓄的哪些知识呢?③利息是指什么呢?通过调查,了解到少数学生知道储蓄有定期和活期,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而活期储蓄可以自由地拿。通过书面调查,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二、课内调查,适度调整教学程序
课前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的设计合理、有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每节课前都做调查,显然不切实际。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那份精力,现实条件也不允许。那如何才能做到既省时,又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呢?只有在课堂上进行随时随地的了解,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课内调查可以通过复习尝试或课内谈话这两种途径来进行。
(1)复习尝试就是指在学习新课前设计与新知相关的尝试练习,通过学生尝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例如教学《小数的乘法》时,我设计以下的问题复习尝试:“水果店里的哈密瓜每千克要12元,西瓜每千克0.8元,李明各买了16千克。买哈密瓜和西瓜各用了多少元?”
通过刚才复习题尝试,了解到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小数的乘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调整了教学程序,例2内容的教学由原来教师讲解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动手做,动口说。
(2)课内谈话是指教师通过问题的提问,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如教学《小时、分的认识》时,通过课内谈话,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师:同学们,你们家里谁最辛苦?他(她)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睡觉?你们家人这么辛苦,在学校更要好好学习了。那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家人的作息时间的?
通过课内谈话了解到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小时与分”这两个时间单位,少数学生还能看懂时钟或手表所表示的时间,但是还不清楚小时、分的时间观念及小时、分的进率关系是怎样。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起点,我调整教学程序,这样的教学程序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突破了重难点。
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除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等途径来了解,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正确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从而进行更好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需,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燕.把握學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效率[Z].2006.
[4]何文杰.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