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亚平
相较于传统听课模式下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结构而言,课堂观察则不仅凸显了“听课”中“听”的层面,更强调了听课教师“看”的层面。传统的听课模式不注重听课主题,针对性不强,仅仅是注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课堂观察则更有侧重点,在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因此,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动性,从而加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堂提问是一节课上教师活动形式最多的一种。一个有趣的、有效的提问会增加课堂的连贯性,会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使得整节课风生水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本次教学观察就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为观察点进行观察,并在课后进行剖析解读。
一、观察设计
本次教学观察就以我校一位教师(为表述方便,下文中统一称为“被观察者”)教授的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春日偶成》的教学片段为例,选取其教学开始后的4分20秒至18分30秒对“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两句诗14分10秒的讲解过程,将教师的提问情况作为本节课的观察点。
为了方便对课堂进行二次观察、研讨,本次上课地点在录播教室,重点并对课堂的14分10秒的讲解内容进行“聚焦式笔记记录法”,详细记录教师课堂提问的相关数据,并根据记录内容和四年级教研组进行讨论,得出改进意见。
二、观察分析
1. 观察结果
2. 数据分析
为了让观察更加直观,特将上表转化成饼状统计图。根据图标信息可知,被观察者在教授《春日偶成》中“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两句诗时,短短的14分10秒竟然提了14个问题,平均每分钟都会有一个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是让被观察者出乎意料的,也让我们观课老师意想不到。原先教案上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到了课堂上居然演变成了14个。
3. 继续观察分析
为了让观察更加有效,有针对性,我们四年级教研组将原先的观察表格进行了拓展延伸,并对本节课进行二次观察,观察后得出下列数据。
这一次,在原先只观察上课教师提问类型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教师候答时间”“教师理答方式”这两个考量因素,并连同表格数据一起制成饼状图,使得数据观察更加直观。
加上后续观察的两项指标,对于被观察者的《春日偶成》教学片段中“教师提问”的剖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1)从问题数量上看,被观察者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提问数量明显偏多。
(2)从问题质量上看,记忆型、理解型问题占主导地位,一共提了10个,占70.5%,比重较大,类型显得比较单一,而评价型、分析型问题占比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3)从提问时间上看,由于被观察者提问数量过多,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变短了,在所有的问题中,给学生1—3秒左右的思考时间占了大部分。在这样的时间分配下,被观察者的课堂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被观察者提完问题,学生没来得及思考,自然回答问题不够全面,被观察者只能接着再次提问,如此往复。
(4)从问题评价上看,被观察者的评价语,主要集中在鼓励性和判断对错上,而对于一个问题回答后的追问,则显得较少,因此,这也给提问数量多创造了“条件”。
有了这样四个结果,我們教研组不禁回过头来看被观察者的教案,却发现在设计本课预设问题时,被观察者只用了简简单单的6个问题,可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变成了14个,翻了一倍还多!
于是,这样的问题就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了:为什么预设的问题数量会在课堂实际操作时不断增加?预设的问题有本身存在问题吗?教师在教学时需不需要“满堂问”?是不是“满堂问”了之后教学流程就一定显得紧凑了呢?
三、分析成因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四年级教研组也就被观察者的这一教学片段展开了交流讨论。
1. 被观察者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较短
被观察者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课堂节奏把握较快,平均每分钟均有问题提出,学生要忙于回答老师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因此无暇顾及与深入思考,答案也就仅仅停留在表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被观察者不得不进行追问和提出新的问题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2. 教学形式的单一,使得提问频率频繁
纵观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发现,被观察者在教学本课时大多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把被观察者的这一教学片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第二部分为描绘诗句中的景物,第三部分为把诗句所表现的景色综合描绘出来。又根据这三部分的教学流程,将被观察者的提问进行划分,制成了右侧的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被观察者在第二部分描绘诗句中的景物这一环节中,提问数量达到了峰值——9个。而在这段时间里,恰恰是学生课堂上思考时间最短的时候,也是缺少朗读、交流的环节。
3. 被观察者所提问题含糊不清。
在课堂上,我们听到了被观察者有这样的提问:“想一想,‘云淡风轻是一种怎样的天气,你能给描绘一番吗?”根据被观察者的提问,我们觉得学生所回答的:“淡淡的白云,风轻轻地吹着。”是符合这一问题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观察者觉得语言描写还不够优美,于是又继续追问:“能说的完整点吗?”在这里,这一问题明显就是多余的。被观察者如果将这一问题事先进行优化,这样,后面的问题完全可以省去。
4. 被观察者课堂问题的简单化,使得问题无法延续。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被观察者在本次教学时,预设的问题相对来说都过于简单,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花可能是什么花呢?”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答完后,便无话可说,被观察者不得不再抛出下一个问题。如此往复,提出的问题自然就多了。
四、总结建议
1. 注重语文学科的整体性
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应该遵循语文学科整体性的特点。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训练。这样在教学时,教者在提问时才不会将一个大的问题“碎小化”,让提问占据课堂上重要的时间。
2. 改变方法,学习形式应多样化
课堂提问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教师不能依赖于课堂提问,不能将课堂提问挤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就拿《春日偶成》这一课的教学来说,我们是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两句似的内容进行学习呢?而前两句中的“傍”、“随”这两个字是比较难理解的,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若不能解决,则由学生进行提问,再请会的学生进行解答,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样,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不仅避免了多而赘余的提问,还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教师要做的只是巡视,在学生难以独立思考时进行提点。
如此往复,那么,也就不存在将核心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解成琐碎的问题来进行教学了。
3. 多启发,多思考,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
但这绝对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就要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所以,课堂上老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变成问题,回答后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便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教师课堂提问的可操作性与技巧性就是今后我们需要观察与研究的方向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