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再探究,“思考”再思考

2017-01-10 17:41张萍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起点自主建构自主探究

张萍

[摘 要] 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教科书为参照,以教学对象(学生)为依据的原则,并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根据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进行改进或“创造性”的再建构,可以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为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平台.

[关键词] 学习起点;数学现实;自主探究;自主建构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正文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和“思考”栏目,“探究”和“思考”栏目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推理、反思、交流等活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由于教科书是针对全国学生开发的,并不针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更不能兼顾地域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教教材,而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对“学材”进行适当再建构),使貌似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以激活、放大,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可能.

立足学习起点,改进“学材”

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柴西琴). 但在实际教学中,其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或高于或低于学生的学习起点.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对教科书中的“探究”和“思考”稍加改进,不仅可以使学生拾级而上,而且有利于学生真正地“探究”性学习.

案例1 “相交线(一)”(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以下简称“×年级上或下册”)

教科书通过“探究”,要求学生任意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并观察四个角的位置.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说出四个角的两两位置关系. 为了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推理能力,可将“探究”改进如下:

1. 自主回顾

如图1,已知直线AB. 请读句画图:(1)在直线AB上任意取一点O;(2)画射线OC,写出图中的角;(3)画射线OC的反向延长线OD,写出图中所有的角. 追问: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你画出来的整个图形?(图2)

2. 建构概念

观察:两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如图2),即∠1,∠2,∠3,∠4.

思考:(1)此四个角有何共同特征?(2)每两个角的边有什么特征?如∠1和∠2、∠1和∠3. (在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猜想、表达的基础上,得到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以及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通过读句画图和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图形,巩固已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三种语言互译能力;同时引出课题,突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为学生自主建构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作好铺垫. 邻补角和对顶角作为描述性概念,属于解释性理解水平. 为此,在概念教学中,当以“形”取“意”,即从知识的本质(两直线相交)出发,找到两种角的顶点和边的位置关系,从而突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本质特征,为以后研究“三线八角”提供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2 “二次根式(一)”(八年级下册)

探究二次根式时,教科书设置了一些特殊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为了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研究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在学习参与中,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可将课堂“探究”改进如下.

1. 性质1的探究

思考:当a≥0时,是什么数?是正数、0,还是负数?为什么?

2. 性质2的探究

思考:(1)()2,()2,()2,()2,

2的值分别是多少?(2)你是如何得到()2=2的?(3)根据这些特殊的例子,你能得到怎样的一般结论?(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来分析、说明该性质)

3. 性质3的探究

猜想等于多少. (除个别学生说“=a”外,大多数学生都说“=a”)

追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验证归纳性质=a=a (a≥0),

-a (a<0). 在学生归纳性质后,引导学生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自主分析说明该性质)

4. 性质2、性质3的辨析

思考:与()2有何异同点?(引导学生从表示的意义、字母的取值范围、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生成的. 以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多重交往互动中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这样便加大了学生的探索空间,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样的探究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 在“性质3”的教学中,没有仿照“性质1和性质2”的教学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等于多少”,当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举例,分析说明并验证、归纳性质3,整个过程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3 “平方根(1)”(七年级下册)

教科书利用实际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能记住一些自然数的平方,但是还存在几个层次的学生:(1)能记住1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2)能记住20以内各自然数的平方;(3)能由一个数的平方求出这个数. 另外,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经验不足.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为了让学生①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术平方根的价值;②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③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运算的联系,会求算术平方根,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即注重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可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改进如下:

1. 旧知呈现,问题诱思

(1)抢答:122=______;1.52=______;(-6)2=______;0.052=______;( )2=81.

(2)由正方形的面积S求边长a(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S\&4\&9\&16\&25\&29\&正方形的边长a\&\&\&\&\&\&]

(引导学生揭示本题的实质: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与求一个数的平方的过程正好相反)

2. 任务驱动,互动探究

(1)面积为29的正方形的边长是什么数?是整数吗?是分数吗?有没有哪个整数的平方是29?有没有哪个分数的平方是29?

(2)虽然我们还不知道面积为29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但是该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正数,而且它的平方是29,那么我们把这个正数叫作29的算术平方根.

