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 王新 霍艳萍 刘灿君 那静涛
[摘要] 目的 探究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万方、维普、知网等中文医学网络数据库信息进行全面检索,将传统LBL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然后采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 人,其中一组选择使用PBL教学模式,而另一组选择使用LBL教学模式,每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应的学习。首先以完整的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实践教学之前给学生充分的事件进行自主学习和准备,而在实践教学中对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搜集和发现的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实验共进行一个学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主要向学生了解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对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合调查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与接受LBL传统模式教学者相比PBL教学模式者理论课成绩更加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教学效果更高、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系统评价;教学模式
[中圖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b)-0116-02
心血管内科临床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一般来说心血管内科疾病病种复杂、治疗周期长、患者病征不统一,治疗通常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心血管内科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需要更多的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人员,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思考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是教学中的关键。
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法(LBL教学模式)其过分强调了学科基础以及课堂教学形式,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要求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教学[2]。从理论层面来说PB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进而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病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落实到的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践中。
为了探究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庞大的网络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实践探究为主要手段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
从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细致的检索与分析。检索关键词: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法(L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或心内科;数据提取方法:①阅读目前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对与PBL教学模式和LBL教学模式无关的文献信息进行剔除,从剩余文献资料中提取与该课题研究具有关联性的文内容数据;②检索关键字词,优先利用文中明确写出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的资料数据。
1.2 实践方法
首先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然后采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一组选择使用PBL教学模式,而另一组选择使用LBL教学模式,每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应的学习。首先以完整的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实践教学之前给学生充分的事件进行自主学习和准备,而在实践教学中对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搜集和发现的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实验共进行一个学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主要向学生了解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对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合调查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
1.3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授课后,给参与该次教学研究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主要收集学生对2种不同授课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喜欢该教学方式等;②综合测评:采取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独立思考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分为笔试部分和面试部分。笔试部分主要确定学生的理论成绩,面试部分主要检测学生临床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等实践表现;③系统分析:采取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同时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95%可信限,综合描述不同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差异。
1.4 统计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系统性检索网络数据库后,供获取516篇与该课题相关的万方资料,层级分选和关键词排查后经人工排查,共计9篇符合要求并与该课题有较强关联性的文献资料。
2.2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LBL教学模式与PBL教学模式学生成绩荟萃分析
该组研究共2个班级参加,学生人数合计119人,其中接受PBL模式教学者67人,接受LBL模式教学者52人,通过上述3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考量和对比分析后,与接受LBL模式教学者相比,接受PBL模式教学者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变化(其中加权平均差8.66,95%可信限-4.75~2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组研究共2个班级参加,学生人数合计119人,其中接受PBL模式教学者67人,接受LBL模式教学者52人,通过上述3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考量和对比分析后,与接受LBL模式教学者相比,接受PBL模式教学者病例分析能力明显提高(其中加权平均差17.46,95%可信限16.95~1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组研究共2个班级参加,学生人数合计119人,其中接受PBL模式教学者67人,接受LBL模式教学者52人,通过上述3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考量和对比分析后,与接受LBL模式教学者相比,接受PBL模式教学者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其中加权平均差6.73,95%可信限6.06~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一般来说心血管内科疾病病种复杂、治疗周期长、患者病征不统一,治疗通常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心血管内科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需要更多的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人员,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思考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和專业技能水平是教学中的关键。
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法(LBL教学模式)其过分强调了学科基础以及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知识的传输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常常处于“填鸭式”状态下接受知识,因此,往往处于教学中的劣势地位,被动地记忆知识是LBL模式教学下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大量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很容易形成定式思维,学生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较低是该教学模式容易暴露的问题。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要求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教学。该教学模式是20世纪60那年代加拿大某大学首创的,该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的“课堂主义”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引导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医学临床需要的高素质人才[4-5]。
在该组研究中,通过对两个班,共计119名学生的分组教学和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临床实践教学中有LBL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虽然2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LBL重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特性有关,但PBL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更加优秀,这是LBL模式下心血管内科实践教学达不到的结果,而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是适应现代医疗的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素,因此可以认为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教学效果更高、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占海.CBL、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168-169.
[2] 刘佳,尹佳琦.CP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脑血管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97.
[3] 李阳,李健,侯志文.“导师制”PBL教学法在心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2-14.
[4] 凤兰.PBL教学法在肛瘘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0):11-13.
[5] 邓可武,史旭波.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745-746.
(收稿日期: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