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办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满足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民族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于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提升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继续教育;现状;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办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满足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民族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重要使命。
一、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以为民族地区培训干部为主。我国民族院校的前身为中国共产党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从1950年至1952年,先后建立了7所民族院校。截止目前,综合类民族院校达15所。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各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始终把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干部作为重要工作。其中,北方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干部人才培训基地,自2015年至今,先后为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举办二十多期干部培训班,轮训各级干部2000多人次;为宁夏、内蒙古、青海等民族地区培养干部3000多人次;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重点建设单位,为宁夏地区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以大力发展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作为民族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了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其中,西南民族大学共培养了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人才40000余人,西北民族大学共培养各类成人学历、非学历教育毕业生2万余人,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项目培训为主。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9月,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即从2005年到2010年的6年时间里,要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重点领域,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又称为“653工程”。北方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先后承担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与运营管理(2016),压力容器设计与应用(2017)及多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高级研修项目。依托各类研修项目,为相关行业培训1000多名急需、紧缺人才。
二、提升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路径
第一,继续教育发展应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同时面临很多要素资源匹配难的问题。民族高校应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用工荒”和人才短缺等问题来规划调整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实现继续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国家宏观战略的实施。
第二,继续教育发展应加快信息化进程,扩大辐射范围。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工学矛盾是成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矛盾,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还能为继续教育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建设功能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建设灵活、规范、富有特色的网络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引入激励机制,引进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继续教育中,是民族院校适应信息化社会,推进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三,继续教育发展应面向校内本科生,培养学习型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民族院校继续教育学院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提供各类岗位培训与素质提升培训。继续教育与本科教学始终处于平行状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公民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校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通过继续教育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相关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终身学习意识,有利于早日实现学习型社会。
民族院校继续教育是民族院校服务民族地区的重要领域,办好继续教育,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是民族院校的使命,也是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的地位、方位和品位[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
[2]甘琼英,何岩,褚宏启.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轉变[J].教育发展研究,2013(07).
作者简介:马小华(1964—),北方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