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其申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突出“运用”,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言语习得,就可以有效地将运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课 简约 真实 轻松 扎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上语文课,应该是师生互动、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有效而又有趣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言语习得。
一、目中有人——把语文课上得简约些
吕叔湘先生认为,“在我们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时隔几十年,读到这句话时仍觉得振聋发聩。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很大程度上就是语文课承载了太多的“营养”,而变得臃肿不堪。事实也证明了:繁复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过多的有效信息。过于复杂的教学设计,不但耗费了教师和学生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让一篇篇美文变得索然无味。
教学中,尽量把课设计得简约些、不臃肿,有弹性、有留白,使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一般而言,教材内容是大于教学内容的,一篇文章可挖掘的点很多,课文如同一座密密的丛林,如何披荆斩棘选准这个点,这就需要教师深钻文本,把文章读薄。
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我抓住一个“迷”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揣摩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迷恋、痴迷;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我抓住“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把金字塔的特点说清楚;教学《夹竹桃》时,我紧扣中心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韧性”和“幻想”的语句,反复朗读、感悟。教学《三顾茅庐》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诸葛亮名满天下,请他出山的人一定不少,为什么只有刘备成功了?通过讨论,我们从文中选出了“诚心诚意”这个词,然后找出刘备的语言、動作等描写,进一步印证自己的判断。
重锤敲打重点处,删繁就简,削枝强干,才能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努力使语文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二、心中有情——把语文课上得真实一点
陆机在《文赋》中写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优秀的文章都是作家真情的流露,是作家们饱蘸着深情写出来的。“有情有趣真教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引发自身情感的回旋激荡,产生共鸣。有了这个情感基础,教学时才能准确地传递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情感与文本同步共鸣、和谐交融。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经典美文,作者将对母亲的情感浓缩在“抱”中。特别是文末的细节描写:“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更是饱蘸着浓情写成的。教学时,我捧起书,动情地朗读起来。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日夜操劳的画面和满头白发,不知不觉地泪水溢满了眼眶。学生也被深深地打动了。
《爱如茉莉》通过父亲生病住院,父母之间互相关爱的几个细节,表现爱如茉莉的主题。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到了爱?”学生通过读文章、找细节、品爱意、说感动,通过回忆父母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及父母和自己的故事,触摸到了爱的真谛,理解了爱与茉莉的相似之处。
把语文课上得真实,不仅要读进文章中,还要走出来,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相互映照,这样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是基于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的,是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
三、手中有本——把语文课上得轻松一点
在公开课上,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者把整段的文字用大屏幕展示出来,然后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解说,整节课热热闹闹,让人眼花缭乱。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连书都没碰。动是动了起来,可是,当学生在经历了声光电的冲击之后,再次面对相对单调的课本时已经兴趣减半了。
张庆老师说过:“语文课应该以学生为本位,注重语文的本体,强调文本本身……挖掘文本资源,其实教科书是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的确,语文要以文本为本。一方面,语文教学就是要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习作、说话,不能游离于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等语言文字训练之外;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托文本,充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同时,要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能过度拓展文本内容。
有人说:“不读书成为今天语文教学的致命伤。”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亲切感,才能让语文走进孩子的心中。
我经常感慨薛法根老师的课犹如清新的简笔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师、一群学生”,线条简单而别样精彩。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愉悦而不是折磨,应该给学生一种求知的快乐而不是灌输的痛苦。课堂上,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孩子们对方块字和汉语的亲切感。
让学生拿起课本来吧!忘情诵读、虚心涵咏、切记体察。让学生拿起笔来吧!或在精彩处、疑问处、顿悟处、关键处圈点批注;或在习字本上描红、仿影、临帖;或摘抄妙词佳句,或写下个性感悟……
四、教学有效——把语文课上得扎实一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非语文的东西大量充斥课堂,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过程的表演化、教学手段的形式化、教学主体的表象化、双边活动的浅层次化,以及对于双基训练的回避,让语文课处于游离状态。我们只有尽量减少无效、多余的“水分”,消除“花架子”“绕圈子”,摈弃形式主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才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得以提升。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海伦·凯勒》通过海伦·凯勒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对本文主人公的印象。
生:不屈不挠。
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请他们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师: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现海伦的这种精神?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板书:
摸读盲文 拼写单词 练习说话
师生交流找到的句子。
生: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师:这段话中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生:吮吸、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
师: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
学生交流。
师: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她不分昼夜……
师: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让我们把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形象记在心中,齐读。
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并读出其中的蕴含,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潜心涵咏。学语文就是要扎扎实实,拨动学生的思考之弦,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三件事: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只要我们将语文课的教学活动指向关注学生的言语习得,把课上得简约、真实、轻松、扎实,那么,静态的课堂就会流淌着生命活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就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