又如:因为52=25,所以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作算术平方根吗?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吗?如何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引导学生总结并完善定义、符号表示及其读法)

对于“算术平方根”的学习,因知道不同学生对“一些自然数的平方”的理解层次和“绝大多数学生的逆向思维经验不足”,就决定了我们在“旧知呈现,问题诱思”中,安排了一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正过来用”“反过来用”有所回忆,这些努力都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充分热身”而服务. 通过“面积为29的正方形的边长是什么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通过让学生说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和“举例说明什么是算术平方根”等引导学生巩固、深化概念. 这些都是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由浅入深、逐渐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一种尝试.

关注已有知识经验,重构“学材”

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都是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但是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若按照实施,势必造成“教”落后于“学”. 根据“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教科书为参照,以教学对象(学生)为依据”的原则,并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根据学习任务,为了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教科书的“探究”和“思考”栏目进行“创造性”再建构,可以为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提供平台.

案例4 “二次根式(一)”(八年级下册)

教科书通过“思考”栏目中的具体例子(列式并找共同点)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让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 但是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二次根式实质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为此将此“思考”栏目重构为“在复习回顾中,引导学生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自主建构二次根式的概念”,具体如下.

1. 自主回顾

(1)4,16,(-4)2,0,-64,2,a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分别是多少?(2)哪些数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负数为什么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 建构概念

(1),,,等都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些带根号的算术平方根,我们就把它叫作二次根式. (2)根据这些式子的特征,如何定义二次根式?(如何用字母表示?)

归纳: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在学生描述二次根式定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二次根式应具有两个条件,即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是正数或0)

根据两个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二次根式实质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二次根式就是带根号的算术平方根),由学生已有知识“算术平方根”拓展新知识“二次根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自主建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架构知识体系.

案例5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九年级下册)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而且每次学习函数,都是通过观察具体实例中的函数式子的共同点来归纳函数概念. 考虑到对于学习函数已有一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生而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智慧的提升,为此,将此“思考”栏目重构为“在回顾复习中,自主建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具体如下.

问题:汽车在由A地匀速开往B地的过程中(两地相距400 km).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常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

(2)v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追问: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3)可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示v和t之间的关系?

(4)v是t的什么函数?为什么?

(5)根据前面学习正比例函数的经验,谈谈怎样学习反比例函数,可以从学习内容、过程、方法等多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如何定义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是怎样的?

借助具体的情境回顾变量、函数等概念很有必要,一方面为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能够较顺利地接受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深化对函数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在“正比例函数”的学习中,学生对函数的研究内容、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学生已经有了知识、方法和经验的基础,对“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变量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有所感知,对“用一般式对反比例函数进行定义”有所体验,在此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自觉地正向迁移,进行反比例函数定义的教学是完全有条件的.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类比、迁移,能比较自然地呈现反比例函数. 这种在学生原有基础之上提炼、归纳得到的知识是牢固深刻的,也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自主建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案例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八年级下册)

教科书“探究”栏目中,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想、度量和证明等过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注学生实践和体验. 但是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数学现实”,为此将此“探究”栏目重构如下.

问题:(1)图3分别是什么图形?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哪些内容?

(2)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如何学习平行四边形?可以从知识、方法、过程等角度来说明.

(3)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四边形的一切性质,那么,它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如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呢?(引导学生:①类比四边形的研究方法,通过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②抓住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条件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

(4)分别作一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般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如图4),它们的形状、大小有没有特殊的关系?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呢?由此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特殊性质呢?

(5)按照要求在小组内交流:①你得到的结论有哪些?②说明你是怎么思考的?③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些结论?④证明关键是什么?根据什么?

(6)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这些性质?

(7)如果连接两条对角线呢?

通过对比“一般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为知识、方法的迁移打下伏笔. 通过问题“你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哪些内容”,便于从学生“数学现实”出发,即,使得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同时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好准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有关结论). 通过类比和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自然而然呈现出来. 通过类比,使得学生的研究有内容、有方向,更有方法,迁移能力、数学思考得到发展. 通过对比,不仅能让学生从“一般”中得到“特殊”,而且使得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表达与聆听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等获取数学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式方法的过程中,生动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的探索与创造活力,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力. 通过问题“你得到的结论有哪些?说明你是怎么思考的”,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不规范推理到规范推理,从合情推理到逻辑推理);同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证明同一个结论,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在对教科书“探究”和“思考”栏目进行改进和创新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情况,在对“学材”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整、强化或弱化处理等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和思维方法,力求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深奥的知识、抽象的思维方法、复杂的解题思路浅显化、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从而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完善良好的精神品格,同时以此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数学教育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理论提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起点自主建构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新知与旧知衔接常用策略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践行小学数学情境图教学之思考
“四型五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