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彬 吴俊江
[摘 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青年特性和革命发展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党的青年工作,使偏处陕北一隅的延安,对全国青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通过梳理党在吸引青年方面的两大优势,以及采取的一系列青年工作措施,来分析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成功的原因,并论述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产生的巨大作用:一是充实了知识人才储备,二是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四是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经验对当今的青年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延安时期;青年工作;青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4-008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P69回望延安时期,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各地,如朝圣一般奔向延安,不仅为党的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依靠什么力量,使偏处陕北一隅的延安,产生如此强大的引力和活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其经验对当下我们党的青年工作有重要启示。
一、延安时期党在吸引青年方面的两大优势
党中央到达延安时,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摆在全党面前,但经过艰难的反“围剿”和长征,党的干部队伍折损严重,迫切需要吸收进步人员,壮大革命力量。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认识到知识青年对于革命胜利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相较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吸引青年方面,拥有两大明显优势。
(一)抗日救亡旗帜的感召。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的总体形势是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剿共”,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步紧逼。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土沦陷,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失守。知识青年面临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艰难处境。他们当时的选择,无非三条:留在沦陷区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生存,去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而有民族意识和反抗血性的知识青年,已经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和敌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第一诉求。但是,国民党长期以来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让大量知识青年极度失望。而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率先树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迅速于9月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揭露日本侵略罪行,最早发起全民族抗战号召。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抗日,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联络各方,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条件。1937年7月8日,即卢沟桥事变次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愿望,赢得了广大知识青年的积极拥护。
(二)党的先进形象的吸引。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差别。国民党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妥协退让、总体上腐败无能,是其传递给众多知识青年的恶劣形象。而中国共产党及其治理下的延安,给人以革命、抗日、平等、民主的印象。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形象,对知识青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形象,是党通过内政与外宣相结合树立起来的。在内政上:政治建設方面,陕甘宁边区分别在1937年和1941年实行两次大规模的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大量非党民主人士加入了抗日民主政权,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权利保障方面,专门制定和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为保障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提供了法律的依据。社会治理方面,反对封建礼教,变革传统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普及大众文化,提倡革命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建立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和谐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实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军事供给制生活,对一些大知识分子还专门制定特殊优待政策。全方位的内政建设,不仅提升了边区内部活力,也对国统区人民尤其是青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外宣上:一是创建《新华日报》,建立舆论喉舌和外宣窗口。1938年初,《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发行,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第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及时公布党的抗战活动、方针政策和对时事的态度,成为党突破封锁、对外宣传和引领舆论的喉舌。《新华日报》发行量很大,知识青年为主要读者群。据统计,1941年《新华日报》收到外稿共有4600余件,投稿人数在2500人以上,从投稿者的职业或出身阶层来看,学生约占40%。[2]二是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对外宣传。广泛邀请中外记者、民主人士和外国友人以第三者的眼光,到延安参观访问,扩大延安的影响。1936年6月,斯诺受邀进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随后其采访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及中译本《西行漫记》先后出版和发行,影响很大。到1939年,国内外有20多批次的记者到陕北访问。他们的访问专著也随后陆续问世,如史沫特莱的《打回老家去》《中国在抗战中》《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与时代》,卡尔逊的《中国的双星》,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的《红色中国的内幕》,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等。这些著作在国统区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对正面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治理下的边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主要做法
大量知识青年被吸引过来了,汇集于延安,但这只是第一步。这些知识青年来自不同的地域,出身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思想,要把他们统一在党的领导之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把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方针、政策、主张传递给他们,武装他们的头脑,让他们逐步成为抗日的、革命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有着极强革命纪律性的先进知识分子。
(一)加强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的侵略形势,为了进一步团结组织广大青年奋起抗日救亡,1937年4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西北青年救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来自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的312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张闻天)、林伯渠、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到会讲话。毛泽东指出,中国青年应该团结起来,宣传新的口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准备对日抗战,并为这些主张而奋斗。周恩来指出,青年要想五件事:东北四省青年的奴隶生活及英勇的反抗;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北青年学生的救亡运动;上海青年工人的反日斗争;绥远抗战中的青年军人;西安事变中学生拥护和平的奋斗,从而定出全国青年的纲领。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青年救亡运动的决议》,号召“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信仰、不分性别,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之下全国青年大联合”[3]P700。会议决定成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作为各地青年抗日救亡团体的最高领导机关。1937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党中央专门设立了青年部。1938年5月,党中央作出《关于组织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要求县委以上地方党部直至中央,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同时吸收青年团体的负责党员参加青委,隶属于同级党组织领导之下。中央青委随即成立,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陈云兼任书记。中央青委的机构和人事虽然根据情况作过几次调整,但作为党的青年工作部门,一直在組织领导全国青年运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延安以及各地青年迅速组织起来,宣传抗日主张,发起抗日斗争,投身根据地建设等,推动全国抗日形势和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青年也在斗争中经受锻炼、逐渐成长。
