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探索

2018-05-14 09:06李雅鹏
丝路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是引领国家民族的思想旗幟。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新阶段,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结合新时代的内涵,结合新的责任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方法,成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社会实践

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为了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教育,采取的方式、手段、形式、工具等的综合,具体指教育主体面对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已有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面,成果较少,系统研究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立足于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根据时代特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创新是在选择性继承的基础上创新,采取取长补短,达到教育方法的最优化。创新思路既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注重交流与实践,注重熏陶内化教育。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课堂教育

高校课堂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在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创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唤醒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首先,课堂形式由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安排学生根据教学主题发表个人论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课堂教学中,更注重个人品行的养成,制定德育学分考核制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程度。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分清真理与谬误,分清政治观念上的大是大非。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时代变化,探讨国际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让思政课充满时代感和实效性。首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时政学习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加强思政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其次,道德讲堂、中国好人榜、高校正能量数据库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纳入教学内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创新教学形式。结合当今大学生的成长背景、社会环境、发展要求,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达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最佳效果。首先,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强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次,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校内活动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教育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贯穿于高校教育各个方面和环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其中重要一环。校园活动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方能更好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为我党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丰富活动内容。在高校现有的活动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内涵指导,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一是开展以理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如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如“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等;开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体竞技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女生节系列活动、大学生职业形象展示秀等。二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通过演讲、书画作品、两微一端等宣传方式、媒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高校日常宣传工作中;通过先进优秀人物事迹的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和热点引导,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学习表彰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为引领的社团文化建设,发挥社团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独特的作用,引导社团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打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社团价值观和社团精神,充分发挥社团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

第二,创新活动载体。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大学生群体发展的新要求,创新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尝试新兴的活动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如开展“青春快闪”活动、“酷跑”、读书交流会、趣味运动会等。二是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如微信、微博的每周先进人物评选榜、先进人物评选投票活动,如专题网站的学习活动等。

第三,保证活动实效。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体系,开展长效性教育活动,深化教育主题,通过活动的落地落实,强化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一是多口径、全方面开展学生活动,通过团日活动、文体竞技活动、宣讲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将活动参与纳入考核,纳入大学生活评价机制,调动大学生全员参加活动、全员接受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真正扎根于大学生思想深处的重要途径,让大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直观感受,并通过将实践活动纳入学分、与评优挂钩等形式,通过建立大学生社会活动基地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第一,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开展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层面转为更具体、直观的认知,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行。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高校实际,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将学校教育、校内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深化高校的教育过程。二是丰富实践内容,开展主题实践,如围绕十九大会议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等。

第二,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落实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联系所属社区,制定社会实践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如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二是组织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升华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并用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如参与大型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共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6-12-08.

[3]李红.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2016(71).

[4]傅伟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统一培育机制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52).

作者简介:李雅鹏(1983.11—),女,汉族,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及宣传思想文化。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