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2018-05-14 09:06严安婕
丝路视野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求不断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各级各类博物馆也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从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积极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渠道,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以此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推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博物馆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是博物馆赢得公众认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共事业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展示空间从馆舍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地上到地下,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置于博物馆的广义范畴,博物馆的专业功能和社会职能必然不断完善和提升、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日益成为构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成为保护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

一、博物馆应是城市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

(一)博物馆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

博物馆可以提供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尽可能久的保存下来。苏东海先生认为:“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存在的最后归宿,也是最好归宿。”收藏和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只有博物馆最广泛、最全面地保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尽力把它永久的传递给后人。有了这些被保存的文化遗产为前提,博物馆就可以围绕馆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二)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

一座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人们了解一座城市,也总是从现存遗迹、遗物承载的文化,探索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博物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种文化传承和汇集的媒介。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需要博物馆作为载体去展示城市风采。

二、上海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中有了明显提升(一)上海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在质的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从2008年国家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之后,全国陆续有一千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上海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博物馆的观众群也扩大了,如:原本想接受教育的人不用在花费高额票才能参观;吸引了很多不了解博物馆的人去感受博物馆的一些文化和知识;同时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促进旅游发展。许多参观者来到上海博物馆也感叹和几年前相比,现在的场馆建设、安保措施都完善了很多,博物馆高科技的运用也很多,这样就更容易更好地吸收博物馆的这些知识和文化。

(二)改革后,博物馆在全民享受免费的时代中有了更好的效果

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时,虽然看似这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免费开放的顺利实施与展开,而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有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随地吐痰、大声接打电话、使用闪光灯、儿童喧哗嬉戏等不文明现象。由于洗手间过于拥挤,甚至出現了个别人在隐蔽处小便的极不文明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在展览的基础上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免费本身导致的,而是因为免费政策后,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没有及时跟进造成的。如:一些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在馆里吸烟,工作人员视而不见。博物馆的一些引导设施没有完善,观众多又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使藏品受损博物馆被迫关闭。这一系列都出现了“质”的问题,所以更不用说要提高全民的素质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博物馆中会有所提升。而免费开放暴露出的这些弊端,也是必然现象。改革后的博物馆在长期全面免费开放方面做了进一步调整,比如,在节假日等人流高峰期合理分流人数,同时公益性博物馆也采用“免费不免票”的规定,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设施,加强了文明常识和参观守则的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国家财政部门也设立了专项补助经费,补贴各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因免费所减少的门票收入等,同时各个博物馆还会增加保洁、保卫以及讲解员,尽量让所有参观者感受到和不免费前同样的优质服务,这些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三、上海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体现,已从保护文物藏品到保护文化遗产,再到服务社会,进而向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神圣责任回归。社会变革的深化、博物馆功能的延伸、博物馆核心价值的提升等,也强烈推动着博物馆工作者思维意识的变化。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变化,才能树立正确的办馆理念,指导博物馆各项工作创新地开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和职能才能得到真实全面的发挥和体现。

(二)基础建设方面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方略,对中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政策指引。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均出台了相关发展规划,其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博物馆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博物馆相对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应积极探索城市博物馆群建设之路,整合各种博物馆资源,促进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城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管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秦新华.论博物馆与城市文明[J].华章,2008(02).

作者简介:严安婕(1989—),女,江苏无锡人,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