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系统问题分析

2018-05-14 15:20刘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6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

刘蕾

[摘要] 该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精神疾病的发展、负担及立法现状的研究,从资源、就业人员素质、康复体系、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发展面对的主要困难,针对这些困难,从调整供需矛盾政策方向、改善服务人员结构、增强康复体系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神疾病;精神卫生;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b)-0191-03

[Abstract] This arfid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burden and legislative status of mental illness in China, we have analyzed the resources, the quality of employed people, the rehabilitation system and cultural values. In view of these difficulties,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are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djus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policies,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service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systems,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Mental illness; Mental health; Health services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以精神卫生为主题—新希望、新理解,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及精神障碍所致负担的认识,使人们正确了解精神障碍对人类、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影响[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价值观转变、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快速变化,我国居民的精神疾病数量增加,种类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2]。同时,2016年政府出台文件,探索全国事业单位取消编制,精神病医院同样在该范围之内。去编制化后,医院的运行、医务人员的生存、医院公益性的履行都面临考验[3]。因此,我国精神疾病负担面临双重压力。

1 我国精神卫生发展现状

1.1 精神疾病发展及负担现状

我国目前严重精神病患者约有1 600万,其中约有850万人口有精神分裂症;还有约600万癫痫病患者,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4]。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经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0万人。此外,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具有行为问题的多达3 000万,妇女、老年人以及受灾群体特有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内外研究都显示,精神与行为问题仍存在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包括人才质量与数量,基础设施与设备等,并没有伴随这种发展趋势而发展扩张,相反,短缺且分布不均的情况更加严重。据统计,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 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全球平均4.36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平均2.03名/1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4-5]。同时,精神疾病住院治疗对于多数中国居民来说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6]。卫生部第3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表明,各种疾病应住院而未住院率高达41.61%[7]。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7.5%,在精神病性障礙患者中,有将近30%从来没有接受专业帮助[8]。

1.2 精神卫生立法情况

近几年,我国在精神卫生立法方面的进展显示出国家对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权利的关注。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项目(简称686项目)在全国正式启动(6种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2009年,重性精神疾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2年,卫生部正式出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以前,国家没有一部专门的精神卫生法,仅仅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广州等有各自的精神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经过了十多年、数十次对草案的讨论终于正式颁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从法律上保障了精神病人的权利。2015年3月25日,国家六部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确定1个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区。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44号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全面部署未来几年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加快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各项工作。

2 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困难

2.1 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严重不足

一方面人力资源不足。在普通卫生服务人员中,大约为每200人拥有一名专业医护人员。卫生服务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使得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职业的辛苦与回报的微博,也使得这一行业的服务人员流失严重,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这一专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并形成恶性循环,对精神卫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很难满足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求。另一方面物力资源不足。一直以来,中国精神卫生的物质资源投入相对于其他医疗领域来说一直受到忽视,精神科床位数显著偏低,但现有的精神科床位仍有20%~35%的空床率。说明现有精神科的服务能力相对于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是“资源短缺”的,但相对于精神患者的支付能力是“资源过剩”的。目前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存在供需矛盾。

2.2 专业服务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

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中国每10万人口平均仅有1.49名精神科医师和3名精神科护士,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极大,在贫困地区,如西北地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非常稀少。此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资历偏低,精神科医师的高级职称约占整个专科医师的13.38%,精神科护士的高级职称占整个护士群体的0.19%。虽然高级职称和大学学历人员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各级专业机构中医疗业务技术人员的队伍改善程度不显著,总体职称/学历仍然偏低。

另外,精神卫生服务队伍中的其他专业人才(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严重匮乏。尽管目前国内已经建立关于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制度,但由于处于专业发展初期,这一证照的含金量不高,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考试2008年开始以来,能通过中级社工考试的不足10万人,且由于缺乏精神科专业知识的训练,大部分社工师也不能胜任精神科社会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康复治疗师的全国统一标准。

2.3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缺乏

完善的康复体系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应当进入社区进一步康复训练,才有可能真正回归社会,但我国目前的社区康复体系非常缺乏。部分地方即使有职业康复机构,但大多仍然被视为在社区监管精神病患者行为的一种手段。另外,职业康复工作者人员缺乏、专业训练不足,不能很好地完成职业康复服务。

2.4 人们对精神卫生知晓率低

我国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精神卫生知晓率低,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对理应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心理问题缺乏了解。社会整体对精神病患者带有很强的偏见,一定程度上把精神患者“妖魔化”,对精神患者的排斥导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有着很强的“病耻感”,影响了其救助过程。一些患者甚至出现讳疾忌医而贻误治疗最佳时机的情况。

2.5 医患矛盾凸显,折射出深层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矛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医生和患者都面临很多困惑和不满。大多数医生有教学和科研的任务,他们既要从事这部分工作,又要开展大量的临床服务。而患者认为医生太忙,工作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听患者讲话,医院要求住院患者必须有人陪护,患者亲属需要上班赚钱给患者看病,请陪护又太贵,以及因药费太贵对医生不满。

3 应对困难的主要建议

中国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适当利用市场机制”的方针,努力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提出如下建议。

①针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投入不足与相对过剩的矛盾,在调整精神卫生行业资源配置方式,整合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起中央、省和市级三级财政分担的精神卫生服务专项基金,实施针对6种重性精神疾病的重点关注治疗项目,专研六种主要精神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对治疗费用上制定相關政策,以减轻精神病人的负担。

②针对专业服务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为了提高专业队伍的服务质量,加强精神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需要对大部分现有的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建标准的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和专业技术体系,建立多学科合作的人才队伍。

③针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缺乏的情况,2013年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第五十四和五十五条对此明确了社区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医疗机构提供指导,首先是灌输和指导正确的康复理念,使他们清晰地辨别和发展精神病人的职业潜能和能力,另外,建议医疗机构设置职业康复工作者的培养计划,提升职业康复的水平和研究,为精神病人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④应当加强精神病的预防工作,通过社区教育,提高正常人群对精神病的认知,转变观念,扩大心理卫生常识宣传,消除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歧视,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另外提升对个人精神卫生的保健意识,转变生活观念,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预防精神病构筑一个自我防护网。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Report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New Hope 2001[R].WHOGeneva.

[2] 国务院.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125-128.

[3] 肖友生.去编制化将给精神病医院带来什么[J].中国卫生,2018(5):88.

[4] 国务院.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8/content_9860.htm.

[5] 马宁,严俊,马弘,等.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885-889.

[6] 栗克清,孙秀丽,张勇,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及其政策:对1949-2009年的回顾与未来10年的展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21-326.

[7]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5-16.

[8] Phillips MR, Zhang J, Shi Q, et al.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J].Lancet,2009,373(9680):2041.

(收稿日期:2018-06-13)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男方在婚后患有精神疾病而且有暴力行为,可以离婚吗
被误解的精神病
SCARED STRALGHT
倾听,
“自拍成瘾”被定为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