(二)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延安时期青年工作既特殊又复杂,一是主体是青年知识分子,二是很多来自国统区,甚至海外,成分复杂,教育培养是改造青年的关键。为此,党组织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了青年的教育培养。一是学校教育。随着国土的沦丧,许多青年学生失去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投奔延安希望能够继续求学。为了满足青年学生的愿望,中国共产党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30多所学校。这些学校一方面为青年知识分子继续学习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干部和人才。党中央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工作,很多亲自到大学授课或做报告。毛泽东为抗大学员讲授《辩证唯物论》,刘少奇给马列学院学员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朱德、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为学员讲过课。二是报刊广播教育。延安时期,党中央恢复和创建的报纸有《红色中华》《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中华报》《边区群众报》等,刊物有《解放》《中国文化》《共产党人》《中国青年》等,都成为很好的教育和宣传工具。1940年4月,新华社开始播音,信号覆盖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即使在异常艰苦紧张的环境中,党的报纸、刊物和广播电台的覆盖率和普及率都在不断延伸和扩大。这些大众媒体,刊载和传播的内容丰富,甚至以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引导青年走上抗日救亡、团结奋进、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三是文艺教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深入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使文艺创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又能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延安的文艺创作一时间百花齐放。一大批青年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不仅充实了青年的精神生活,而且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主张,使广大青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马克思主义和抗战、革命教育。歌曲《黄河大河唱》《二月里来》《南泥湾》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戏剧《白毛女》《逼上梁山》《兄妹开荒》,诗歌《王贵与李香香》,美术版画《听报告》《打窑洞》《延安“鲁艺”校景》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感染力强,在广大进步青年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组织青年到工农群众中去经受锻炼。让青年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既是革命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锻炼青年的重要途径。1939年5月1日,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指出,希望全国青年和知识分子“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与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4]P560。当月4日,在延安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毛泽东作《青年运动的方向》演讲,指出了“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相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这一衡量青年是否革命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延安知识青年积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学习工农,歌颂工农,与工农打成一片,使自身的思想认识、情感阅历获得升华,也使自己的文艺作品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后,艾青奔赴前线,融入工农群众,写出了《吴满有》《秧歌剧的形式》等优秀文章。留学博士、作家陈学昭积极参与纱布纺织劳动,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劳动的学问”。被称为“毛纺标兵”的著名教育家吴伯箫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纯粹的快乐。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民兵一同参与劳动,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和感情,逐渐消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工农群众中的优秀一员,成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青年与工农结合,使青年个人成长、青年运动和整个人民革命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产生的巨大作用
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既是知识青年面对严峻形势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党中央政策的及时调整,党的感召力空前增强,延安由此成为众多知识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革命圣地。
(一)充实了知识人才储备。通过党的吸引和召唤,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陆续向延安汇聚。在1943年12月召开的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5]P279从1938年到1939年,是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高潮时期。主要招收外来知识青年的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每天都要接待几十名甚至一百多名新成员。在这种形势下,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迅速开设分校,以接纳快速增长的知识青年群体。知识青年的来源,遍布全国各省,还包括留学生和归国华侨。在抗大第四期学员中,陕西省632人,四川省625人,山西省548人,河南省495人,河北省(包括北平市)408人,江苏省(包括上海市)393人,来源遍及全国。[6]P53
(二)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抗战前,党的干部队伍多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批知识青年的汇入,及时补充了党的干部队伍,使干部队伍得到合理优化。截止1939年11月,在党政方面中级干部中,有85%是知识分子。[7]P245延安知识青年在接受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专业教育后,部分留校成为教员,大部分奔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整个抗战期间,约20万人次的干部在延安接受培训,仅抗大就有10万人次。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队伍达到40万人之众,延安知识青年是中坚力量。1946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调集10万军队和2万名干部开进东北,在这2万名干部中,就有90%是延安知识分子。[8]
(三)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推动了边区各方面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各项社会事业。一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小学教育以及为农民开办的识字组、识字班、夜校等,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类中高等专业学校为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經济等各类干部和人才。二是促进文化繁荣。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中,有一定创作成果的约有407人,其中作家227人,占55.8%,艺术家180人,占44.2%。[9]他们的创作成果,丰富了边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干部队伍的革命热情。三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边区自然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会等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陆续建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制度保障。
(四)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在全面抗战爆发时,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力量是很弱小的。大批青年奔赴延安后,党组织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抗大第四期共招收学生5562人,其中知识青年党员530人,占比11%,到结业时,知识青年党员发展到3304人,占比70%。[10]P507延安各校发展的新党员,在结业后又多被派往各地,成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的火种和先锋。抗战时期,在包括知识青年在内的革命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力量获得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到抗战胜利前后,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10]P670党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为抗战胜利及解放战争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经验的当代启示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年的走向直接影响民族和国家的走向。延安时期,党在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内有国民党封锁破坏的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能够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教育培养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并为我所用,促进抗日根据地和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给当前党的青年工作很多重要启示。
