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2018-05-14 09:06贺晓莎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诗词自主学习小学生

贺晓莎

【摘要】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琅琅上口,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背诵。中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还能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让古诗词散發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使我国古典文化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美,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一、创设良好的古诗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就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诵读时间内容具体化:教师可以推荐课程标准后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让学生利用统一的时间,如每天的晨读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在诵读中教师要注意点燃学生养成诵读古诗习惯的欲望,将每天的坚持转变为良好的诵读习惯。

(1)诵读评价个性化。可以是精神上的口头表扬,或是打一个很高的分数。也可以是物质上的鼓励,如奖励五角星、小红旗、小卡片、本子或奖状。读得愈好学生就会愈喜欢读,用及时的鼓励和赞扬来维持学生必要的成就感。(2)教室氛围的古诗化。在教室中可以悬挂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划出一个小角落作为“古诗角”,定期更换一首古诗;语文课前提倡读背古诗;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诵读活动;甚至在平时的对话与交谈中也鼓励学生可以用上古诗。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感受和体味诗歌的巨大魅力和灿烂多姿。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诵读习惯

古诗的诵读要读出字正腔圆。因此,在学生自读古诗时要求能读得文通字顺。就像朱熹先生所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去范读,要读得字正腔圆,要掌握好诗的节奏韵调,能配乐诵读更好。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在听中去感悟诗的意蕴,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

古诗的诵读要得抑扬顿挫。诵出古诗的情意韵味。首先,是重音的处理上。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重音落在“密密缝”“迟迟归”上。因为读到这六字,仿佛听到了母亲声声的叮咛,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其次,是语调的升降、快慢的变化上。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变化,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最后,是节奏的划分上。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划分节奏的多,古文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此外,还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

三、走进古诗,让学生入情入境

古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并且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音画措施,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凉州词》时,可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配以相应的画面,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相应意境的古诗。开展古诗词吟诵,让学生会读、会背很多古诗文,读出诗的情境、诗的味道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更有效的接受诗词的熏陶。因此,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阵地,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将学生推荐的诗词荟萃于黑板一角,每日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激发情趣是目的

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趣。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主要应达到这两上目的。所以,我们在教《锄禾》一诗时,就通过讲述毛泽东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讲《示儿》和《闻关东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时,则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五、训练朗读是重点

小学生学古诗,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讲得太深。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朗读指导上。因而在教古诗时要注意做到“五读”:一是范读,教师有表情地先读一遍,引发兴趣;二是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体会节奏;三是讲读,教师逐句讲明诗句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并让学生做出标记;四是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领会程度,纠正不正确读法;五是离开课本读,即背诵。

六、培养能力是归宿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在古诗的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在教古诗课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朗读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三是诗的欣赏能力。因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把握好以上六个环节,小学古诗教学就能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华雄.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与情景教学[J].新课程(下),2011(6).

[2]吴裔春.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J].语文学刊,2010(20).

猜你喜欢
古诗词自主学习小学生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猜诗词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