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职 王梓林
摘 要:职业教育是与民生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是民生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民生改善具有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民生发展既有重大突破,又存在着违背民生利益原则的行为和现象。有必要从观念、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民生导向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职业教育民生功能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职业教育; 民生;困境; 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湖北省中华职業教育社2016年度调研课题“职业教育民生论”(项目编号:2016010)
作者简介:蔡新职,男,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梓林,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7-0006-07
民生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中国从上古开始就产生了朴素的民生思想。在中国传统民生观中,教育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民生追求,是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教育民生作为一种国家责任和国家担当。当前,国家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职业教育上升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民生的重要内容,且对民生改善具有基础性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民生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只有继续坚持改革与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民生功能的实现。
一、职业教育民生之源与流
在中国,“民生”是人们熟知的一个词语。“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14它是指百姓、民众的生计、生活。在西方,并没有“民生”(livelihood)一词[2];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未曾出现过“民生”一词。[3]因此,“民生”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且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独有词语。
《辞海》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在传统农耕文明占据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中国古代乃至近代,最大的民生就是民以食为天,百姓的生计是解决吃饱穿暖、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在近代,孙中山把民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大纲领之一,他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明确提出“民生主义”。他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4]这一论述基本涵盖了民生的主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当今民生的内涵,已从解决衣食住行用等“人的基本生计”层面向着让人民公平、体面、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层面变化。吴忠民教授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5]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以及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基本都是同狭义的民生概念相吻合的。即民生是人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社会权益的诉求,它涉及到人民生存、发展和享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诸多现实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生问题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人民百姓所关注的收入、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教育这六大焦点问题”。[6]
在党的重大政策性文件中,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使用“民生”一词,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政策取向,树立公平、公正、共享等理念,将保障民生、发展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指向。十七大以后的五年,我国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7]十七大确立并切实践行改善民生的政策,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民生时代。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8],党的民生政策与民生举措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民心。
无论是“学有所教”,还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在强调教育民生的突出地位。党和国家将教育列于民生建设目标任务之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即认识到“教育民生”本是民生应有之义;孙中山把教育民生看作实现社会充分发展的根本手段,提出了通过发展教育保民生、促民生的社会发展思路。[9]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邰爽秋先生明确提出:“民生教育就是以发展人民生计的经济活动为骨干来改造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命而达到民族复兴的教育。”[1]18这一提法体现了教育民生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民生建设五个方面目标任务的首要任务,把教育纳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表述了教育民生思想。十七大以来,较为完善的教育民生理论在我国逐步形成,教育民生实践也在蓬勃开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次被列于民生建设范畴六大建设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基本方略时,同样是首先明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即民生”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共识和主动追求。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功能,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直接面向就业的民生教育,是促进择业自由、实现人的尊严、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终身教育。正是因为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平民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才使其成为和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贡献最直接的教育,在民生建设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而且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民生,办好职业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业。
二、我国职业教育民生面临的困境
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民生也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挥之不去的观念桎梏
1.“工具主义”削弱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民生的认可。我国职业教育从肇始之初就被作为工具性的存在,被认为只是为人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是“工具性”教育。在当今现实社会中,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民众,只认识到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就业,是技术技能教育,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幸福教育,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民生属性,以至轻视甚至歧视职业教育。
2.传统成才观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现实社会中,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导致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相当突出,接受职业教育不仅不被认为是成才的一种途径,反而被认为是教育失败时的一种无奈选择。
3.职业教育公平性的弱化影响了职业教育民生职能的发挥。受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观念的浸淫,职业教育原有的民本意识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部分职业教育主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时,片面地采用了市场机制的发展逻辑,干扰以至弱化了职业教育公平性,减弱了职业教育民生职能的发挥。
(二)职业教育民生政策不够完善
1.职业教育民生政策约束力不强。在国家战略层面,职业教育民生的地位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民生的春天俨然已经到来。但是,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地位在政策层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仍然缺少按照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而制定的合乎民生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具体实施细则和地方性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已出台的很多政策法规往往只有宏观的规范性要求,在促进贯彻落实方面缺少相关的实施细则,对于没有贯彻落实政策或者落实政策走样的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政策法规中也往往没有明确的责任条款。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监督,缺乏约束力,导致现有的极其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被选择性地执行,政策利好被悬在空中而没有落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民生的发展。
2.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整体看,国家对普通教育和本科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充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还相对偏低,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增长速度和水平。在职业教育大发展中存在着“资源严重不足,投入严重短缺”现象。2002—2008 年,我国职教虽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2001—2006 年的数据显示,中职教育的财政拨款占全国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仍从8% 下降到5.5% [10],与职教大发展战略不相适应。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整体不高,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积极性,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迟缓。二是不同区域执行国家财政政策不均衡。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普遍建立,但部分省份未能覆盖全部公办院校,部分省份拨款标准相对较低。少数省份出台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仅适用于省属本级高职院校,不符合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积极督促和引导举办高职院校的市、县级政府,落实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所需经费”的要求。[11]
(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不可持续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龄人口变动给职业教育带来较大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首当其冲,年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逐年减少。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尽管在逐年增长,但从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未来若干年内高职教育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也不会出现快速增长。
一方面,2010—2013年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逐年下降,且中职招生数也明显下降。根据预测,2014—2020 年,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呈现下降态势。2010—2013 年间,普职比大致在6∶4 左右。如果按普职比仍为6∶4 的情况,则中职在校生数在2015年降到最低,虽然在“十三五”时期有所回升,到2020年增加至1 524.74万人,但仍将比2014年减少8.4万人。[12]《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等基本指标,连续3年都呈现比上年减少的趋势(见表1)。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动必将影响职业教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从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院校数、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三个统计指标都在逐年增长(见表2)。“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 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 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3]。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这三年的情况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三个指标的增长势头相对较弱,成为社会民众“重本轻职” 观念的具体反映。同时,近年多个省份高考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一降再降,大大挤压了高职招生的数量和质量空间,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上升和质量提升。
