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生作为特定的群体,其价值观已经呈现出虚无主义的表现。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无论对于高职生自身的成长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起着消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现象,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改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失。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然而,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的今天,作为天之骄子的高职生却普遍存在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象。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不仅对于高职生自身的成长起着消极的作用,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时代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的表现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在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当前,价值观往往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层化的特点。虚无主义价值观指的是对于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如何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上的迷茫或偏失。
(一)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虚无主义表现
对于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而活着等人生价值目标问题,高职生普遍存在着迷茫或者偏失现象。部分高职生干脆就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很少有高职生会谈及人生的价值目标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梦的实现。更多的高职生会谈及就业难的现象,明明知道就业难、职场竞争激烈,但是他们对于自己人生缺乏提前规划,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动力,人生没有追求,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更别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价值目标,也没有了“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人生豪情了。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虚无主义导致高职生就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轮船,随波逐流或颠簸不前。
(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上的虚无主义表现
对于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是奉献?还是索取?高职生普遍存在不太清晰的辨别能力或者自相矛盾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二元论”,即在精神层面来说,认为人是应该有所追求的,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该“天下为公”,应该树立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然而,此类情况一般发生在课堂讨论时或者作文中;而离开了课堂或者考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又转而注重物质利益贪图物质享受。这样精神世界的理想主义和現实社会的实用主义真实地反映了高职生在价值评价标准上自相矛盾的“二元悖论”。精神的富有不能代替物质的匮乏,反之亦然。高职生人生价值的双重评价标准就是其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上虚无主义的表现。
(三)高职生人生价值实现方式上的虚无主义表现
高职生在人生价值实现方式上的虚无主义突出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很清晰,应该先奉献社会,先实现社会价值,然后再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是以奉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为前提的。实现社会价值要求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却从个人主义出发,企图先利己后利他,先实现个人价值再实现社会价值。这样,导致思想观念的集体主义与实际行动上的个人主义相冲突。
二、新时代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社会的因素,也有高职生自身的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失。
(一)经济社会因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同时,西方文化价值观也随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猛烈的冲击。高职生由于年龄小和社会阅历浅,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其尚未完全确立的价值观也就容易受到影响,从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导致价值观的虚无主义。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了近四十年,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已经越来越完善,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机制在激发竞争意识,树立效益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人们价值观的冲击也是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市场经济对利益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导致了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高职生的价值观日趋扭曲。
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再是过去那样在温饱线上挣扎,高职生的生活水平自然也是相当高的。没有了生活压力的高职生很容易产生贪图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价值观念。
(二)高职生自身的因素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误区,对高职生还存在着不认可或者歧视的错误观念。而高职生基本上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没有考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其自身也会感到深深的自卑。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高职生这种消极的心理反映到价值观上,就会形成认为自己不会有大出息,不能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的虚无主义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失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是有本质区别的。专业课程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其任务是要让学生“会”,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除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任务是要让学生“懂”。专业课程成绩的考评可以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分数,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成绩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分数,而是一生的行为。试想,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获得高分而走出校门依旧违法乱纪的人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典范吗?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的教师还是大有人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失导致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虚无主义现象。
三、新时代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高职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其树立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目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儒家思想认为,人生必须先“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最终的目标是“治国、平天下”。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实现多大的个人价值、拥有多少个人财富,而在于奉献社会,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针对高职生的虚无主义价值观,高校应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其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目标,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同时实现自己个人的人生价值目标。
(二)加强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清晰的、积极的人生价值标准
当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为广大高职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的宽广舞台。针对高职生的多元价值观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高职生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现象,除了应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外,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高职生克服其人生价值标准的虚无、混沌、消极状态,树立正确的、清晰的、积极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克服思想政治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失,注重高职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學目标不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当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也是必要的,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应该安排一定的实践环节,比如参加清明节扫墓、祭奠英烈,参观革命圣地、观看革命战争影片、开展社区爱心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等,让高职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有时代因素、高职生个人因素,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偏失,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努力研究高职生虚无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原因,寻求其解决的对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李西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论刊,2008(06):53~55.
[3]张凤阳.论虚无主义价值观及其文化效应[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12).
[4]张有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对虚无主义的批判[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04).
作者简介:倪义宝(1975.08—),男,汉族,安徽定远人,哲学硕士研究生,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伦理学、科技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