(一)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推荐《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信仰的味道》,讲的是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完全沉浸其中。吃粽子的时候,他把墨汁当成了红糖,这么沾着就吃了。他母亲问他“红糖够不够”,他说“已经够甜了”。这就是先进思想的力量。总书记反复教导青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延安经验表明,要使青年成长成才,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先让青年补足精神之“钙”,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和时代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其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
(二)要用宏伟的奋斗目标激励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P1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树起抗日救亡的大旗,成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号召者和领导者。众多青年奔赴延安,心中都有一个普遍的迫切想要实现的“中国梦”,那就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抗战最终取得胜利,不是靠敲锣打鼓换来的,而是靠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民勇于抗争、勇于牺牲、艰苦奋斗争取来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有梦想就有了奋斗的方向,但梦想不会凭空实现,实现梦想就必须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让青年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产生深刻的认知,才会使青年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召唤主动担当作为。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让青年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仁人志士和先进事迹,激发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用党的光辉历程激励青年,用党的优良传统熏陶青年,用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青年,帮助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历史教育,让青年找到自己的历史坐标,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时代责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迸发最大能量、实现人生价值。
(三)要用深厚的人民情怀感召青年。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注重实践教育及与人民群众相结合。1939年5月4日,在延安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暨首届中国青年节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著名的《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他总结了中国革命与五四运动以来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那就是“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他号召延安的青年要在实践中锻炼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当时,延安各学校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规定下来。抗大学员积极参加劳动,艰苦办学精神得到美国记者斯诺的高度评价,他写道:“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当时广大的爱国青年正是在延安这片革命的圣地,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青年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担当国家发展重任的人,就要培养愿意为大多数人利益去操心、去奋斗的人。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广大青年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抱有深厚的感情,必须把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要更好地扎到普通群众中去,扎到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去,体验他们的衣食住行,在深入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的理解。
(四)要用博大的中华文化启示青年。延安时期,广大青年在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这与党的引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在延安,青年培养不光是在学校进行,还通过报刊广播等载体以及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熏陶。尤其是在人文环境方面,营造出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坚持抗战的民族主义和反对黑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互相激荡、互相融合的红色文化,达到了培育青年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的条件比延安时期优越很多,可以在文化熏染上有更好发挥。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博大精深的思想,对青年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要大力加强对青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年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要引导、鼓励创作展现当代青年传承中华文明、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视、图书、美术等各种形式的优秀作品,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鼓励和支持电视台、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体,制作和传播有益于培育青年理想信念的内容,激发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勇前行。要促进中国青年对外交往和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扩大视野,开拓胸怀,在对比和借鉴中树立培养自尊自强自信的品格。通过文化熏染,让广大青年远离各种颓废思想的侵扰,保持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五)要用贴心的身边服务凝聚青年。延安时期,知識青年主动汇集在党的旗帜下,是因为党为知识青年指明了出路,搭建了平台。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不仅能实现继续学习的愿望,更能实现抗日救国、奋发图强的愿望。在延安,广大青年接受知识教育和革命熏陶,很大一部分成为政治、军事、文艺等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的骨干,把个人命运融合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之中,实现了价值的升华,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当前,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宏伟蓝图。伟大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才能完成。为青年一代搭建出彩平台,根据延安经验,着重要在青年教育和就业创业方面发力。在教育方面,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改善课堂教学,调动青年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探索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要健全资助体系,完善特殊青年群体帮扶救助机制;要强化实践育人,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在就业创业方面,要完善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体系,发挥公共财政促进青年就业作用,完善落实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帮助青年实现充分就业;要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建立专业青年创业导师团队,搭建各类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加大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力度,建设青年创业项目展示和资源对接平台,更好激发青年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要加大青年就业创业权益维护,完善青年就业、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延安时期,党号召青年奔赴延安,不仅使大量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更壮大了革命力量、推进了革命事业,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经验,值得当代借鉴思考。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吴克坚.向读者报告本报一年来的工作[N].新华日报,1941-01-11.
[3]六大以来: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李志民.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之一)[A].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
[7]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4).
[9]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对进入解放区左翼文艺家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
[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