(四)职业教育不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成型,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人才培养目标的“就业导向”在职业教育中也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落实,最终导致职业教育在民生改善中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体现。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期许与需求呈下降趋势,影响了职业教育民生的发展。职业教育办学仍然保留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办学定位不准,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脱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直接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未能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一致性:人力资源市场上急需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多方招聘却难如愿;大量毕业生因为在岗位适应性上存在严重不足,就业之路艰难狭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年的努力在短期内没有合适的回报,新的“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地方、部分家长、部分学生心中悄然滋生。
(五)职业院校发展缺乏改善民生的长远规划
职业教育具有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根本宗旨、价值追求,在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为实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但是,伴随着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出现的不均衡、不协调、不公平等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没有真正贯彻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思想,办学目标与社会进步、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助推发展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关系,缺乏积极改善民生的长远规划,制约了职业教育民生职能的发挥。
三、我国职业教育民生发展对策
(一)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民生发展先进经验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民生,要科学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民生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如何从民生视角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与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民生特征,营造职业教育民生社会氛围,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无论是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还是日本的短期大学、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总结并思考其发展进程中具有特色的内容和发展规律,无疑会给我国职业教育民生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二)树立民生导向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1.确立人人成才的職业教育观。要着力消除社会偏见,打通教育藩篱,彻底扭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政府、职业教育界要引导个人、家庭、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担当,从观念认同、政策导向、财政扶持、责任担当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用职业教育的魅力吸引有志青年,用职业教育的贡献改善民生。
2.坚持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的价值取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民生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建设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须真正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要坚持职业教育运行应重视民生主体的参与,坚持职业教育评价应符合民生标准,从而使职业教育既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又从根本上发挥其民生功能,真正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3.强化公正公平的职业教育民生环境。让职业教育真正惠及每个人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无论出身高低与天赋优劣,通过努力都有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将职业教育民生价值取向转化为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行动,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民生的属性,保障职业教育民生功能实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构建民生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机制
1.完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民生一直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责任,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议公办职业教育由国家财政或省级财政统筹。同时,可以探索实践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尝试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多渠道筹措资金,集合社会力量共同办好职业教育。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和改善职业教育民生打下基础。
2.推进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还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都要打破考分低者只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惯例,破除人为造成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弊端。在中考录取、高考录取时,建议既保留现有的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本科与专科的分类与分数线划定,又在普职之间、本专之间设置一个过渡的分数段,在过渡分数段内的考生,允许其进校后同时拥有普职或本专身份,在接受职业教育一年后再经过考核重新确定在后续学年的普职或本专身份。放宽职业院校录取限制,大力推行注册制,接纳一切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对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及将来评定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可以升格到本科层次。
3.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要推进教育部门与人社部门的对接,统一管理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职业资格教育、职业资格考核或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运用等关键环节,严肃就业准入与资格认证挂钩,强化职业资格的权威性,使职业资格认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连接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与改善劳动者就业的桥梁,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4.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重视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及其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数以亿计向非农领域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实用技术技能的掌握者和运用者,进而拓展其个人生存发展空间。
5.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通过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重视支持特殊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
6.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要发挥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落实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立足城乡社区,面向基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探索民生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职业教育民生职能的发挥,固然离不开社会观念认同、政府政策扶持、社会经济发展等关键的外部因素,但更需要立足于自身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主体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亮起来、忙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特起来”,才能实现在建设和改善民生过程中的“香起来”。
1.用行动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新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职业教育主体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和重大使命,在“加快发展”上努力奋斗,借助政策、環境外力,激发内在活力,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用行动和贡献实现党和国家赋予的职业教育新的战略定位。
2.切实落实职业教育新的发展目标。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主体要贯彻落实《决定》,盯紧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围绕中国特色做文章,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从而更加充分地实现职业教育改善民生的价值和功能。
3.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职业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方式以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加强改革创新,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要及时应对区域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确保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对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技术密度大、有市场潜力、民生导向的新型职业,要超前部署、高度关注,做出科学的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开发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实现专业结构布局的整体优化,从而使职业教育毕业生从“能就业”发展到“就好业”,以“好就业、就好业、就业好”促进职业教育民生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金奇,袁小鹏.教育民生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李小宁.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
[3] 宫宁.基于民生改善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4]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5] 李晓宏.走向民生新时代——访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N].人民日报,2009-09-22(07).
[6] 黄家骅.民生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指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报,2008(6): 46-51.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出报告摘登[EB/OL].[2012-11-09].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1
2.html.
[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05).
[9] 张学文.教育民生与大国复兴[N].中国教育报,2015-04-15(07).
[10] 和震.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9(3):32-37.
[11]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2.
[12] 杨春芳,胡振京. “十三五”时期我国中职学龄人口变动及教育应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4):23-26.
[13] 佘颖.高职教育,学生找饭碗的“点金石”[N].经济日报,2016-09-07(14).