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契机

2018-05-14 09:06于丽娜杨秋田
丝路视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契机创新创业挑战

于丽娜 杨秋田

【摘要】自党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培养计划以来,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改革。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浅谈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创新创业;互联网+;契机;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优势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创新”“创业”概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便成为创新创业的焦点群体。近几年,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经济活动更为丰富,职业也更为多元化。

(一)政策支持

为落实党的指导方针,政府推动了各項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创造适宜的网络环境与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开展创业。

(二)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各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深化教育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也在积极的转变教育理念,扭转教育方向,更改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朝着“互联网+”方向前进,旨在培养出能够顺应时代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三)项目支撑

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设定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参加训练项目和比赛,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契机

“互联网+”时代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很多时代的弄潮儿积极转变方向,抓住这个机遇成为人生的赢家。大学生们也应该认清时代潮流,抓住机遇,找寻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宜的创新创业之路。

(一)互联网+:各行业新机遇

在新时期下,“互联网+”已经被社会各界所接受,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下的人机互联、人机交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四周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就在我们身边,这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社会文明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这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互联网+:线上平台

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使各种线上交易、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这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线上教育平台、线上餐饮平台、线上医疗等服务平台都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教育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微视频、慧课堂、慕课、线上学习软件等都是不错的学习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线上餐饮更是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等外卖APP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互联网+”餐饮为主轴的线上订餐服务成为餐饮界的新兴之秀,在餐饮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样冲击着传统的餐饮市场。大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点基于自己所在的高校,运用互联网在餐饮行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我国近年来的医疗水平不断增长,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家庭护理行业,传统消费模式下消费者找中意的护工难,护理专业大学生找工作也难,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针对这两个难题,建立线上服务系统,两者都可注册登录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信息共享,护工和雇佣者都具有选择权,实现护工与雇佣者的互选,整个过程完全采用线上服务。该系统有利于增加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又服务于人民大众,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挑战

“互联网+”迅猛发展,社会行业趋于多样化,刚毕业的大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读书,没有什么社会经验,面对创业项目所涉及的发展前景、创业资金、项目风险等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评估,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创业项目难寻,在众多的行业面前无从选择。再加上科技的更新换代之快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像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能在学校里学的还是时下最前卫的软件,四年以后走出校园就更新换代了,这对大学生创业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应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生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积极迎接挑战,搭上这辆快车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杜忠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7(01):109~113.

[2]唐永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培训,2017:216.

作者简介:于丽娜(198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物联网;杨秋田(1996—),男,山东协和学院物联网工程15级学生。

猜你喜欢
契机创新创业挑战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尝试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叽咕乐挑战
盘面拉升暴发点与契机
失恋的好处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春天的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