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英欣 程宇 王坤 李嘉 马倩
[摘要] 目的 探讨“三导向”指导下的医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以期探索医学生教育模式。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课外活动中予以“三導向”人才培养模式,观察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人文素质改变情况,以及课外活动对于综合素质的影响情况。结果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为95.2%;其中男生275人(占45.8%),女生325人(占54.2%)。干预前,男女生人文素质得分未见差异,干预后,与男性人文素质比较,女性人文素质得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P<0.05)。且干预后人文素质总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P<0.05)。 通过分析发现志愿服务活动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影响明显,尤以女性为甚,且志愿者活动影响作用较大。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三导向培养模式;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013-03
Effe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 Guidances” on Humanities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ake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YI Ying-xin, CHENG Yu, WANG Kun, LI Jia, MA Qian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medical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 directions”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a view to exploring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The third-year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in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ir "three-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 was observed in thei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change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impa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the overall quality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63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60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5.2%. There were 275 boys(45.8%) and 325 girls (54.2%).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humanities and qua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humanistic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n(t=9.71,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score of humanistic quality increased obviously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t=8.35,P<0.05).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three-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istic quality, especially for women, and the volunteer activities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them.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hree-oriented training mode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而人文素質养成具有延续性和周期性比较长的特点,教育效果短期内难以量化[2],基于此,该院根据医学生特点,提出了针对医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构建适合医学生发展和需要的课外活动体系,提高人文素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课外活动中予以“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1.2 研究方法
对传统的课外活动体系和载体进行改进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按照人文素质的内涵指标,即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以及思想的(价值观等)。对医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整体设计:①在活动载体上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利用共青团工作平台(微博),以宣传正能量的人或事,加强对青年人的思想引领;②在活动形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文化论坛、医学人文知识讲座等文化教育形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公益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医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
依据“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对课外活动提出的要求,学院建立了“3+2+x”的课外活动体系。其中,“3”指的是文体、科技类的三大主题节日,即校园文化艺体节、社团文化节、课外学术科技节;“2”指的是“两个不断线”,即:志愿服务贯穿全年不断线及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集中开展与学期中分散开展不断线;“x”指的是结合年度重要时事开展的随机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活动见表1。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问卷以“三导向”培养模式为设计基础,同时结合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涵盖个人基本情况,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3个方面。其中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3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10个问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方法
问卷使用Epidata3.1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输出,由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性别比较应用独立样本(x±s)表示,t检验,课外活动类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为95.2%;其中男生275人(占45.8%),女生325人(占54.2%)。
2.2 干预前后医学生人文素质改变情况
2.2.1 性别对于人文素质改变的影响 干预前,男女生人文素质得分未见差异,干预后,与男性人文素质比较,女性人文素质得分升高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t=9.71,P<0.05)。见表2。
2.2.2 干预前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改变情况 干预前,人文素质总分(51.82±2.32)分,干预后,人文素质总分(72.31±2.68)分,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人文素质总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P<0.05)。
2.3 参与课外活动类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课外活动类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并对具有显著差异的项目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见表3。通过分析发现医学生人文素质以及身心素质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养成具有显著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讨论
人文素质是指个人内在品质而言,涉及能力、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并以人格、气质、修养为外在表征,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及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3],并据此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随着现今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医学领域产生较大冲击,既往的医学模式逐渐被医学-社会-心理模式所取代,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渐趋深刻,故而对于医生的要求亦随之增高[4],因此,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兼具扎实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质的医学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该院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医学生“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即: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教育,以 “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教育[5],该教育模式在重视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出注重人道主义、奉献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科研实验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期冀作为医学人才教育的探索式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该研究结果对于不同性别的人文素质改变情况以及改变人文素质的课外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经过“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的教育模式培养后,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且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生理结构所决定,女性更愿意尝试与接受新鲜事物,课外活动参与较多,且性别较为敏感有关,同时,发现志愿者活动对于人文素质的提高作用明显,这可能由于在志愿者活动中,医学生更容易对于人道主义有所体会,更有助于其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介入社会[6],且更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但是由于该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无法对于每个同学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故而对于参与的活动的种类难以把握与控制,可能对于数据造成一定影响,且课外活动的丰富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EB/OL].(2014-11-27)[2015-06-30].
[2] 武文慧,常虹,李紫慕.浅析医学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2011,17(6):18.
[3] 何慧.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以某医学院校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98-100.
[4] 蓝秋玉,方秀娇,吴佳黛,等.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教育思考—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5(5):66-67.
[5] 孟令军,宋耀新,刘天宝,等.“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样本[J].医学教育管理,2017(4):254-258.
[6] 任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6.
(收稿日期: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